|
來源: 全刊雜誌賞析網 一、山藥名稱的來由及其他
山藥原名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是種多年生的纏繞藤本植物,食用部分是薯蕷的地下肉質塊莖。名字最初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主望少澤,其上多草v』。後來由於受避諱的影響而而名爲山藥,唐代的第十一代皇帝是代宗李豫,因蕷豫同音,爲避李豫諱,改薯蕷爲薯藥。至宋朝嘉v八年四月,英宗(趙曙)即位,又由於薯曙同音,爲了避諱,人們又稱爲將薯藥改稱爲山藥。從比薯蕷之名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宋,高承【事物紀源】卷十載:『山藥,即本草所謂薯蕷者也。唐避代宗嫌名,(按:唐代宗名預)故民間呼薯藥。至宋朝嘉v八年四月,英宗即位,人避嫌諱,(按宋英宗名曙)遂改曰山藥,自此全失其本稱矣。』由此可見,山藥之名完全是古代避諱制度的產物。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一種禮制,它是指對當代君主或所尊者在文字上不得直書其名,必須用其他方法來加以迴避,這種方法就叫避諱,那個不得直稱的名字,就叫諱。這是封建社會中『尊祖敬宗』宗法思想的一種反映。避諱起源於周代,戰國時諱名的習俗已經在社會上流行,秦漢時代,隨著封建宗法制度的不斷鞏固,諱制也更盛行,並開始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農業上所用的名詞,有些也涉及至到當代君主或所尊者的名字,由於觸及避諱制度,因而也受到了避諱的影響。
這種影響早在漢代已經出現。漢高皇后姓呂名雉,按避諱制度,雉必須避諱,代名野雞。【史記,封禪書】:『野雞夜g。』註:『雉也,呂后名雉,改雉爲野雞。』原文應是『雉夜g』,因爲避諱,而改成了『野雞夜g』。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蜇』,在【左傳,桓公五年】中作『啟蜇』,爲了避漢景帝劉啟諱,劉安在【淮南子】中將『啟蜇』改作了『驚蜇』。
漢代以後,這種因避諱而改名稱的事累累發生。十六時,石勒建後趙國稱帝,事物中凡與他名字相同的,都得避諱,據宋,高承【事物紀源】卷十記載,因避諱而改名的作物有羅勒,『蘭香,本名羅勒,後趙石勒以羅勒犯已名,改爲蘭香,至今以爲名也。』訶梨勒,『本出南海諸番國,胡人謂之訶梨勒,後趙時避石勒名,改曰訶子,故今猶云然也。』石勒本人是羯人,羯在古代統稱爲胡人。石勒又諱胡,凡帶胡字的都得避諱,例如胡荽『石勒改曰香荽。』據【植物名實圖考】卷四引陳藏器謂:黃瓜本名胡瓜,『石勒諱胡改名。』
唐代又將諱名發展到諱姓,唐王朝是李家的天下,因鯉和李同音,唐代公然規定不准吃鯉,不准叫鯉魚,只准稱『赤Z公』。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七:『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Z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爲李也。』武后時,武則天編了一部農書叫【兆民本業】,由於要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書名便改成了【兆人本業】。
唐代末年,軍閥割據,各自稱王稱霸。錢B占江南,楊行密據揚州,因爲是土皇帝,也照例推行避諱制度,一些農作物因而亦被改名。【野客叢書】九:『錢王諱B,以石榴爲金櫻 』,又說『楊行密據揚州,揚人呼蜜爲蜂糖。』稱石榴是爲了避B,稱蜂糖是爲了避密。
上述只是作者搜集到的部分例子,沒有搜集到的肯定還有,可見古代的封建宗法避諱制度對農業也是有不少影響的。雖然它在生產上並沒有產生什麼直接的影響,但它對物名造成了混亂,給人們在識別農業名物時帶來了很多麻煩和不便。
二、關於玉米的名稱問題
玉米原產於美洲大陸,當地稱爲麥茲(maize)。明代中葉傳入我國以後[1],是我國人民給它另取的一個名字,並不是玉米的原稱,它實是美洲『麥茲』的中國名。
不過一開始並不叫玉米,最初的名字據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鞏縣誌】記載叫玉麥,嘉靖三十九年甘肅【平涼府志】記載叫番麥,又叫西天麥。萬曆六年(1578)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才有玉蜀黍之名。崇禎元年(1628)徐光啟【農政全書】中玉米之名才見記載,書中說:『玉米,或稱玉麥,或稱玉蜀黍,蓋亦從他方得種。』可見玉米是一個後出的作物名稱。後來因爲用得多了,才成爲通用的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