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56|回復: 0

[史學]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1)

[複製鏈接]
裡人 發表於 2012-3-5 1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史通》学,研究《史通》与子玄之学也。“刘氏《史通》之成,迄于今千二百余年矣。昔人以其诋诃前贤,语伤刻核,而《疑古》、《惑经》诸篇,尤为世所诟病。故其书始成,传习者少,而讹脱亦甚。”[1]“其书自浦二田通释出乃大体可读。”[2] 后,陈汉章、吕思勉、杨明照、程千帆、张舜徽、张振诸先生,各有所作,皆得名家,《史通》学由是乃成。张舜徽先生,当代著名文献学家,于《史通》“治之三反”[3],撰《史通平议》,“书以评议为主,辅以考据,于刘氏底蕴多所发抒”[4]。兹就是书,略述先生之研究。世有达者,幸督教之。


    先生于《史通》极推重,谓其“造端宏伟,识议多精,虽不免小疵,固未足掩其大醇。故自唐以下,评弹之言迭起,终无有能夺其席者。”[5] 职是故,先生非但启导及门读史,先之以此书[6],即己身亦“耽悦是书,治之三反”[7]。《史通平议》“于刘氏底蕴多所发抒”,洵非无故也。
先生服赞之意,多借阐扬发抒,即刘氏起例发凡“于后世史学有启之功者”,“表而出之”[8]。试举其大较者论之:


    (一)如子玄检论旧籍,其书遂为后人重之者。


    《史通平议》卷一《六家》第一:又有《周书》者,与《尚书》相类,即孔氏刊约百篇之外,凡为七十一章。上自文、武,下终灵、景。甚有明允笃诚,典雅高义。时亦有浅末恒说,滓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无异;《时训》之说,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书,五经之别录者也。


    舜徽案:《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尚书》家著录《周书》七十一篇。注云:“周史记。”颜师古注、引刘向云:“周时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又《萧何传》引《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颜《注》云:“《周书》者,本与《尚书》同类,盖孔子所删百篇之外。刘向所奏,有七十一篇。”据此,可知西京校书之时,固视《周书》与《尚书》并重。顾自汉以降,学者已苦《尚书》难读,更无人理此艰涩之编。《隋志》列之史部杂事类,学者益轻忽其书。知几独推尊及之,实有发潜阐幽之功。自宋以来,诵习者众,皆刘氏表章之力也。
刚谨按:《周书》不显,亦“当与孔子删定《尚书》时摒弃本书有关,在西汉学重师承的时代,这《周书》也就藏‘入中秘,其后稍隐,学者不道’了(《文献通考・经籍考》)。以至于到南朝肖(笔者案:“肖”当为“萧”)梁时,‘文字零落,人莫能识。’(《南史・刘显传》)”[9]。“相传它是孔子删《书》之余,因而旧时学者对它多不重视,将其视同别史杂说,研究整理它的人非常少。”[10]《旧唐书・经籍志》但有“《周书》八卷,孔晁注。”目为“杂史,以纪异体杂纪”。《新唐书・艺文志》同。从知唐以前,治《周书》者固罕有其人。后之学者潜研是书,子玄实发其先声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