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文匯報 今年秋季,上海市教委要求將小學低年級學生2000字識字量的學習時間從2年調整為3年。有人指責說,這個識字量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還是偏高。三年識記2000個漢字,是多還是少?這裏,我們不妨拓展一下視角,從國際比較教育的角度來正確認識小學生識字這個問題。
識字教育的國際比較:各國都把識字教育視為一項奠基工程
母語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載體和社會交往的基本工具,也是維繫一個民族的紐帶。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母語的識字教育,把它視為一項奠基工程。
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要求小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並掌握單詞拼讀的技能,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識記大約5000―6000個常用的英語單詞。這樣,閱讀一般的英語讀物已經不成問題,隨後就可以進入閱讀理解和英文寫作的訓練階段。意大利和德國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在900學時和1300學時內,不僅識記各自語言的常用單詞,而且形成基本的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
上述各國識字教育的學時數等有所不同,但是呈現出兩個共同特徵:其一,在小學低年級強調和實施識字教育;其二,小學生識字量的多少取決於是否能夠形成基本的閱讀能力。眾所周知,英語、意大利語、德語等屬於拼音文字,識字與語音關係緊密,學習者依據音―形―義的認知模式識記單詞;漢語屬於表意文字,識字與語義關係緊密,學習者依據形―義―音的認知模式識記漢字。儘管如此,漢語識字教育同樣應該體現上述兩個共同特徵。
漢語閱讀的條件是認識2500個常用字。根據周有光先生提出的『漢字效用遞減率』,2400個漢字可以使書面閱讀材料的覆蓋率達到99%。北京語言學院的【漢字頻率表】(1985),貝桂琴、張學濤的【漢字頻度統計―――速成識字優選】(1988)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1992)的計算機統計結果表明:在這三張字表的前1000個漢字中,重疊出現的漢字有776個,總共出現了1251個漢字。上述研究結論表明,776個漢字是頻度最高的常用字,是小學生首先必須認識的漢字;如果認識了2400個常用的漢字,就能夠滿足閱讀的基本需要;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認識更多的漢字,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據此我們可以認為,上海市教委把2000個漢字的識字量的學習時間從原來的2年時間調整為3年,順應了『減負』的呼聲。如果以『減負』為由,認為『偏高』,從而進一步降低小學生的識字量,或推遲或延長識字教育的時間,將會滯後學生其他語言能力的形成,甚至給日後的學習帶來諸多後遺症。
識字教育的基本理論:小學低年級是識字教育的最佳時期
世界各國都把小學低年級作為識字教育的關鍵時期,絕不是隨心所欲或信口開河,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的。
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是識字教育的最佳時期。原因在於,學前兒童還不具備學習書面語言的身心能力,他們承受力低,辨別力不高,手指肌肉也未發育成熟,無法辨別更無法書寫文字。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心條件已經比較成熟,能夠承受經常性的有意學習,也能夠通過自己的意志控制識字的學習過程。
研究進一步表明,識字教育的最佳時期過去以後,小學生的識字機能就會逐步弱化,識字的效果、速度和數量將會降低。一般而言,識字教育時間越長,學生識字越多,但是識字速度、識字數量和識字效果並不是呈勻速增長的趨勢。如果小學生錯過了識字教育的最佳時期,即使以後給予他們更多的學習時間,也難以達到最佳時期的識字效果。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比如,學生能在小學低年級識記幾千個生字,而成人在同樣的時間內卻很難達到這個目標。
在識字教育期間,小學生將充分發揮與生俱來的創造性。【語言能力】的作者史迪芬・平克指出:兒童具有語言習得的本能,一個沒有接受過系統識字教育的學前兒童已經具有的內隱的句法知識和語法知識,『也比最強的電腦強』。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認為,兒童天生擁有一種加工言語符號的現成裝置,即『言語獲得裝置』,他們可以運用有限的詞彙和語言規則生成許多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並理解他人的思想。
與此同時,小學生還將會充分展現出識字的主動性。在漢語識字教育過程中,一旦小學生認識了一部分漢字,了解了漢字的基本特點,就會顯示出『識字機能敏感』的特徵。他們開始對漢字產生興趣,只要一見到認識的漢字就想讀,一遇到不認識的漢字就會問,識字會變得比較容易,甚至毫不費力。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知不覺地鞏固了已經學過的漢字,同時接觸和認識了許多沒有學過的漢字。
兒童學習語言的創造性和主動性表明,小學生識字教育不是一個機械模仿的過程,他們的識字速度、數量和效果完全可能超越常人的預想。
識字教育的有效策略:寓教於樂,識讀結合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多快好省地實施識字教育?世界各國總結了許多有效的教學策略。譬如:
選用適合小學生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的識字教材。除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以外,識字教材應琅琅上口,易誦易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情節簡單,如文字優美、富有意義的童話、寓言、傳說、故事、詩歌等。
學習積極詞彙,即小學生能夠理解又能正確使用的詞彙;避免學習消極詞彙,即兒童不能理解也不能正確使用的詞彙。
快樂識字。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識字教育應該寓於豐富多彩的遊戲、猜謎等教學活動之中。在漢語識字教育過程中,還可以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採用看圖識字、象形識字、指事識字、會意識字等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
識讀結合。世界各國都特別重視識字教育過程的早期閱讀問題。識字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形成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識字而識字。識字伴隨着閱讀,從來都被公認為是識字教育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李貞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