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12|回覆: 0

[古代科技] 明代水利工程――山東戴村壩簡介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0-8-20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網
201082095243517.jpg

資料圖:今日戴村壩泄洪

戴村壩,位於東平縣境內,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辭海】、【中國水利志】均有載。位於東平縣境東部大清河與大汶河分流的地方。
大壩長400多米,爲石結構,巨大的石料鑲砌得十分精密,石與石之間採用束腰扣結合法,一個個鐵扣把大壩鎖爲一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大壩修建
據史料及碑文記載,壩初建於明永樂年間。明成祖繼位後,從各方面做遷都北京的準備。他首先考慮到江南物資北運,以供京師所需,『漕運之利鈍,全局所系也』,因而決定治理大運河。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刑部侍郎金純等奉命疏浚運河。當時從濟寧到臨清的運河地段多丘陵,地勢高,『河道時患淺澀,不勝重載』。元代曾在罡城(今寧陽縣境內)築壩,迫使汶水南入河,流至濟寧,再分水南北以濟運道。但濟寧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終因水勢不足,時常乾涸。宋禮等官員對此束手無策,他們採納了汶上民間治水專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絕濟』的建議,破元代罡城壩,使汶水不再流入河,迫使水西行,並在汶水下游大清河東端戴村附近攔河築壩,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趨南旺,以濟運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寬廣的河面上建攔水壩是十分艱難的。宋禮等人徵調大批民夫,動用無數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難關,終於修成了一條長5華里的全樁型土壩,取名戴村壩。
大壩修成之後,攔汶水順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運河最高處,再分水南北。一般情況,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謂『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說。從此,妥善地解決了丘陵地段運河斷流的現象,使船隻暢通無阻。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大運河便成了交通大動脈,每年從東南運糧米等物資數百萬石,接濟京師。
以後的封建統治者,從未放鬆大運河的治理,對大運河供水樞紐工程戴村壩更爲重視。由於土壩經不住大水沖刷,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開始,逐漸加固成石壩。在加固過程中,不斷完善原有設計,逐漸形成現在規模的戴村壩。
大壩的結構
大壩分三部分。從南向北依次爲:主石壩、太皇堤和三合土壩。三部分既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互爲利用,互爲保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獨特布局。從整體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鑑,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壩呈南北向長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邊一段叫玲瓏壩,中間一段叫亂石壩。南邊一段叫滾水壩。滾水壩在三壩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開始上漲、小汶河河水位超過安全界線後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決口。北邊的玲瓏壩比滾水壩高0.1米,中間的亂石壩又比玲瓏壩高0.2米。隨著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壩分級漫水,可調蓄河水儲量。據水利部門測量,『三壩』先後漫水的數量與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過水是互相協調的,因而既保證了小汶河持續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壩的建築形狀略成弧形,弓背向著迎水面,增加了壩的預應力。爲保證跌水坡與壩基的安全,又在壩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緩衝檻,水經緩衝檻而緩速,減輕了對壩的衝擊力。整個大壩爲石結構,重達1噸至6噸以上的巨石,鑲砌得十分精密,爲防止洪水沖塌,石與石之間採用束腰扣榫結合法,一個個鐵扣把大壩鎖爲一體,固若金湯,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主石壩北的太皇堤,順河向爲東北西南向,堤爲土石結構。汶水東來,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勢緩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壩,既能保壩,又能助三合土壩泄供。應當說,太皇堤起著保壩抗洪的雙重作用。
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壩。三合土壩走向與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築成,所以稱爲三合土壩。三合土壩的作用何在呢?爲抵禦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體維修的同時,增築此壩,壩長260餘米,水平高度比壩面高2米。如果主石壩漫水水位超過2米、加之太皇堤吃緊,此時三合土壩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壩的作用,實爲汶水溢洪道。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堤的迎水面改爲石砌,今仍巍然屹立。
戴村壩三位一體,相互配套的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在當時經濟比較落後、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無精密測繪儀器的時代是非常驚人的。設計之巧妙、造型之美觀,是我國水利史上的一大壯舉。雖歷經數百年,任洪水千磨萬擊,今仍鐵扣緊鎖,巋然不動。大壩北端,原建有白英老人祠,曾爲人們瞻仰的勝跡,白英治河事跡,在民間廣爲流傳。
新中國成立後,對戴村壩多次進行加固。僅1967年一次維修,國家就投資近8萬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