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50|回覆: 0

[古代科技] 明代四川火井探微(1)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6-27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環球科技報
2000年秋,筆者與德國圖賓根大學漢學系傅漢思(Hans Ulrich Vogel)教授發表了【中國火井歷史新證】①。本文在概述這篇文章的要點之後,將視角收縮到明代,繼續對幾種重要的火井文獻進行解讀;藉助朱孟震【遊宦余談】、張瀚【松窗夢語】保存的火井信息,探討明代四川火井與石油井的分類、火井、石油井的分布範圍、開發時間和工藝水平,同時對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作咸第五】中有關火井的文字記載和插圖說明提出質疑。
  
    一、火井歷史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火井歷史新證】的第一部分概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火井歷史研究圍繞下述重要問題展開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果:(1)中國早期火井與天然氣初步開發利用;(2)對四川漢代畫像磚中井鹽生產圖像是否反映了井火煮鹽實況進行了深入研討,得出了否定性的結論;(3)明清火井研究的現有成果,主要集中在自流井汽水田的開發、火井開採技術的演進和火井煮鹽工藝的進步。
    論文的第二部分公布了新發現的四種火井史料,分別是:(1)明隆慶、萬曆年間朱孟震的【遊宦余談】;(2)清康熙十六年李崇階的【游火井記】;(3)【雍康之際井鹽產銷畫卷】;(4)清乾隆年間徐德清的【聽雨軒筆記】。作者結合現有認識,對這些史料的內容及其相關問題作了闡釋。
論文的第三部分在公布明萬曆壬子(萬曆四十年,1612年)來華西洋學者熊三拔(Sabatino de Ursis)撰寫【泰西水法】有關火井信息的同時,表達了我們對火井新史料的認識和理解。我們認爲,五種新發現的火井史料有下述三方面的價值:(1)開拓了古代天然氣開發歷史研究的視野;(2)揭示了明代川北火井開發與煮鹽工藝的歷史性成就;(3)明清時期火井奇觀豐富了傳統科學思想。筆者注意到,中西方學者對明清火井現象的認識,分別來源於古代中國道家的自然觀、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自然科學知識。
    筆者從中西方學者對明清火井的不同詮釋中看到,在近代科學獲得權威地位以前,中西方學者雖然力圖對地下的熾熱沉積物和火井現象作出富有新意的解釋,他們也可能擺脫了中世紀讖緯學說對火井現象的神奇描述,但受到傳統科學思想影響和對古代著作中成說的崇拜,仍然沒有得出比以前更爲卓越的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這篇論文發表在【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9卷第4期(2000),383―397頁。
  
    二、解讀明代火井文獻
  
    半個世紀的火井歷史研究成果表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國家之一。但是,迄今發現的文獻情況顯示,有關古代火井的文獻資料主要集中在公元前1世紀―公元3世紀(漢晉時期)和公元17―19世紀(清代)。明代雖被作爲火井的開發時期,但除了人們熟知的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作咸第五】中的文字和插圖,其他較爲翔實具體的文獻資料並不多見,現將明代學者有關火井記載的主要文獻解讀如下:
    (一)楊慎對嘉定州、犍爲縣火(石油)井的記述:
    火井在蜀之臨邛,今嘉定、犍爲有之。其泉皆油,熱之燃,人取爲燈燭。正德中方出,古人博物亦未及此也。積陽陰之氣所生,固非怪異。(【升庵外集】卷四,道光二十四年新都重刻本)
    近日蜀中火井汲出硫磺油。(【藝林伐山】卷四)
    楊慎(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正德、嘉靖朝名相楊廷和長子,四川新都學者、明代著名文學家。正德辛未(1511年)舉殿試第一(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經筵講官。正德十四年(1519年)元配王安人卒,與才女黃峨結婚。楊慎直言敢諫,有父風,嘉靖三年(1524年),因世宗不顧群臣反對,尊生身父母爲興獻皇帝、皇后,在父親直諫被黜之後,兩上【議大禮疏】極諫,兩次遭受廷杖,死而復甦,謫戍雲南永昌衛。楊慎投荒三十餘年,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於謫戍地雲南永昌衛。升庵學識淵博、通曉經史百家、詩詞歌賦,至於稗官野史、醫卜雜技,無不悉心鑽研,窮盡物理。他著述宏富,多達四百餘種。
    上述有關四川火井的記述,應當是他從事著述的盛年(正德、嘉靖間,1506―1559年)①,記述故鄉四川的見聞。火井起首談到『臨邛』,應是引古證今,說明現在嘉定(樂山)、犍爲的火井是臨邛火井的繼續。但是,嘉定、犍爲火井是石油井,『其泉皆油』,而不是臨邛火井那樣的天然氣井,人們取油作照明之用。他明確談到,嘉定、犍爲火井是『正德中方出』。他將正德中出現的火井看作天地間的自然變化,在具有理學素養的他看來,是『積陽陰之氣而生』,不足爲怪。
    (二)杜應芳、胡承詔對嘉定州、犍爲諸縣石油井的記述:
    油井在嘉定、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爲諸縣。居人皆用以燃燈,官長夜行,則以竹筒貯而燃之。一筒可行數里,價減常油之半,光明無異。(杜應芳、胡承詔【補續全蜀藝文志】卷四十六,振綺堂本)
    杜應芳、胡承詔【補續全蜀藝文志】記述嘉州諸縣油井的時間大約在明代萬曆年間(詳下段),比楊慎對正德年間嘉定等井的記述晚了數十、甚至百年。時間的差距反映了嘉定諸井的發展變化,與楊慎記述的不同之點有:首先,杜、胡將楊慎筆下嘉定、犍爲『火井』的稱呼徑直改爲『油井』,可見人們不再將主要出產石油的井混同爲火(天然氣)井;其次,出現油井的縣,從嘉定、犍爲擴大到眉州、青神、井研、洪雅,達到六縣之多;值得注意的是,石油已經成爲日用商品,居民作用燈油、官員作爲夜行照明燃料使用。石油價格只是植物油的一半,照明效果也不比植物油低,自然需求量大增,促進了油井產地、數量的增加。
    (三)曹學儉對嘉州石油井的記述:
    國朝正德末年,嘉州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則焰彌甚,撲之以灰則滅。作雄硫氣,土人呼爲黃油,亦曰硫磺油。近復開數井,官司主之。此是石油,但出於井爾。(曹學儉【蜀中廣記】卷六十六【方物記】第八引【通志】,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史部地理類)
曹學紓字能始,號石倉,籍隸福建侯官(今閩侯)縣,出身書香門第,聰明勤奮,二十五歲時(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考中進士。萬曆末,任四川右參政,後遷按察使,【蜀中廣記】一○八捲成於其任職期間。全書卷目凡十二:名勝、邊防、通釋、人物、方物、仙、釋、遊宦、風俗、著作、詩話、畫苑。【四庫全書總目】稱其『L集宏富,頗不愧廣記之名。……談蜀中掌故者,終以全蜀藝文志及是書爲取材之淵藪也。』(四庫全書總目,上冊,卷七,史部,地理類三,中華書局縮印本,1983年版,第627頁)【蜀中廣記】名勝部分極爲繁富,是全書的中心,曾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單獨刊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楊慎生於弘治元年(1488年),正德元年(1506年)剛滿18歲;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72歲客死雲南。因此他創作生命的活躍期應是正德、嘉靖年間。
  
    曹學綞約沃菔油井的記述雖然晚至萬曆末年:卻不是照抄陳案,他採集了不少新的材料。他明確了嘉州石油井的開鑿年代,是『正德末年』(1521年);嘉州石油井不是人們有意爲之,而是在開鑿鹽井的過程中,『偶得油水』,發現它『可以照夜,其光加倍』;可貴的是,他還記述了人們對石油性能的測試:能在水中燃燒、只有塵土可以滅火、因其有硫磺氣味又被叫做『硫磺油』。最近,又開鑿幾口井,由官府主辦。同時,他肯定這是『石油』,只不過是從井中開採的。
    (四)何宇度對蓬溪、富順火井的記述:
    火井,邛州、蓬溪、富順咸有之。(何宇度【益部談資】卷上)
    何宇度,籍貫不詳,明萬曆中任夔州府通判,【益部談資】三卷應是他任職四川時所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此書稱:『蜀雖僻處一隅,而蠶叢、魚鳧以下,古蹟爲多;長卿、子云以後,文士爲眾;又地形奧衍,百產繁饒。富庶之餘,溢爲奢麗。歲時遊樂,亦自古爲盛。故其見於記載,形於歌詠者,自楊雄【蜀王本紀】、譙周【三巴記】、李克【益州記】以下,圖籍最多;遺事佚聞,皆足資採摭。是書掇拾L羅,尚未能一一賅備,然詮擇不苟,去取頗嚴。其後曹學儉作【蜀中名勝記】,徵引較博,不免稍涉泛濫,轉不若此本之雅潔。在明人雜說之中,尚可稱簡而有要者。』(【四庫全書總目】上冊,卷70,史部,地理類三,第627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他所記火井史實精練簡括,但也有中國文人以古證今的習慣。他所說的邛州(臨邛)火井,出現的年代遠在漢魏時期,到西晉時已『不復燃』  (張華【博物志】卷九,中華書局排印本),並非明代火井,他未作說明。他所記的蓬溪火井,在宋代已經見於記載①,明代仍在開發利用(詳情見本文第三部分)。富順火井,則是新開的火井。在他任職蜀中的萬曆時期,這兩處火井已經存在。
    (五)杜應芳、胡承詔對蓬溪、富順火井的記述:
    火井,邛州、蓬溪、富順成有之。【蜀都賦】火井沉熒於幽泉,高焰飛煽於天垂。注曰: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焰出,以竹筒盛之,其火無灰。井有水火,取井火煮水,一斛得鹽五斗;家火煮之,則鹽減。邛州南設有火井巡檢司。蓬溪者,地窪若池,以火引之,有聲隱隱出地中,少頃炎熾。夏月積雨停水,則焰生水上,水爲之沸而寒如故。秋冬水涸,則土上有焰,觀者至焚衣裙。(杜應芳、胡承詔【補續全蜀藝文志】卷四十六,振綺堂本)
    杜應芳、胡承詔的【補續全蜀藝文志】應是在【全蜀藝文志】刊行之後②。而『補續』之功,斷非短期可以完成,因此筆者認爲,此書不會早於何宇度【益部談資】成稿的『萬曆中』。此段蓬溪、富順火井的記載與何宇度【益部談資】雷同,很可能從【益部談資】過錄。作爲類書,他不僅抄錄了何宇度【益部談資】,接下來的文段又抄錄了左思【蜀都賦】、常璩【華陽國志】、王象之【輿地紀勝】。據此可以肯定,富順火井出現的時間,很可能就是有關研究者斷定的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以後,大大晚於正德末年(1521年)出現的嘉定、犍爲石油井。
    (五)【李氏族譜】對富順縣火井的記述:
    『十一世祖諱漢應,字對吾,十世祖長子。明萬曆中,領族眾同建孝義碑,與胞弟漢禎同居;將卒,以火井坡山田一分及火井載課一口讓漢禎管業。』(【李氏族譜】卷一,【孝友】,固先祠藏本,現藏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象之【輿地紀勝・潼川府路・遂寧府景物】記載:『火井在長江縣客館鎮之北二里伏龍山下。地窪若池,以火引之,則有聲隱隱然發於地中,少頃熾炎。夏月積雨停水,則焰生水上,水爲之沸而寒如故。冬月水涸,則土上有焰,觀者至焚其衣裙。』
    ②  【全蜀藝文志】總集,【四庫全書總目】題爲明周復俊編,凡64卷,包括賦2卷、詩22卷、詩餘1卷、文類39卷。總目謂是書乃周復俊於嘉靖中任四川按察司副使所輯。書前有周復俊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年)夏四月序,見【四庫全書】抄本。另有【全蜀藝文志】,署名楊慎編,卷目、編次同前,書前有楊慎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年)九月序。此書凡28日而成,有明嘉靖大字刻本、清嘉慶元年(1796年)朱遐唐重刊本、嘉慶十二年(1807年)安岳譚靜山重刊本、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樂山張汝傑重校本、民國3年排印本。
  
    李氏家族祖籍地自流井,原屬富順縣,今在自貢市區;所修【李氏族譜】印證了何宇度【益部談資】和杜應芳、胡承詔【補續全蜀藝文志】有關富順火井的記載。族譜記載,明代『萬曆中』,其十一世祖李漢應敦親睦友,建立孝義碑,與胞弟李漢禎共同生活。在他臨終時,將其家業中『火井坡山田一分及火井載課一口』分給李漢禎『管業』。作爲遺產分配的『火井載課』,就是承擔國家稅課的火井,證明它是李漢應在世的『萬曆中』,可以維持正常生產的火井。因此,筆者認爲,【李氏族譜】不僅爲我們落實了明人所記『富順火井』的具體地點,而且進一步證實,萬曆年間,富順火井已被開採利用,並納入國家稅課徵收範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