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6|回覆: 0

[論史] 壓倒明王朝的最後稻草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6-22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
2010622142143853.jpg

【天崩地解:1644大變局】 汗青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3月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

公元1644年,明亡清興,甲申之變,不僅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變故,也是歷史學家們的一大謎案。如果說,歷史學界真有『哥德巴赫猜想』的話,此段歷史,無疑就是歷史學界一顆璀璨的明珠。300年來,關於此段歷史的敘述,汗牛充棟,明史學者汗青所著【天崩地解:1644大變局】,『想把壓倒大明王朝這匹駱駝的大草堆中的一部分,揀出來仔細翻看』。我們藉助汗青先生的目光,重新打量這段歷史的細節及其背後的歷史動力。
1歷史表面的細節
自明朝亡的那天起,就有無數人在評說它滅亡的原因。這些人中,包括了後來者清的數代皇帝,而乾隆的評論,因爲刻在明長陵的石碑上,所以廣爲人知,他說『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話是沒錯。尤其他說明亡非亡於流寇這點,我是極贊成的。明亡於崇禎十七年的農民軍,於我看來確實是個很偶然的事件,中國歷史也因此在這裡戛然轉向。
在歷史的偶然與必然這個問題上,我很推崇顧誠先生說過的幾句話:『統治王朝的建立和統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屬於偶然因素。只不過人們太習慣於把既成事實當作歷史必然,就本質而言,這同封建史籍中的「天命眷顧」沒有多大區別。……如果把既成事實都說成是歷史的必然,那麼,學習和研究歷史就沒有多大用處。』
發生於崇禎十七年的北京被破,其中偶然因素實在太多。
譬如,如果崇禎一早從了李明睿的建議,在十七年年初就南遷或以太子南下,則即使北京城破也形勢大不相同;又若崇禎於北京被圍的那天夜裡出逃時,那根巨大而沉重的城門閂能被太監們舉起來,則也會是另一番局面;再如招東北關寧軍入衛北京之議,只要能早幾天定論,那麼李自成就將在北京城下遭遇明朝第一強軍關寧軍,他還能否破北京就大爲可疑,要我說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又或者沒有曹太監私通李自成開了城門,以北京之堅要守幾年幾個月也許不好說,但多守幾天肯定絕無問題,到時吳三桂等人的勤王兵馬一到,以後局面的發展就完全不同了。
還有很多可以如果的事件列出來,而且只要這其中任何一件事有一丁點變化,明王朝的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可問題就在於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偶然就是堆在一起發生了。於是,明朝亡了。
乾隆評說明亡的原因,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公論。只不過,我以爲這些都是具體事件,是現象,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根子。
2士人信仰的真空
在我看來,壓倒明王朝的最重稻草之一,是起於明中期的士人思想及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演變。
明中期,是繼承自宋的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的更替時期,陽明先生生前及故去後一段時間內,各種心學分支及理學流派紛沓而至、交戰不休,致使很多士人在內省這一道路上陷入了無所適從的境地。
中國絕大多數士人,其信仰和立身之本是某一門學說,如儒學等等,而不是像西方那樣的宗教信仰,因此在這種之前信奉的學說被質疑和擊破、又無後來合適的強勢學說可以信奉、哲學思潮異常混亂的狀況下,很多士人幾乎等於進入了一個信仰坍塌的真空狀態,頓時便茫然起來。信仰危機的現實危害是巨大的,歷史上的例子很多,現在的例子也很多。後人說明末禮樂崩壞、道德淪喪,我以爲其根本就是源於此。當然,這種禮樂崩壞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個漸進、積累和觸發過程的。
3從黨爭到權力之爭
與此同時,明王朝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經濟狀況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大的波動。內閣、皇帝、朝臣、士林之間的多方博弈在這一時期異常激烈,如嘉靖時期的『大禮議』、萬曆時期的『萬曆新政』和『爭國本』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使得原本相對穩固的政治體制出現了較大的變革;而沿海倭患以及萬曆三大征,還有江南地區的經濟和社會模式演進等等,又使得整個國家的經濟、民生狀況波瀾迭起。
嘉靖時的『大禮議』事件,雖然有內閣試圖制約皇權的起因在內,但大部分參與其中的朝臣,是出於捍衛傳統和理念的目的,其中也包含了新興的王學和傳統程朱理學之爭。而之後萬曆時的『爭國本』,幾與大禮議的本質和過程如出一轍,區別無非是『大禮議』中理虧的是內閣和朝臣一方,『爭國本』時理虧的是皇帝和後宮勢力而已。有意思的是,這兩次事件的勝利者,都是占理的一方,而不是權利大的或人數多的一方。在我看來,這正說明了這時候的鬥爭,本質上還只是理念和觀點之爭,爭的是個是非曲直,大家都還在講道理,而不是純粹的權力和利益之爭。
只是,一旦爭起來了,哪怕起先沒有黨,時間一長也會有黨,有了黨和黨爭,自然就要牽扯到權力和利益。因此,如果說嘉靖時期的『大禮議』和萬曆時期的『爭國本』還算是純粹的理念和學術之爭的話,那麼萬曆後期的一系列『京察』紛爭就是純粹的黨派之爭和權力之爭了。有明一代最慘烈的黨爭,自此發端,且愈演愈烈,政風敗壞。
4從權力之爭至國家崩壞
明末史料,無論官史還是野史筆記,十之八九,出自東林一脈,因此一旦事涉東林黨,則多有文過飾非之跡,甚至於顛倒黑白、造謠污衊,即使如黃宗羲這樣赫赫有名的大宗師也不能脫出這一窠臼,從萬曆到天啟時發生的一系列『京察』事件,亦是如此。
明代官吏的大計――也就是官吏的考察,有所謂『京察』和『外察』,這在萬曆之前是極爲嚴肅的事,但無論清官、冗官、貪官,卻都莫不視被核察點名批評爲終身洗之不去的人格及政治污點,所以人人凜然,廉恥之心常在,因此它既是一種他律,也讓官員們因此而自律。
然而從『癸已京察』起,到『辛亥京察』和『丁已京察』之後,在大計中被點名彈劾者,幾乎人人都知道是因黨爭而致,與被彈劾及被計官吏的品格和政績幾乎再無什麼關係,所以實際上京察和外察已全然失去了正常的評判標準職能,徹底淪爲了一件黨爭工具,甚至可說是成了黨爭的代名詞,士大夫官僚們也因此徹底失去了對大計的那份尊崇,再也不把大計當一回事,其凜然及廉恥之心自然也蕩然無存,致使吏風日壞。正是一系列『京察』事件徹底敗壞了弘、正、嘉、隆數朝間士大夫廉恥自重的風氣,敗壞了這種由他律進而使官員自律的環境,進而導致整個國家機器在內耗中崩壞。
明朝滅亡的原因很多,如大乾旱、農民起義、任用閹宦甚至崇禎末京師瘟疫橫行乃至當時正處於小冰川氣候等等,也被列爲明亡的原因。但上述的明官吏和士人們起自明中期的種種思想及意識形態上的轉變,卻是明亡的最深層次的原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