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51|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談反事實條件句的語用性質(1)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1-6-13 1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論文摘要:反事實條件句與實質蘊涵和嚴格蘊涵不同,歷史上解決反事實條件句的理論主要有共存性理論和相似性理論,但這兩種理論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實際上,反事實條件句是一個語用概念,它表達了對某種事件或現象的情感或意向,與主體有密切的關係。
  
  一
  
  在日常語言中,條件句一般可分爲直陳條件句和虛擬條件句兩大類,虛擬條件句又叫反事實條件句,它一般具有『如果p,那麼q』的形式,其前件與事實相反或者不太可能爲真,但前件與後件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並且前件如果得到滿足的話,那麼後件所表達的事物或情況就會發生或有可能發生。例如:
  (1)如果他早到5分鐘的話,那麼他就可以趕上那趟火車了。
  (2)如果我是小李的話,我會選擇教師這一職業。
  (3)如果這支石蠟蠟燭已經被放入沸水壺中,那麼它就已經溶化掉了。
  以上都是反事實條件句,也叫反事實蘊涵,我們一般用符號『p□→q』(讀作『p反事實蘊涵q』),『□→』是反事實蘊涵符號。
  反事實蘊涵與實質蘊涵不同。實質蘊涵只考慮一個條件句的前件與後件之間的真假關係,不考慮前件與後件之間有無內容上的聯繫,而反事實蘊涵則要考慮前件與後件之間內容上的聯繫。例如:
  (1)如果2+2=5,那麼雪是白的。
  (2)如果2+2=5,那麼雪是黑的。
  (3)如果我是隱身人,那麼沒有人能看見我。
  這三個條件句的前件都是假的,如果按照實質蘊涵來分析,它們都是真的,因爲只要前件爲假,那麼不管後件的真假如何,也不管前件與後件之間有無內容上的聯繫,這三個條件句總是真的。但是如果從反事實蘊涵來看,條件句(1)和(2)由於其前件與後件之間沒有內容上的聯繫,因此,它們都是假的,只有(3)才是真的,因爲如果假設有一天我真的成了科學幻想小說中的隱身人,那麼按照『隱身人』這個詞的涵義,就會有『沒有人能看見我』的情況發生。
  反事實蘊涵也不同於嚴格蘊涵,嚴格蘊涵反映的是前件與後件之間具有的邏輯必然的聯繫,而反事實蘊涵反映的前件與後件之間的聯繫,主要是基於經驗和自然規律等,因此,一個有效的反事實條件句的前件與後件之間未必具有邏輯上的必然聯繫。例如前面的例(1)就是一個反事實條件句,但是由其前件『他早到5分鐘』推出後件『他就可以趕上那趟火車了』的主要依據是說話人以往的經驗,前件與後件之間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聯繫。
  
  二
  
  對於反事實條件句的研究,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一個稱之爲條件句邏輯的哲學邏輯分支發展起來了,它所研究的主要是反事實條件句的形式特徵或語義特徵,並且構造了爲數不少的公理化的條件句邏輯系統,這些不同的系統給予反事實條件句以不同的刻畫。
  一般說來,對反事實條件句的研究大體是沿著兩個方向進行的。一個方向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古德曼(N・Goodman)、塞拉斯(W・S・Sellars)、雷切爾(N・Rescher)等人提出的共存性理論,也叫反事實條件句的元語言理論。這個理論認爲一個形式爲p□→q的反事實條件句,其前件p與後件q之間並不具有直接的邏輯推論關係,從前件p不能直接推出後件q,人們之所以認爲p□→q是真的,是因爲人們在前件p中預設了某些規律和真命題,並且這些預設的規律和真命題與前件p是共存的,也就是與前件p是相容的,正是從這些真命題和前件p一起可推出後件q。例如,反事實條件句『如果我是小李的話,我會選擇教師這一職業』,其前件『我是小李』和後件『我會選擇教師這一職業』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邏輯推論關係,但是,當人們預設了另外一些條件,諸如小李有什麼性格、特長、文化背景,而具有那種特點和素質的人適合做教師等等,並且由這些條件和前件『我是小李』一起可以推出後件時,那麼人們自然會認爲這個反事實條件句是真的了。
  但是,這個理論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爲在反事實條件句中,前件的背後預設的理論的雙重作用形成了關於反事實條件的基本悖論:預設的理論越強,從前件到後件的結論基礎就越鞏固,但前件的合法性也就越脆弱。因此,對於一個成功的反事實分析,必須保持微妙的均衡:預設的理論必須弱到足以承認反事實假設,也必須強到足以承認一個清晰的結論。
  正因爲如此,邏輯學家劉易斯(D.Lewis)、斯塔爾內克(R.Stalnaker)等人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出用可能世界的集合來刻畫反事實條件句的真值,即認爲反事實條件是關於可能世界的,並且根據這些世界的特徵而被刻劃爲真的或者假的,這就像在同樣的方式下,『雪是白的』這個陳述根據現實世界中是否真的存在白雪而被認爲是真的或是假的,這一理論也叫反事實條件句的本體論理論。劉易斯認爲,可能世界是可以按照相似性來進行分類的。對於任何一個可能世界Wi來說,只要確定了一種相似性,就可以相應地找到一個包含Wi的可能世界集合Si,Si中的每一個可能世界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與Wi相似。要求的相似性程度越高,根據這種相似性程度所確定的可能世界集合Si就越小。最高的相似性是要求在一切方面都與Wi相同,這時只有Wi本身符合這一要求,因此,對應於這種相似性的可能世界集合Si就是由唯一的可能世界Wi組成的集合{Wi}。如果降低相似性要求,那麼對應的可能世界集合Si就會隨之擴大。如果我們僅僅要求在邏輯上與Wi相似,那麼所確定的Si就是所有的可能世界的集合。由此可見,對於任何一個可能世界Wi,通過不斷降低相似性的要求,可以獲得一系列可能世界的集合Si1、Si2、Si3……,其中Si1就是{Wi},它是根據最高的相似性要求獲得的,接下去的那些集合一個比一個大,後者包括前者,即Sin∈Sin+1(n=1,2……)。
  正是從上述認識出發,劉易斯給出了形式爲p□→q的反事實條件句的真值條件,即p□→q在可能世界Wi爲真,若且唯若它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對於任何Sin(n=1,2……),p在Sin的每一個可能世界中都爲假;
  (2)存在一個Sik,使得p在Sik的某個可能世界中爲真,並且對於Sik中的每個可能世界來說,只要p在這個可能世界中爲真,那麼q在其中也爲真。
  在此基礎上,劉易斯建立了反事實條件句邏輯的形式系統VC,並構造了相應的語義模型。
  斯塔爾內克對反事實條件句的真值要求有所不同,他提出下列真的條件:『一個條件句爲真若且唯若在其前件爲真極小的修正狀態(也就是指使其前件爲真的最相似的可能世界)中其後件爲真。』即『一個條件句「如果p,那麼q」在一個可能世界W中爲真,若且唯若q在f(p,W)中爲真,f(p,W)稱爲與W最接近的p在其中爲真的世界。』例如:『如果你取得第一流成績,那麼你獲得助學金』是真的,如果在與你確實取得第一流成績的世界相比最相似的世界就是獲得了助學金的世界。再如,『如果奧斯瓦爾德沒有刺殺甘迺迪,那麼別人刺殺了甘迺迪』是真的,如果在實際情況的極小修正狀態中我們假設奧斯瓦爾德沒有刺殺甘迺迪,而甘迺迪仍被刺殺。『如果英鎊沒有貶值,那麼經濟衰退將繼續』是真的,如果在一個不存在英鎊貶值的可能世界相比儘可能接近的可能世界中經濟衰退還在繼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