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上下五千年 北宋初期的農田水利建設,主要集中在引水灌田和疏治舊塘老堰上,對戰爭破壞和由於其他原因廢毀的舊有陂塘堰泊等水利工程進行修復。此外,還重建了襄宜平原的長渠和木渠。這兩項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經兩宋的修建、擴建,已發展成渠網化的河流,渠系與陂塘相連,灌溉農田數千頃,使襄宜平原成為全國著名的糧倉。
熙寧三年(1070年)王安石『熙寧變法』期間,是北宋興修農田水利的高潮。熙寧二年(1069年)設立農田水利官主持全國水利和地方水利,頒佈農田水利法,鼓勵人民開荒墾田,興修水利,規定州縣報修工程,並規定出組織人力物力興建工程的具體方法。這樣就大大推動了農田水利的建設。
這一時期放淤和淤灌的規模頗大,涉及面廣,收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放淤措施不僅改良了良田,增加了農田的肥度和產量,而且調動了農民淤灌的積極性,推動了淤灌技術的提高。利用多沙河流進行半自然狀態的放淤,已成為當時淤田的主要方法。由大面積盲目放水漫淤,發展成為有目的有控制的放淤;當時人民已初步認識並運用不同季節黃河水的泥沙成分引水放淤。認為伏汛挾肥最多,規劃淤灌在六月中旬。但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遇到了淤灌與防洪、航運、排水、輸水技術等多方面的困難。
北宋另一座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為木蘭陂灌溉工程。這項工程佈局巧妙,因地制宜,是我國延用至今800多年未廢的少數水利工程之一。木蘭陂位於今福建省莆田縣西南五裏的木蘭溪上。它的修建先後歷經20年,經過3次建壩興毀,才於宋神宗元豐六年 (1083年)建成。
木蘭陂的渠首是一座擋潮蓄淡的攔河石壩,設計和施工技術體現出我國北宋時期的水工建築水平。陂首靠近灌區,不必長流遠引,陂長根據洪枯不同時期流量懸殊的特點設計,充分發揮引蓄和泄洪的作用。建陂施工採用我國當時沿海一帶建橋工匠常用的『筏形基礎』型式,在溪底鋪設了一道橫跨兩岸的石筏,然後在上面布墩。朝下游的半個陂墩,用長9米的大石柱32根,名為將軍柱,把這些大柱嵌入溪底的岩石上,犬牙交錯,熔生鐵灌注固基,再以千斤重的塊石砌築石柱周圍,使其牢固。朝下游的半個墩,用斷面0.9×0.9米,長2米的大石條相連,其間用元寶形的鐵錠相連,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建築物。時至今日,經過800年無數潮擊浪打,仍然屹立無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