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歷史文化網 1、石守信
太祖的好哥們。後周末,爲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後周恭帝時建節,兼任殿前都指揮使。是太祖『義社十兄弟』中第三個建節的,成爲後周的高級將領。『陳橋兵變』時在京城裡爲內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確保了太祖登極。建隆元年李筠、李重進反宋,石守信均爲主帥,在太祖親自督戰下,迅速平定叛亂。已加同平章事爲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即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度使。太平興國9年死,終年57歲。
【宋史】評價: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
2、高懷德
後周初,高懷德已是殿前東西班都指揮使了,職位在太祖之上。後周恭帝時與石守信同時建節。在『陳橋兵變』中積極擁戴太祖。宋朝建立後,在爲擁戴的功臣的加官進爵中位列第二,僅次與石守信。受命與石守信平息上黨李筠叛亂。太祖親征李重進從行。太祖還將胞妹燕國長公主嫁給高懷德,高懷德是開國功臣中第一個皇親國戚。太祖收兵權時被罷殿前都點檢軍職。太平興國7年死,終年57歲。
【宋史】評價:懷德將家子,練習戎事,不喜讀書,性簡率,不拘小節。善音律,自爲新聲,度曲極精妙。好射獵,嘗三五日露宿野次,獲狐兔累數百,或對客不揖而起,由別門引數十騎從禽於郊。
3、張令鐸
後周恭帝時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與高懷德同時分掌侍衛親軍司馬、步軍,也和高懷德同時建節。在『陳橋兵變』中同樣有擁戴之功,在宋太祖爲開國功臣們加官進爵中,略次於高懷德。建隆2年建節,但同時被罷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軍職。太祖征李筠時,爲東京舊城內都巡檢。太祖後爲皇弟秦王趙廷美娶其第三女(後封楚國夫人)。張令鐸繼高懷德之後成爲宋太祖的親家。開寶3年春3死,終年60歲。
【宋史】評價:令鐸性仁恕,嘗語人曰:『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戰,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及卒,人多惜之。
4、王審琦
也是『義社十兄弟』, 太祖的好哥們。後周時屢立戰功,恭帝時升任殿前都虞候。『陳橋兵變』時在京城裡與石守信同爲爲內應。宋建立初既建節,兼任殿前都指揮使。參加了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的戰爭。建隆2年罷殿前都指揮使。開寶7年死,終年50歲。
【宋史】評價:審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騎射。鎮壽春,歲得租課,量入爲出,未嘗有所誅求。素不能飲,嘗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祿;審琦,朕布衣交也。方興朕共享富貴,何靳之不令飲邪?』祝畢,顧謂審琦曰:『天必賜卿酒量,試飲之,勿憚也。』審琦受詔,飲十杯無苦。自此侍宴常引滿,及歸私家即不能飲,或強飲輒病。
5、張光翰
張光翰在後周末任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屬侍衛親軍司步軍主力之一,是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的部屬。在參與陳橋之變的翊戴功臣中,張光翰與宋太祖的關係比較疏遠,【宋史》裡也沒有專門的傳,但建節應該比較早。『陳橋兵變』後不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及寧江軍節度使銜都爲宋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的韓重S所接替。從趙彥徽的情況推測,張光翰即被出爲永清軍(貝州,今河北清河西)節度使,此後行跡不詳。乾德5年死,因其何年而生不清楚,故不知其終年多少。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與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嘗拜爲兄』,其年應長於太祖,他在後周世宗初年的職位,當與太祖相近或稍高。與宋太祖的關係一般,【宋史》裡也沒有專門的傳。與張光翰同於建隆元年5月首先被罷軍職,後即改爲建雄軍(晉州,今山西臨汾)節度使。可能與『陳橋兵變』中張光翰、趙彥徽兩人的向背,直接關係到兵變的成敗,張光翰、趙彥徽也許是在兵變最初時態度不太明朗,儘管他們還是支持趙匡胤的兵變,但趙匡胤對他們並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後,急忙解除他們的兵權,可能爲了防備在其後鎮壓張光翰、趙彥徽原來的上司、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淮南節度使李重進時,別生枝節。開寶元年死。同樣不知其終年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