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3|回覆: 0

[史學] 李達的歷史理論和史學思想(4)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12-27 15: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二、李達的社會經濟史研究及其影響

  李達十分重視中國社會經濟史的研究,由經濟史而社會史,他最早按經濟形態劃分歷史發展階段。李達著重對中國經濟史問題進行探討,他的研究給1929年到1935年開展的關於中國社會性質、中國社會史和農村社會性質問題的三大論戰以重要的影響。

  (一)李達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研究。1926年,李達在【現代社會學】中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作了分析,指出中國社會是"半封建"社會,是"帝國主義國家之半殖民地",較早地正確揭示了中國社會性質。在1928年出版的【社會之基礎知識】中,李達在分析社會狀況的基礎上,指出了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任務。李達說:"中國一面是半殖民地的民族,同時又是半封建社會。所以爲求中國的生存而實行的中國革命,一面要打倒帝國主義,一面要剷除封建遺物,前者是民族革命的性質,後者是民主革命的性質,其必然的歸趨,必到達於社會革命,而與世界社會進步的潮流相匯合。"(註:【李達文集】編輯組:【李達同志生平事略】,【武漢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這裡,李達明確提出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民族民主革命。1926年,李達在【現代社會學】中,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質,並尖銳地提出了民族主義革命中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1929年李達出版了【中國產業革命概觀】一書。該書在分析中國經濟結構的基礎上,論證了中國近代社會性質。李達說,爲了正確認識中國社會的性質,就需要研究中國的經濟狀況;他在"編輯例言"指出:"要曉得現代的中國社會究竟是怎樣的社會,只有從經濟里去探求。"李達認爲,產業革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現代中國的社會,已經踏入了產業革命的過程,漸漸脫去封建的衣裳,穿上近代社會的外套了,一切政治和社會的變動,都是隨著產業革命進行的"。因此對產業革命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凡是留心於國家改造的人們,必先依照這產業革命的經過,就中國經濟發展的傾向作正確的分析,才能了解革命的理論,樹立建設的計劃。"(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頁。)【中國產業革命概觀】大量援引社會經濟史料,依據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說,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方面,對中國近代的經濟狀況及其發展趨勢,作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和研究。李達全面地研究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分析了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認爲中國社會正踏入產業革命的過程,向著近代社會方面運動。他說:"數千年來的中國封建社會,自從前世紀中葉被國際帝國主義的政治力經濟力侵入以後,就開始踏入產業革命的過程,漸次脫去封建的外衣,而向著近代社會方面運動了。"(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8頁。)李達全面闡述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表現:農業、手工業出現破產趨勢,農業人口減少,舊式手工業組織被近代工場所取代;出現了近代工業;中國自辦了一批銀行等等。李達指出,中國近代經濟雖然已開始起步,但很柔弱,外國資本支配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從中國近代工業來看即是如此,李達說:"這類新興工業,和中國的土地人口比較起來,還是在萌芽時期,中國的工業化,在國際資本控制之下,前途是遼遠的。"(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2頁。)中國銀行業的情況也是如此,外國銀行"幾乎成了中國新式銀行的總行"(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28-429頁。)。由於國際資本的強大支配力,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程度至爲有限。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一方面是在帝國主義的卵翼之下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同時又受國際帝國主義巨大的政治力經濟力籠罩所支配,絕沒有在它們的掌握中翻過筋斗的可能。"(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9頁。)在對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演變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李達考察了近代中國的性質。李達說,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逐漸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中國漸次脫去封建的外衣","而踏入初期資本主義時期"(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4頁。);另一方面,中國近代經濟又越來越受到國際帝國主義巨大的政治力經濟力籠罩所支配,中國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由此,李達作出結論: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李達認爲,由中國社會性質的獨特性所決定,中國的社會問題和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問題有很大的差異。他說:"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的社會,半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發展,和先進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特徵,同樣,半殖民地的社會問題的內容,和先進國的社會問題,也具有不同的特性。"(註:【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3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