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其二,唐德宗至唐文宗諸臣,增傳或增事雖無『國史』列傳可據,但仍然以唐修各帝實錄和尚存於西京的『奏牘案簿』為基本素材,兼采文集、碑傳、家狀、雜史的相關記事。
段秀實,歷仕玄宗、肅宗、代宗,於德宗初遇害。代宗朝國史自然無傳,而【德宗實錄】應有其小傳,但追述其在肅、代時事跡不能詳盡。新傳所增郭子儀子郭軍士縱暴,段秀實斬首17人後自請於郭;大將焦令諶責農租,農無以償,段秀實賣馬代償,令諶愧死。此二事,皆出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14] 陸贄,在舊書中獨佔1卷,新書又增多內容,皆本於【陸宣公奏議】,由傳末『贊曰』有『觀贄論諫數十百篇』云云可知。
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實錄,由於黨爭造成的官員沉浮進退及監修、史官在不同時期的門戶之見,使其記事混亂、矛盾。五代後晉纂修【舊唐書】時多少還受到『唐末為德裕鳴不平的輿論』的影響,在涉及黨爭和評述兩黨主要人物時,基本不取『牛黨』所修憲、穆、文三朝實錄的觀點。北宋前期,不再受唐後期黨爭的影響,對取捨這一時期唐修實錄多抱以審慎態度。【新唐書】在增補這一時期人物或人物事跡時,不得不更多地求助於文集、碑傳、家狀、雜史。李絳,在憲宗一朝以翰林學士拜相,與宰相李吉甫政見多有不同,歷仕穆、敬,至文宗初在蜀中遭兵亂遇害。新傳較比舊傳確實可謂『事增於前,文省於舊』,不過所增、所省奏對、論諫,大都見於【李相國論事】(亦名【李司空論事】)。傳末『絳所論事萬餘言,其甥夏侯孜以授蔣偕,次為七篇』,更成其為取材的明證。宦官仇士良,文宗時漸漸取代王守澄,甘露之變後挾控文宗。文宗卒,則『殺二王、一妃』,擁立武宗。【舊唐書】僅以其甘露之變事附於王守澄傳,【新唐書】則增為新傳。以新仇士良傳記事與【資治通鑑】敘事及【考異】所引【文宗實錄】、【武宗實錄】核對,則基本上源出於當時所修實錄。唯有傳末所記崔慎由為翰林學士,拒絕為仇士良作『更立嗣君』詔一事,據【通鑑考異】說,出自皮光業【見聞錄】,而且司馬光明確指出:『新傳承皮錄之誤也』。
其三,所增唐武宗以下諸臣事跡或新立傳者,取材範圍更多一層複雜性。
唐昭宗時,唯有裴庭裕『采宣宗朝耳目聞睹』撰成【東觀奏記】3卷。五代後晉纂修【舊唐書】時不知有此書,故未見採用。而賈緯是【舊唐書】纂修官,故其【唐年補遺錄】65卷多被採用。北宋新修唐史之前,宋敏求補修唐武宗至唐哀帝六朝實錄225卷,又採錄過【東觀奏記】、【唐年補遺錄】,因各有取捨,故頗見異同。這三家『實錄』性質的撰述,俱為新修唐史中記敘晚唐史事的基本取材之源。
此外,尚有大量唐五代人的著述成為【新唐書】的取材之源,雖然無法確知其數量、名目,但【太平御覽】引書、【太平廣記】引書、【通鑑考異】引書,可以視為是最基本的參照系。除去其中不關唐代史事的著述,都應當在纂修【新唐書】的採錄範圍之內。
北宋前期的幾部大型編纂,分別以不同的體裁保存着大量關於唐代社會、制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原始素材,為編修【新唐書】提供了既方便又詳核的基本史料。太祖建隆二年(961),王溥纂成【唐會要】100卷。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李P等纂成【太平廣記】500卷。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李P等纂成【太平御覽】1000卷。太宗雍熙三年(986),李P等纂成【文苑英華】1000卷。太宗至道三年(997),樂史纂成【太平寰宇記】200卷。真宗咸平四年(1001),宋白纂成【續通典】200卷。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王欽若等纂成【冊府元龜】1000卷。仁宗慶曆元年(1041),王堯臣等纂成【崇文總目】66卷。在這之後,才有【新唐書】的纂修,不能不注意它們之間的某些淵源關係。
先說【唐會要】被採錄的情況。仁宗慶曆六年,文彥博在【五代會要】刻本題跋中稱『【唐會要】已鏤版於吳』。此時,為詔修【新唐書】後二年,無可置疑會以其書作為必備的重要史料的。【唐會要】卷六【公主】雖然極為簡略,卻是最早系統而完整載錄唐代諸帝公主的篇章。以【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與之對照,除少數在舊書中已單獨立傳者如平陽公主、太平公主等記事較詳之外,其餘記述公主的情況幾乎完全相同,只不過多了駙馬們的內容。就公主而言,新傳與【唐會要】的明顯差別僅有玄宗、憲宗之女的人數略異。新傳憲宗18女,少【唐會要】壽安公主。但【唐會要】交待得很清楚:『壽安,降王元逵,本深王女。』壽安非憲宗親生,故新傳未計。至於新傳標目為『玄宗二十九女』,實際載錄仍是『三十女』,與【唐會要】全同,問題出在『普康公主』身上。玄宗『普康公主』下,載其『蚤薨,咸通九年追封』。8世紀初夭折的小公主怎麼可能在一個多世紀後想起要追封呢,顯然說不通。原來,憲宗、懿宗各有一名『普康公主』,而且憲宗名下『普康公主蚤薨』。故所謂『蚤薨,咸通九年追封』者,似當指憲宗或懿宗之女。所以,玄宗實有『二十九女』,但新傳載錄具體人名時,又照抄【唐會要】的『三十女』。這一小小的差異,恰恰證明新書諸帝公主傳『粗得其概』者正是【唐會要】卷六【公主】一目的內容。玄宗臨晉公主下嫁『郭潛曜』,據【冊府元龜・外戚部・選尚】及【新唐書・孝友傳】為鄭潛曜,因【唐會要】所載為『郭潛曜』,故新傳亦作『郭潛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