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華文史網 五、 餘論
博弈論是當代經濟學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同樣可以用來分析歷史上的經濟現象。傳統經濟學確信經濟活動一定會向某一方向發展,而博弈論則指出,由於利益衝突的經濟人之間不同決策的博弈,經濟運動將有多種『可能性』,並運用數學工具指明最『可能』的是哪一種,西漢商業政策變化歷史印證了這一點。西漢時期的國家商業政策並不完全具有必然性,作爲社會強勢力量的國家,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嘗試著實行各種商業政策,在與私商的博弈過程中,最終找到並實施了最優策略均衡。這一現象也說明,從長時段來觀察經濟運動過程,它具有一種總體的必然性,但就短時段而言,具體經濟運動都是現實經濟力量相互博弈的結果,並不一定就是某種確定的結局,實際經濟過程因爲活生生的人的參與而具有了更加豐富的色彩和多樣的可能性。參加博弈的各方不僅儘量展示著自己的意願和利益追求,而且在博弈過程中不斷學習,改正錯誤,選取最優策略,以謀取最大利益。這種狀況也使經濟史的研究具有了更活潑的內容,更多展示出經濟人的主觀意願。
作者:袁林
[ 參 考 文 獻 ]
[1]袁林.中國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幾個問題[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3(4):79-83.
[2] 林甘泉.中國經濟通史・秦漢經濟卷[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
[3]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M]∥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5]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6]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7]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M].北京:中華書局,1986.
[8] 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
[9] 王先謙.韓非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8.
[10] 袁林.論國家在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5(6):5-20.
[11]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