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8|回覆: 0

[醫藥臨床] 眩暈症中醫用藥常法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3-13 10: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眩暈指眼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與外界景物旋轉。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眼即止,重者如坐車般,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噁心、嘔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狀。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眩暈症從古典醫籍論述可見與虛、瘀、痰、風、火有關。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濕中阻。本病病位在清竅,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本病病性有虛實兩端,氣虛血虧,清竅失養,腎精虧虛,髓海空虛,肝腎不足、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多屬虛症;因痰濁中阻升降失常,瘀血阻絡,痰火氣逆,上犯清竅所導致的眩暈屬實症。肝、脾、腎功能失調是眩暈病機的關鍵,風、火、痰、瘀是眩暈的病理產物。本病的治則治法:健脾祛濕,化痰降逆,補腎息風。處方:澤瀉湯合二陳湯,半夏天麻白朮湯,二至丸加減。常用藥:澤瀉、白朮、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天麻、懷牛膝、女貞子、旱蓮草、地龍。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腎虛明顯者加熟地、枸杞、潼蒺藜;肝火盛者:夏枯草、車前草、白蒺藜。急則治標,化痰息風,活血通絡;緩者治其本,益氣健脾和胃,方用二陳湯加黃芪、黨參;脾健則痰消濕除,無論急緩將疏肝理氣治法貫於始終,藥用柴胡、鬱金、香附、當歸、白芍。肝氣得疏,脾胃得健,痰濕得除,瘀血得消,眩暈消失。

靈樞·海論】記載:『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靈樞·衛氣篇】云:『上虛則眩。』【素問·至真要人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說:『傷寒若吐,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暈,脈眩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主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有:『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中言:『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暈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丹溪手鏡·卷之中·眩暈三十五】也說:『因痰飲隨氣上,伏留於陽經,逆火而動,或七情而生涎,亦同嘔吐,眉目疼痛,目不欲開。因血虛眩暈,眼花屋轉,起則暈倒。因外感風在三陽經,頭重項強,有汗。因虛則掣痛,暑則悶熱,濕而重者,皆令吐逆暈倒。』張景岳【景岳全書】云:『夫眩雖屬上虛,然不能無涉於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陰虛也,下虛者,陰之中陽虛也。』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肝風】:『肝陽風動震動,心悸眩暈少寐。肝陽虛風上巔,頭目不清。』 (胡本先)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