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54|回復: 0

[汉语词典] 由“慨而慷”看“慷慨”的构成(1)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09-3-23 1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汉语研究网
近半个世纪以来,凡研究汉语词汇者,多举“慷慨”为联绵字例词,说它是双声联绵字、双音单纯词。此久已成“定论”,从注家注释毛泽东诗句的情况可见其影响之深。本文因注家之释对同“慷慨”相关的问题试予考辨,以见现代“联绵字”理论是非之一二。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注家释曰:“慨而慷:慷慨一词的拆开和倒用,中间加一‘而’字把音节拖长并增强语气,仍是慷慨激昂之意。”①或释曰:“慨而慷,是双声连绵词‘慷慨’二字的倒装,中加‘而’字,有舒缓的语气。慷慨有二义,一表激昂,一表悲抑。这里用的是积极的含义,暗含着悲壮的意思。”②上引两个本子对“慨而慷”的解释略同。再向前考察,注家所释亦大同小异。而读者要问:曹操《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及清张尚瑗《谷梁折诸》中“三复斯言,慨当以慷”的“慨当以慷”,宋赵玉渊《覆瓿集・卷六〈陈月桥庚〉》中的“呜呼!公之风标兮颀而长,公之胆气兮慨而慷”的“慨而慷”,也都是拆“慷慨”而倒用又于中间加“而”字或“当以”吗?看来,注家们所以这样解释,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知道有“慷慨”而不知亦有“慨慷”,二是受“‘慷慨’是双声连绵词(联绵字)因而是双音单纯词”之流行观点的影响。这两个原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原因二,注家不可能想当然地释为“慨而慷”是“慷慨一词的拆开和倒用”或“是双声连绵词‘慷慨’二字的倒装”。下面试从这两个方面作些考察。
  

    “慨慷”一词不仅有,而且曾经是个常用词、多义词。例如:晋成公绥《啸赋》:“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晋嵇康《双美不易居》诗:“新诗何笃穆,申咏曾慨慷。”梁萧统《昭明太子集・卷二〈七契〉》:“初音,鱼踊余妙,绕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伤心而已哉!”《北史・崔挺传》:“(崔)游事窘,登楼慨慷叹息,乃推小女而杀之,义不为群小所辱。”《太平广记・卷三〈段成式〉》:“交昆之故,永断私情。慨慷所深,力占难尽。”《旧五代史・殷鹏传》:“是以韩非慨慷而著《说难》者,当为此也。”宋苏轼《答乔舍人启》:“议论慨慷,则东汉多殉义之夫;学术浮夸,则西晋无可用之士。”宋郑樵《通志・卷一百六〈王霸〉》:“霸少亦为狱吏,常慨慷不乐吏职。”宋刘《和杨十七伤苏子美》诗:“穷途诗语尤慨慷,暮年笔法加豪逞。”宋徐铉《咏史》诗:“眇然千载下,慨慷有余悲。”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可知“慨慷”本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词。说它是多义词,从上举例中已不难看出。例如,上举成公绥、苏轼、刘笔下的“慨慷”当释为“情绪激昂;激昂”,是其本义;嵇康、萧统、段成式笔下的“慨慷”当释为“感叹;感慨”,是其引申义;《崔挺传》、《殷鹏传》、《通志》里的“慨慷”当释为“愤懑”,也是其引申义;而徐铉诗里的“慨慷”也许应该另立义项。这充分证明“慨慷”是一个多义词。
  

    “慨慷”与“慷慨”的本义均为“情绪激昂”,且第一引申义均为“感慨;感叹”。如《汉语大词典》释“慷慨”列出了四个义项:①情绪激昂。②性格豪爽。③感叹。④大方;不吝啬。(根据词义的发展规律,其序次应是:①情绪激昂。②感叹。③性格豪爽。④大方;不吝啬。)释“慨慷”列出了两个义项:①感慨。②情绪激昂。(同理,其序次应是:①情绪激昂。②感慨。)虽不免挂漏,但若调正义序,其释大致反映了“慷()慨”“慨慷”原是同素异序同义词的基本情况。另外,在词汇发展史上,同义语素联用构成的合成词,不乏经过同素异序同义阶段者。③这也提示我们:“慨慷”“慷慨”都是联合型合成词,且原是同素异序同义词。至于有人以部分联绵字上下字可互易附会“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则不免南辕北辙。这个问题已有文讨论,不再重复。
  

    再具体考察,可知“慷慨”确为联合型合成词。“慷慨”古作“慨”,如涵芬楼影印宋黄善夫《史记》本《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慨。”句中“慨”存古。“慷”至《玉篇》始收,是个后出的“俗字”,本字为“”,《说文解字》有“”字而无“慷”字。大徐本《说文》:“,慨也。从心亢声。一曰:‘《易》:龙有悔’。”④徐铉曰:“今俗别作‘慷’,非是。”直至清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王玉树《说文拈字》等均持这一观点。慨,《说文》:“慨,壮士不得志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义与‘慷’略同。”“/慷”“慨”是同义词。后世语文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及旧版《辞海》、台湾三民书局版《大辞典》等都大致保持了这样的解释,可参看。对照上文所释“慨慷”及“慷慨”之义,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慷”“慨”双声转注而成的“慨慷”“(慷)慨”与“/慷”“慨”的固有义近同,可知“慨慷”“慷慨”是联合型合成词。
  

    不仅《说文》等字词典单释“”“慨”,在现存文献中,“”“慨”也表现出自由语素的特点,即它们均常单用,亦常作为词根语素参与构词。,其单用者如汉扬雄《法言・渊骞》:“未信而分疑,辞免Z,几矣哉。”句中“”即“激昂”之意,与“/慷慨”的含义一致。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八:“(李特)怠无备,殆天亡特之秋也。”清惠栋《周易述》卷一:“上九:‘龙有悔。’注:‘穷高曰:阳极于上,当下之坤,三失位,无应,穷不知变,故有悔。’”此二例中的“”都是“高傲”的意思,用了“”的引申义。由“/慷”组成的复合词如爽/慷爽、直/慷直、忾/慷忾、概/慷概、达/慷达、恺/慷恺、慨/慨慷、疏/疏慷、慷惋、慷喟等。其中有的词甚至产生得很早。如“忾”,魏文帝《蒋济复为东中郎将诏》:“卿兼资文武,志节忾。”句中“忾”已近1800年了。可见,“(慷)”既常单用,又常作为词根参与构词,无疑本为自由语素。然而,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认为,一个双音词,只有其上下字都能替换,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否则就是单纯词。如“慷慨”,现代人只能说“慨―”或“―慨”,如慨切、慨叹、感慨、愤慨等,而不能说“慷―”“―慷”(“慷喟”“疏慷”等只见于古代书面语,今人多不知),故“慷慨”是单纯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替代法。其实,它不过是帮助创说者臆断史事的一种障眼法。用这种方法分析语素,早被人讥为“有闲人的智力游戏”,说到底是研究方法决定研究内容的悖谬。如“―”与“慷―”本是同一个词,而“慷”在现代人眼里不是一个语素,所以某些词写作爽、直、忾、概、慨、达、恺、疏时是合成词,而写作慷爽、慷直、慷忾、慷概、慨慷、慷达、慷恺、疏慷时却只能判作单纯词。否则,“慷慨”是单纯词,“慷爽”等为什么不是单纯词?对此,持说者常拿“历史发展的眼光”推来挡去,其不知,那是与历史发展的眼光沾不上边的。这个问题将另文讨论。
  

    慨,其单用者如《礼记・檀弓下》:“既葬,慨焉若不及其反而息。”《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世说新语・言语》:“温(峤)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由“慨”组成的复合词如慨直、慨切、慨念、慨恨、慨息、慨爽、慨怅、慨喟、慨然、慨惜、慨伤、慨慕、慨叹、慨诺、慨忆、慨懑、慨惋、寄慨、永慨、浩慨、欣慨、感慨、悲慨、惋慨、忧慨、愤慨等。其中有的词产生得更早。如“慨然”早在《荀子・宥坐》中就用过,“感慨”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中已经用过,它们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然则“慨”常单用,常作为词根参与构词,亦为自由语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