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國家歷史 『小說』與『講史』比較,小說與市民現實生活更加貼近,它的內容有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朴刀、杆棒、妖術、神仙。其中煙粉、傳奇、公案是講世俗故事,表達市民種種願望和情感,。靈怪、杆棒、妖術、神仙等故事則是以離奇驚險情節滿足市民們的好奇心理的。
諸宮調是說唱文藝形式,爲北宋中期孔三傳所創,『編撰傳奇、靈怪入曲說唱』。諸宮說唱調都是長篇故事。如今存的【西廂記諸宮調】可以就是宋人傳統的唱本。這種說唱方式,唱時還伴以笛子、琵琶和箏,更具欣賞意味。
至於雜劇的出現,則標誌著真正的戲劇的誕生。當時的劇目有【還魂酸】、【眼藥酸】等。
可以這樣說,瓦市爲中國市民文學的策源地,其文化娛樂則作爲一種文化消費品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圖畫紀錄的汴京
北宋東京的城池規劃上有一大特點,就是引水入城。北宋東京城內橋梁眾多,蔡河、汴河、金水河、五丈河構成了城市的水網體系,這不僅能夠解決城市的交通運輸,而且對調節城市的氣候環境大有裨益。
外城的城樓門分爲陸路城門與水路城門兩種。陸路城如有南薰門、固子門、新酸棗門、新宋門、通津門等;水路城門有東水門、西水門、上蔡河水門、下蔡河水門等。
東京城內引入的四條大河主要是爲了交通運輸的需要。一般橋的兩端與城樓門下面多是商業繁華的地方,多爲早市的集散地。
與瓦市勾欄的文藝相呼應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本工其界畫,尤嗜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他面對汴京的商業繁榮文化昌盛的熙熙攘攘,也忍不住技癢而訴諸丹青。他描繪了汴梁在清明節的繁華景象,從寧靜的城郊到城內街市的繁華,房屋樹木繁多不說,光是各等市民人物就的有五百多個,有農夫、船夫、商人、小手工業者、官吏、士子、道人、行腳僧人、江湖郎中、命相師等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
曾爲畫卷收藏者的明代李東陽【題清明上河圖】說:『宋家汴都全盛時,四方玉帛梯航隨。清明上河俗尚在,頃城士女攜童兒。城中萬屋■甍起,百貨千商集成蟻。』也印證了孟元老對東京讚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畫卷中的兩個精彩部分是『市橋』與『街市』。『市橋』是一座沒有橋墩的拱橋。當時的東京汴河上只的虹橋、下土橋、上土橋才是這樣的結構,但多數研究者認爲畫中拱橋應爲東水門處七里的虹橋。因爲那裡郊外,才能看到田園景色。而下土橋、上土橋地處沿汴河的交通要道上,不可能看到田園風光。
橋的沿河兩岸都設有商店鋪面,即所謂『橋市』。南岸有一家『十千腳店』,這家酒樓自稱『腳店』,規模當然比『正店』小,但門前也有『彩樓歡門』,在四周平房中間還建了一座二層樓。臨街的門面已經酒客滿座,門前停歇有馬驢等,門外的幌子上有『天之美祿』、『新酒』等字樣,這是店招,當時的廣告。
在城門以內,越過幾家商店,西邊不遠處,有一座富麗堂皇的三層高的大建築,門口掛著『孫家正店』的大字招牌,門前設有彩歡門,西側用長杆掛有旗幟,這正是東京十二戶『正店』之一。東京的大酒樓往往設在城門口,孫家正店正在通津門口。
【清明上河圖】,這部濃墨重彩的連環畫長卷,在今天也可以視作圖畫本的【東京夢華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