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解放日報 如今,媒體常常誤解誤用成語,造成了不良影響,其直接後果是混淆大眾的判斷。『闌珊』一詞的錯用,是一個典型。
前年春節,為了烘托氣氛,某省一家地市級電視台就拿城市夜景來做節目,並且把文字報道貼到網上。網頁上,展示了該市燈光璀璨、雍容華美的除夕夜景,的確很美。報道的標題為【燈火闌珊不夜城】。作者懷着美好的意願,原本想更深地感染讀者,卻把『燈火闌珊』這個經典詞語用錯在了標題中。除此之外,還曾經在報紙上見過諸如『五一長假期間,遊客們意興闌珊』之類的句子,在電視上聽那些主持人說『現在整個城市夜色闌珊,市民們在廣場上盡興地遊玩』等話語。
實際上,這些句子都誤用了『闌珊』一詞。
『闌珊』共有五種含義。一是表示『衰減、消沉』,如『詩興漸闌珊』、『意興闌珊』,意思是說沒有什麼詩興了,興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燈光『暗淡、零落』,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寫道:『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三是表示『殘、將盡』,如『春意闌珊』,意思指春天漸去漸遠。四是指『凌亂、歪斜』,如『字闌珊,模糊斷續』,表達的意思是字跡凌亂。五是指『困窘、艱難』,如『近況闌珊』,意思指現在的情況不好,處境困難。從這些解釋來看:『闌珊』沒有一種義項可以表示燈火通明、興致很高。
尤為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闌珊』二字為零落之意,辛棄疾詞中『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說元夕燈會的高潮已過,燈火零落,遊人稀疏,而相約的人還在等着他,可有些人聚會時偏偏要拿『燈火闌珊』來形容聚會氣氛很好,實在是錯得離譜。
作者:郭燦金 張召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