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5|回覆: 0

[訓詁學] 考『賴』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08-9-23 1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孟子・告子上】:『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有的注家,釋『賴』為『懶』,二字只差一個豎心的偏旁,可以說『形近而誤』。另外,豐收了,糧食多了,衣食無憂,自然不必為肚子操勞,很多人變得『懶』了。似乎也很符合實際。這一說法也被收入現代最權威的詞典【辭海】。但是,我仍然覺得,這是值得商榷的。  

  凶歲與富歲相反,暴與賴也是相反的。懶應該與勤相反。怎麼與暴相反呢?暴應該與善相反,怎麼與懶相反呢?在【四書集注】中,朱熹注:『富歲,豐年也。賴,藉也。豐年衣食饒足,故有所顧藉而為善;凶年衣食不足,故有以陷溺其心而為暴。』富歲,收穫多,衣食足,就多行善事。凶歲,收穫少,衣食不足,善良的心被埋沒了,所以為暴。朱熹的解釋,正是暴與善相反。將『賴』解釋為『懶』,除此之外,未見其他典籍有這一解釋的。在訓詁上有沒有根據呢?在思想上能不能說通呢?  

  一、先說訓詁  

  賴,多數典籍中出現的都是在『依賴』這種意義上使用的。此外,還有『贏』的意義。如【國語・齊語】:管仲回答齊桓公時說到商人,『相語以利,相示以賴,相陳以知賈。』注:『賴,贏也。』對於商人來說,討論的是利潤的事,展示的是賺錢的本事。贏是正當賺錢。在這裡,不可能相互展示『懶』。經商要贏,也不能靠懶。  

  也有『利』的意義,如【戰國策・宋衛・秦攻衛之蒲】:『秦攻衛之蒲。胡衍謂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為秦乎?以為魏乎?為魏則善,為秦則不賴矣。」』注:『姚本:賴,利也。』從『為魏則善,為秦則不賴』來看,為魏與為秦,效果是相反的,一為善,一為不賴。不賴應該就是不善。那麼,賴,相當於善。利是有利的意思。善指有好處。賴,利,與善相通。  

  【呂氏春秋・離俗】:『故如石戶之農、北人無擇、卞隨、務光者,其視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其視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之賴。』高注:『不之賴,不賴之也。賴,利也,一曰善也。』陳奇猷認為賴與利、厲同音。『贏亦利也。』(參見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卷十九【離俗】注)高誘認為:賴可以釋為利,或者善。  

  【說文解字】貝部:『賴,贏也。』『贏,有餘賈利也。』賴、贏、利,有相通之處。高誘注與朱熹注,都有『善』字。善與上三字也有相通之處。在訓詁上,賴,可以釋為贏、利、善。在其他典籍中沒有發現『懶』的意思。  

  二、再說思想  

  孟子的思想上承【管子】,下啟王充。最早應從【管子】一書說起。【管子】曰:『倉稟實,民知禮節;衣食足,民知榮辱。』這就是說豐收年景,民知禮節,知榮辱。這都是『善』的表現,而不是懶。  

  再看王充【論衡・治期篇】的內容。他說:『傳曰:「倉稟實,民知禮節;衣食足,民知榮辱。」讓生於有餘,爭起於不足。谷足食多,禮義之心生,禮豐義重,平安之基立矣。故飢歲之春,不食親戚;穰歲之秋,召及四鄰。不食親戚,惡行也;召及四鄰,善義也。為善惡之行,不在人質性,在於歲之飢穰。由此言之,禮義之行,在谷足也。』王充雖然沒有引孟子的話,同樣從【管子】那裡得到這一思想。王充的說法與孟子的語言完全一致。孟子說:『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王充說:『為善惡之行,不在人質性,在於歲之飢穰。』王充講的『人質性』,就是孟子講的『天之降才』。他們都認為善惡不是天生的本質,而是物質條件對人性的深刻影響。王充講,豐收了,『禮義之心生,禮豐義重』,『穰歲之秋,召及四鄰。』『召及四鄰,善義也。』這一切說法,只能解釋為『善』。哪有『懶』的影子?王充比孟子說得更明白、更清楚一些,讓後人不可能產生什麼誤解,也無法曲解。其他所有典籍中也沒有釋『賴』為『懶』的。僅僅以『形近而誤』猜測出來,於文字訓詁並無實據,於思想流傳也無旁證。(周桂鈿)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