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科技新报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背诵曾经被贴上“死记硬背”的标签,被指为一种呆板老套、陈旧落后的学习方法。其实,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古文教学而言,背诵恰恰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首先,古诗文经过千百年洗涤,浪淘尽诸多泥沙,流传下来的多是精品、经典,其艺术价值与人文素养极为丰富,完全值得我们花时间、花工夫、花精力去熟记牢记,去烂熟于心,并从中获得对古诗文经典的积累与把握。如高一课文《阿房宫赋》里的名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高二课文《长亭送别》中的锦言妙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和《归园田居》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等,都颇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如果只满足于粗通大意,而不熟记原文,那无异于入宝山而空返,太可惜了。
其次,不仅诗文原句要背诵,许多古文的翻译、注释也必须背记,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不然,有可能闹出笑话来。如有学生把曹植《白马篇》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后句译为“忽然视死如归”,让人不明所以。其实这里的“忽”应该是“毫不在意”的意思。又如李密《陈情表》中的“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意思是自己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就死了,有的学生不知道“见背”是“背弃我(指死去)”之意,却稀里糊涂地译为“生下孩子六个月,慈父看见脊背”,真是莫名其妙。还有人把《鸿门宴》中的“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译为“大王来了如何做操?”不去记忆注释中有关宾语前置(“何操”)的知识点,就只能望文生义、胡编乱写了。
第三,古诗文的语法知识复杂、丰富,也须背记才能清晰、准确地理解、把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古文与学英语有相似之处,单词不掌握,是学不好英语的,而要掌握英语单词,除了记背外绝无二法。而对于古文中复杂的词、句等语法现象,我同样要求学生“像背英语单词一样把它背下来”,这样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很好。如《过秦论》中的“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这么半句话中,就有许多知识点:“弊”同“敝”,通假字,意为“困乏、疲惫”,可理解为“弱点”;“制其弊”是动补结构,意为“因其弊而制之”;“亡”,动词活用作名词,指逃亡的诸侯军队。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因此,不花功夫去熟记、牢记,是难以学好的。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背诵古文其步骤大致如下:一是要学生初读原文,取得感性认识;二是结合注释,理解性地读,粗知大意;三是试着让学生口译;四是将原文熟读到能背诵的程度;五是背记有关的译句和注释;六是默写相关的重要部分;七是精读,注重节奏停顿和语气语调,达到“吟读”的境地。这样才能出韵味、通意境。
在背记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手法,例如,古文中“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学生往往混淆不清,只要让他们记住“南阳山”这个地名,就容易区分了。但此方法的基础和前提还是背、记的功夫。如“课”字通常作“赋税(名词,如:完粮交课)或收税(动词,如;课税)”解,但在“劝课农桑”中,“劝课”之意是“鼓励和督促”(当然“课”还有其他义项,这里不多说了)。理解了这些,记牢了,就不难理解下一题:杜甫《课伐木》中“长夏无所为,客居课奴仆”中的“课”,应当是“督促”之意。
总之,对于古文的学习,学生只有记牢了、背熟了,才能加以比较和辨析,从而加深印象,进一步灵活地理解运用,真正把掌握古汉语文化的精髓。(陈怀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