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科技日報 梁啓超作【鄭和傳】,以【明史】本傳『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為根據,認為當時航海利器發達,因有『吾讀此文,而嘆我大國民之氣魄,洵非他族所能幾也』的感興。並且用誇飾的筆調,作為抒情的評論。他說:
考現在世界最大商船,稱美國大北公司之彌奈梭達,長六百三十英尺,廣七十三英尺,全世界色然驚之,謂大莫與京矣。英尺當我工部尺九寸八五七七,明尺當今工部尺尺有一尺一二。然則鄭和所乘船,其袤殆與彌奈梭達等,其幅則倍彼有餘。 以今日之美國,僅能造如彌奈梭達者二,以當時之中國,既(疑當作竟)能造倍『彌奈梭達』者六十二,雖曰專制君主有萬能力,而國民氣象之偉大,亦真不可思議矣。其時蒸氣機關未經發明,乃能運用如此龐碩之艨艟,凌越萬裏,則駕駛術亦必有過人者。
【飲冰室文集】卷四十一
梁先生於此史實,固然深信不疑;當時作史傳,又大都有所感憤,無所用其懷疑。所以,雖說是『新史氏』的史傳,於這一節並沒有搜尋到新的史料,此刻,我們如其於明史之外仍別無發現,而想像到以當時的財力人力,居然早已能夠造如此的大船,又如此之多,的確也要說『真不可思議』。可是世間物質文明的進展,究竟有歷史的過程,循序漸進的多見,突變而發達的少有。梁先生之所謂『真不可思議』,用了歷史眼光觀察,卻不能不疑慮他有『盡信書』之失。因為本傳記載的船,實在太大了。
據【本傳】,船身長四十四丈,闊度倒有十八丈,長闊之比,約為七與三(或雲闊度當長度百分之四十一),於此,我們只憑常識為斷,就不能無疑。我們知道,航海的船舶,為了波濤洶湧之故,更需要減少水的阻力;而愈短闊則阻力愈大,又是古今不變的。那就可以斷言,當時造船,一定不會採用這樣的長方型。而且,在我們眼中,江海之上也不曾有過大船有這樣的船型。至於現代造船術有沒有長闊限度的規定,雖則未曾研究,但眼見的船型,盡多參考的資料。例如梁先生所舉的彌奈梭達,長闊的比例約為九與一。最近造成的寧海巡洋艦也差不多是九與一。再詳查二十一年度海軍統計,【海軍各艦船身概況統計表】,其中所列各種艦艇,除寧海不計,共五十一艘;雖因船類而不同,但長闊的比例,差度相近到八・五與一五以上的,大都是五百頓以下的小船。大多數約為八七與一三之比。其中只有一艘木殼船,其比例為長七・九闊二一,而這一支乃是巡防艇,排水量僅有三十噸,大約不會用以『凌越萬裏』的,可見排水量較大的船,總比小量的要狹長些。那麼,比船身最長的寧海(船長三六0尺)還長出三分之一來的『大腙寶船』,何致造成違反水性的『短短胖』呢?所以本傳云云,可說是史官筆下造成的船舶,並不曾經過工匠用斧斤,斫大木。
依上所述,所謂『真不可思議』,換言之,確是大得離奇。但事實的可能,究竟有多少長?多少闊呢?這一問題,在文獻不足的今日,我們尚無法作精確的解答。但因新史料續有發現,已不難作近是的推想。我所謂新史料,第一是鄭鶴聲先生發見的靜海寺殘碑,此碑今殘存南京下關靜海寺壁間。二十五年春,為鄭先生所訪得,刮剔磨光,得一百四十八字。此碑雖僅存幾分之一,而文字無損。其追紀通番往事,語氣仿佛【事跡靈應】二記,可斷為鄭和等所建立,其時大約在末次南航離京之際,略前於二記。惟碑文紀事,則較二記為詳;所乘海船,並經敘及。一云:『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又云:『永樂七年,將領官軍乘駕一千五百料海船並八櫓船……』據此,我們知道鄭和永樂三年之行,所乘系二千料海船。宋應星【天工開物】第九卷『舟車』,謂舟『或以形名,或以量名,或以質名,不可殫述』。然則此二千料之『料』,大約為容量的單位,即所謂舟以量名。但二千料海船制度如何?是否『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僅據殘碑亦復無從考證』。去年夏間,我在蘇州,承省立圖書館王佩諍先生之介紹,得見梁溪余氏所藏【龍江船廠志】孤本,書成於明嘉靖癸丑(1553年),距鄭和末次南航(1431年),已百二十年。著者為上海李昭祥,他是南京工部的官,於船廠的掌故,記載極詳備,可說是專家著作。事先我滿望能從書中得到『寶船』營造的制度,結果,失望得很!除海船圖外,僅僅查得『海船已革,制度無考』八字。可是從別的方面,卻頗有所得,最大的收穫,是書中載有四百料,二百料,一百五十料和一百料,戰座船的詳細制度,因此二千料海船雖然無考,我們推論的憑藉卻取得了。現在我將所得的資料,製成統計表如左(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