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國學網 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得名於魯史【春秋】,爲東周歷史的第一個階段。據史家推算,魯國史書【春秋】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 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左傳】記載史事較【春秋】明備,下續至哀公二十七公元(前 468 年)年終,共二百五十五年。以上年代再加上周平王東遷時期,則共有三百零三年。又郭沫若認爲春秋時代應自周平王遷雒邑之年 ( 公元前 770 年 ) 至公元前 476 年,齊國田氏已實際掌握了齊國的權力爲止,共計 294 年歷史。此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是中華古代文明逐漸遞嬗爲中世紀文明的過渡時期。
在內亂和戎族入侵的交織打擊之下,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棄鎬京,依仗晉,鄭等諸侯的力量遷都洛邑。從此王室開始衰弱,王命不行,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大夫專政與夷夏鬥爭登上舞台。
平王東遷以後,一些諸侯國經過長期休養生息發展了起來,而王室的力量卻逐步衰微,漸漸喪失控制諸侯的能力。強大了的諸侯,不再對周王室唯命是從了,他們有的蠶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別的諸侯國。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周桓王帶了軍隊去討伐桀驁不馴的鄭國,鄭伯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這說明,這時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
春秋時期,見於史書的諸侯國名有一百多個,但比較重要的不過十幾個。它們主要是位於今天山東的齊、魯,位於今天河南的衛、宋、鄭、陳、蔡,位於今天山西的晉,位於今天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燕,位於今天陝西的秦,位於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兩湖的楚,位於今天江蘇中南部的吳和位於今天浙江一帶的越。這些比較大的諸侯國憑藉其實力,用戰爭來擴充領土,迫使弱小國家聽從他的號令,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霸,又寫作伯,就是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歷代君主致力於整頓政治,發揮濱海魚鹽的優勢,提倡家庭紡織業,發展商業和手工業,使其國力逐漸發展起來。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繼位後,以管仲爲相,整頓國政,廢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爲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爲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的侵擾,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爲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業發展到頂峰。
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爭奪君權的內亂,力量削弱。楚國乘機發展勢力,先後滅了它北邊的幾個小國,重新把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爲號召,企圖充當中原的霸主。但無論從國力和業績看,宋襄公都夠不上稱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兩國的軍隊在泓水相遇,宋軍大敗,連宋襄公都被射傷了腿,不久死去。
正當楚國稱雄中原的時候,西部的晉國發展了起來。晉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即君位後,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爲霸主。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地一戰,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併了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楚國在城濮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經濟文化發展。楚莊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爲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與晉會戰於(今河南武陟東南),大勝。不 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於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於楚,楚人稱霸中原。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發起,於周簡王七年(前579)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從此,戰爭大大減少。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吳王闔閭以伍員(伍子胥)爲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爲父報仇,興兵敗越,越王勾踐求和,送給吳王珍寶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爲夫差牽馬。吳王乘勝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爲小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爲最後一個霸主。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學者認爲,霸主地位的奠定,固然要依靠強大的國力,而霸主地位的維持,卻必須得到諸侯盟國的傾心歸附。所以,一個國家要保持其霸主地位,必須德、威、信並重,這是霸主標榜自己推行王道、主持正義、爭取盟國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正是因爲霸政還需要這些裝飾物,因而才使得春秋時代與強權橫行的戰國時代相比,表現出若干不同。霸主政治,對於春秋時代而言,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在周室衰微、無力控制天下的時候,霸主肩負著協調、平衡各國關係、保護屬國利益的義務。
春秋時代,以鐵器、牛耕的出現爲標誌,表明社會生產力獲得顯著的發展。原有的井田制逐漸瓦解,私有土地則日趨強大。在此基礎上,不僅產生出封建生產關係,而且爆發了新興地主力量向奴隸主貴族的奪權鬥爭,如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等。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台。文化也空前發展,誕生了孔子、老子等偉大的思想家;天文曆法、數學及醫學等科技領域也取得了許多新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