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稻作史】 七、病蟲害和防治
病蟲害的概念,古今不同,很難用現代的分類概念去找對口的種類。各地農民多用當地方言稱呼病蟲害,往往一蟲多名或不知其確切所指。如湖南醴陵農民口語所稱稻蟲有車兜蟲、繡葉蟲、包葉蟲、鑽心蟲,打屁蟲、螟蟲,牛屎蟲等,貴州遵義農民口語所稱稻蟲有火*、水*,谷蛆、癆蟲等。至於文獻記述的蟲名,往往指一大類而非特定的一種,典型是螟字,古代泛指一切食心之蟲。因此當看到某一朝代某地發生螟害時很難明確其所指的作物,只能根據其發生地如在稻區,推定爲稻螟蟲。至於病害方面,因古代沒有顯微鏡,不可能知道細菌、真菌,對病害的記錄更少,而且多帶有迷信解釋,如鬼火所致之類。
古代水稻栽培中造成損害極大的常常不是病蟲,而是獸類和禽類。現將有關的病蟲及獸禽類爲害情況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一)蟲害(包括獸禽害)
1.蝗蟲。古籍與蝗有關的稱呼有m、蝻、螽三字。蝗在【左傳】稱螽,【公羊傳】稱m。始見於【春秋】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m爲螽的若蟲,後世稱蝻。始見於【春秋】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初稅畝,冬,m生。』【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四年(公元前243),蝗從東方來,蔽天。』這是飛蝗大遷徙的最早紀錄,也是稱蝗不稱螽的開始。故【說文】釋蝗說:『蝗,螽也。』口語又有稱蝗爲蚱蜢的,【月令章句】云:『蝗,螽類。江東謂之蚱蜢。』專門統計歷史上蝗災次數的是徐光啟的【除蝗疏】,指出春秋294年中(公元前770~前476)有m災的次數共有lll年,他是按蝗災發生的月份統計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出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也』(【農政全書】卷四十四荒政)(圖4―22)。徐光啟的統計與本世紀20年代江蘇省昆蟲局及浙江省昆蟲局研究全國各地蝗蟲的發生季節非常吻合。就飛蝗而言,各地以5~8月爲蝗患的最重要時期。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爲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爲最盛。 6、7兩個月爲夏秋蝗並發時期。這與圖4―22中的近於常態分布的曲線非常一致。
徐光啟統計的是古代蝗災情況。近人陳家祥統計公元前707年至l935年爲止的2642年中,共發生蝗災796次,平均每3.3年即有一次蝗災。周堯統計公元前707年至l911年爲止的2618年中,發生大的蝗災有538次①,平均4.8年即有一次大蝗災。可見中國歷史上蝗災的頻繁。故徐光啟將水、旱、蝗列爲中國農業的三大災害,並讓爲:『水旱爲災,尚多免之處』,而大爆發的蝗災『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於水旱。』
以上所引是歷史縱向的災害頻度,蝗災在空間上的分布情況則較難確定,因各地記載的詳略不一,同一地的持續爲害程度也不易知曉。陳正祥從蝗神廟入手,對這個問題作了很大的貢獻。古代農民由於屢遭蝗蟲爲患,又缺乏有效的防治辦法,很自然地乞靈於建廟立祀,用人間行之有效的『賄賂"辦法,通過向蝗神祭祀獻禮,祀求蟲王免降災害。這種蝗神廟專稱『八蜡廟』,也有逕稱『蟲王廟』的。另外,民間傳說有位名叫劉猛的將軍能驅滅蝗蟲,於是也有建立劉猛將軍廟進行祭祀,請求劉猛將軍出來驅滅蝗蟲的。八蜡廟是一種『軟"措施,劉將軍廟則是『硬』措施。軟硬兼施的人間手段也應用於迷信祭祀上,也是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陳正祥把方志上能找得到的八蜡廟、蟲王廟和劉猛將軍廟的地點。標記在地圖上,結果得到了一張『蝗神廟之分布』的地理圖,較之任何統計數字或文字記述更富有直觀的、綜合的學術價值②。將此圖與上引歷史記述的蝗災年份統計對照起來,可給人以歷史動態的印象。又表明蝗災的分布偏於北方,但也遍及全國大範圍內。北方以黃河下游爲最多,特別是河北、山東、河南3省。華中以南,蝗災漸少,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沒有蝗神廟。陳正祥指出,蝗神廟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對濕度等值線符合,又同年降雨量l200毫米的等雨線也很接近。雲南雖遠在西南,但因是高原,其中部的濕度和雨量同太湖流域相似,所以蝗災也較多。
――――――――
① 周堯:【中國昆蟲史】,第二章,第二節,l980,昆蟲分類學報社。
② 陳正祥:【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圖冊】,第92圖,原書房出版(中日文對照)1983,東京。
以上是蝗災的歷史頻度和地理分布的概要。至於蝗蟲爲害哪些作物則沒有說明,這是因爲蝗蟲爲雜食性昆蟲,所到之處,所有莊稼都將橫掃一空,據農書上記載只有芋、桑及水生菱芡等少數幾種作物,蝗蟲不食。所以單獨要了解蝗蟲爲害水稻的情況就比較困難,但如果把文獻中提及的地區和當地的主要作物聯繫起來,仍可以知道該地的蝗災是以水稻受損爲主。現摘舉幾例如下。
後唐天成三年(988):『夏,六月,吳越大旱,有蝗蔽日而飛,晝爲之黑,庭戶衣帳悉充塞。』(【十國春秋】)
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五月,蝗。六月,江東南北郡縣蝗,飛入湖州境,聲如風雨,自癸巳至於七月丙申,遍於畿縣,餘杭、仁和、錢塘皆蝗,入京城。』(京城指首都臨安,即今杭州)(【宋史・孝宗本紀五行志】)
宋隆興元年(1163):『七月,大蝗;八月壬申癸酉飛蝗過郡,蔽天日,徽、宣、湖三州及浙東郡縣害稼。東京大蝗,襄隋尤甚,民爲乏食。』(【宋史・五行志】)
宋嘉泰二年(1202):『浙西諸縣大蝗,自丹陽入武進,若煙霧蔽天,其墮亘十餘里,常之三縣捕八千餘石。湖之長興捕百石。時浙東近郡亦蝗。』(【宋史・五行志】)
明建文五年(1403):『六月,衢州、金華、蘭溪、台州飛蝗自北來,禾稼及竹木葉食皆盡。』(【明史】,【浙江通志】)
清康熙九年(1670):『七月……,麗水、桐鄉、江山、常山大旱,蝗。六月,寧海、天台、仙居大旱,蝗。定陶,虹縣、鳳陽、巢縣、合肥、溧水大旱,蝗。"(【清史稿・災異志】)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五月,七月,房縣、宣城、平陽、陽春蝗。羅田、麻城大旱,蝗。四月初二日,麻城蝗,積地寸許。七月,黃岡、宣都、羅田、荊門蝗0』(【清史稿・災異志】)①
以上摘引舉例都在稻區,因而首先受害的是水稻。
2.螟蟲。古代單音詞『螟』初見於【詩經・小雅・大田】:『去其螟𧑞,及其蟊賊。』這裡的螟泛指一切食心之蟲。據分析,歷代文獻中提到的螟,實際上包括了三化螟、二化螟、大螟、褐邊螟、玉米螟、桃蛀螟、粟灰螟以至粟麥蛾、秀夜蛾……等,分屬螟蛾、夜蛾和麥蛾三個科②。隨著水稻種植面積的擴大,稻螟所占的比重愈大,因而宋以後的螟災,如發生在稻區的大抵係指稻螟。
螟蟲在古代的爲害僅次於蝗蟲,但螟蟲有專食性,爆發在稻區的螟災其嚴重性也超過蝗蟲。
歷史上螟災的發展情況可用『自北而南』和『由輕而重』來概括。表4―2表明螟害的記載,北方比南方早千年以上(湖北、江西例外),南方要到12世紀後才有大量記載。這是因爲北方開發早,文化發達,南方開發遲,文化相對落後,記載也少些。但以1100~1907年爲起點,南北雙方都有螟災記載,則在總數爲195個縣成災的記錄中南方爲182縣,占93.33%,北方l3個縣,占6.67%.當然,中間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北方受戰爭影響,資
――――――――
① 據周堯:【中國昆蟲史】附表2,歷代蝗蟲災害統計表。
② 沈璐:【中國古代螟災及其地理分布】,1988碩士研究生論文,浙江農業大學。
料不全等。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南方螟害重於北方的事實,因爲南方是稻區。 12世紀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移至長江流域,人口增殖,水稻發展很快。南遷的北方人習慣上喜麥食,促使南方稻田冬季種麥,形成稻麥兩熟,另一些地區發展了雙季稻,早、中、晚稻並存,農田生態環境向有利於螟蟲繁殖的方向發展。
根據螟蟲爲害程度的輕重,沈璐將其分爲四個區域:1)分布區;2)爲害區;3)間歇性嚴重爲害區;4)嚴重爲害區(圖4―23)。
圖4―23中的分布區指有螟蟲發現的區域,範圍最大,包括爲害區,間歇性嚴重爲害區和嚴重爲害區。嚴重爲害區又可分爲1)秦豫區(包括陝西中南部和河南中北部這一橫向地帶)。2)蘇浙區(包括蘇南和浙江全境,其中又以太湖流域爲蔓延中心。)3)湘贛區(包括湖南省全境和江西中北部)。蘇浙區的人口密度在北宋時約每平方公里在30至30P以上,明時增至25至50戶以上。湘贛區北宋時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10~20戶,明時在10~25戶①,都是同時期全國密度最大的地區,也是水稻最發達、耕作制最複雜的地區。因此,人們往往忽視了正是江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水稻的擴種、增產,客觀上打破了自然界中昆蟲生態的平衡,大面積的水稻也刺激了螟蟲的繁殖,爲它們提供了自然界中從來沒有的這樣豐富的『食物』。當農民還沒有掌握防治螟蟲的措施時,一旦條件合適,便爆發成災。因此,人口的密度、稻田分布的密度和螟蟲分布的密度三者是密切相關的,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宋代的『蘇常熟,天下足』和明代的『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常常同方志中記載的螟災爆發好象形影相隨一樣,正是這一規律的反映。宋代保留至現在的方志很少,螟害的記錄只能從宋史的【五行志】中找到一些,如紹興三十年(1160)『江、浙郡國螟』,乾道六年(1170)『秋,浙西江東螟爲害』。慶元三年(1197)『秋,浙東肖山、山陰縣,婺,浙西富陽、淳安、永興、嘉興府皆螟』等。到明清以來方志增多,記螟災的紀錄也漸見詳細,據對清嘉慶五年至光緒二十年(1800~1907)的108年的統計,有螟災的紀錄達35年,恰好平均每三年即發生一次,受害府州達49個。因此到清朝以後螟害愈來愈頻,幾乎超過蝗害。江蘇省和浙江省的昆蟲局之所以發起成立,即由於螟害和蝗害愈來愈甚所促成。
――――――――
①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附圖10,北宋人口密度及附圖l6,明代人口密度,三聯書店,1980年版。
3.稻苞蟲。稻苞蟲的歷史記述極少,只知道宋時稱橫蟲,浙江民間稱縛蟲,湖南醴陵稱包葉蟲。宋程大昌【演繁露】(1140)中提到:『吾鄉徽州,稻初成稞(指分櫱),常蟲害,其形如繭,其色標青,既食苗葉,又吐絲牽漫稻頂,如蠶簇然。稻之花穗,皆不得伸,最爲農害,俗呼橫蟲。』浙江農諺: 『秋前怕蠖,秋後怕縛。』縛即稻苞蟲,蠖則泛指稻飛虱(詳下)。
4.稻飛虱、葉蟬。稻飛虱和葉蟬等因體形細小,古代農民對它們不會區別,常統稱爲m蟲、蚰蟲、蠖蟲等。明・胡震亨【海鹽圖經】(天啟四年,l624)雜識篇云:2『明歷六年(1578)秋,有蟲傷苗,歲歉。』崔嘉祥紀事曰:『萬曆戊寅秋(1578)七月,有蟲生苗間,細若蜉蝣蟻子,千百爲群。不食根節,不傷心葉,而一經其攢集,遂不復秀實。雖螟蟊賊之禍,不是過。田m以苗虱呼之。……捕之不得,驅之不去,卒莫知所以治之之術焉。紓據費耕雨考證,蜉蝣系蚍蜉(大蟻)之誤,當指稻虱而非蚜蟲或浮塵子①。
5.粘蟲。粘蟲古書上多稱IK(也作子方),又稱青蟲。粘蟲雖是雜食性的,但古籍所記的IK爲害都是麥子,且很猖獗。明確記載青蟲爲害水稻的較少,宋乾道三年(1167)記有『淮浙諸路多言青蟲食谷穗』一句②。清【南潯鎮志】抄錄此條。又,貴州【遵義府志】(1841)載:『谷之蠹:苗盛時,青蟲食葉,令穗不壯。』
――――――――
① 費耕雨;【稻虱考查錄】,【中華農學會報】,l939年12月。
② 【宋史】,卷25,五行,土部。
6.蜚。蜚這種蟲害最早見諸【春秋】:『莊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秋,有蜚『。但【左傳】隱公元年(公元前722)還有:『八月……有蜚,不爲災,亦不書。』
蜚在漢代亦稱N,【說文】釋蜚是『臭蟲』,意指有臭氣的昆蟲,不是現代不衛生的床上的臭蟲。蜚也即農民口語所稱的『臭屁蟲』、『放屁蟲。』也即所謂臭蝽或蝽。從【春秋】至漢代文獻都只記有蜚蟲爲害,沒有說明爲害什麼作物。直至宋・羅願【爾雅翼】中才明確記載爲害水稻:『蜚者,似V而輕小,能飛,生草中,好以清旦集稻花上,食稻花。……既食稻花,又其氣臭惡,……使不穡,【春秋】書之,當由此耳。』
根據現代昆蟲學的知識,蜚是蝽類的一個大名,實際上包含了許多不同的稻蝽。現代爲害水稻的蝽類,常見的約20來種①,重要的有稻褐蝽、稻黑蝽、稻綠蝽、四劍蝽等等。通常它們並非水稻的專性害蟲,也能爲害大小麥、玉米、稗、粟、甘蔗等多種作物,羅願記載的是明確爲害水稻的蝽類(蜚),到底相當於那一個種,就不得而知。至於【春秋】【左傳】所記的蜚,過於簡略,不一定即指爲害水稻,也有可能指粟。
7.其他害蟲。歷史上記載的水稻害蟲還有一些是難以明確其所屬的。如【宋史・五行志】中提到:『乾道三年(1167)八月江東郡縣螟』中的;『淳熙十二年(1185)八月平江有蟲聚於禾穗,油灑之即墮,一夕大雨,盡滌之。』似指葉蟬類。『嘉定十四年(1221)明(寧波)台(台州)溫(溫州)婺(金華)衢(衢州)蟊爲災』等。江西【龍南縣誌】(乾隆十五年,l750)祥異:『順治四年丁亥夏秋間,禾苗出蔥無收。斗米錢五百,道饉相望。蔥,以形名也。每叢穗中,抽出蔥莖,內更生小黑頭蟲,羽翼初成,即齧莖,盡,始飛去。今大龍、新興,此災恆有,殆亦蟊賊之類歟?。』貴州【遵義府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卷十六:『谷之蠹……火*水*,起於䄪(即穗)之放。火*之起也,蠓蠓蠛蠛,稻林中不知幾千萬億,以翅扇谷穗即枯,莖亦仆而色赤。……其田水紅者,水*也。谷蛆,生莖節中,色白而微,全穗不實,或自頸折之。……癆蟲,色麻,生稻根,細若針,候苗枯黃,即下有癆,以石灰灑之,已。水冷之田,不可耕,雖耕之,必癆不治。』
――――――――
① 浙江農業大學:【農業昆蟲學】,第三章,水稻害蟲,第l74頁,上海科技出版社,l982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