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4|回覆: 0

[史學] 李達的歷史理論和史學思想(3)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1-12-27 15: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社會學大綱】把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論述。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中國第一次被當成一個有機整體被全面介紹。李達指出,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是相互聯繫的:"歷史唯物論如果沒有辯證唯物論,它本身就不能成立;辯證唯物論如果沒有歷史唯物論,也不能成為統一的世界觀。"也就是說,歷史唯物論是立於辯證唯物論基礎之上的;同樣,歷史唯物論的創立對於辯證唯物論的形成也是不可或缺的。李達說:"只有徹底的把辯證唯物論擴張於人類社會或歷史的領域,才能使辯證唯物論更趨於深化和發展,人們才能在世界變動的過程中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註:【李達文集】第2卷,第291-292頁。)【社會學大綱】闡述了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的基本理論和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把唯物的辯證法引入歷史認識,指出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是包括史學在內一切學科唯一的科學理論和方法,這在史學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對於清算當時中國史學界流行的唯心論、機械論等錯誤理論和方法,起了積極的作用。翦伯贊在批評史學界存在的忽視對歷史進行哲學層次探討的傾向時說,李達的【社會學大綱】"雖然不是一部歷史哲學的著作,然而卻是值得一讀的。"(註:【李達文集】第2卷,第283頁。)【社會學大綱】對於三四十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

  【社會學大綱】始終強調實踐的唯物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歷史唯物主義中的重要作用。李達說,馬克思、恩格斯把實踐解釋為歷史上發展的物質生產和社會鬥爭,並把實踐當作社會歷史範疇,是感性的現實的人類活動,是唯物史觀建立的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認識的方法又是實踐的方法。李達認為,辯證唯物論不同於舊的唯物論,因為它是實踐的唯物論。李達說:"馬克思把黑格爾辯證法中這個生動的實踐的概念,拿來放在唯物論的基礎上展開開來,引入唯物論之中,給唯物論以新的內容、新的性質。……馬克思基於勞動--實踐的意義之正確的理解,所以超出舊唯物論的界限,建立了實踐的唯物論。"(註:翦伯贊:【歷史哲學教程】序。)【社會學大綱】精闢地論述了馬克思、列寧關於科學的實踐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首要作用。李達認為,實踐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範疇,而且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範疇:"當作勞動、物質的生產和社會鬥爭着的實踐……不單是社會科學的範疇,並且是哲學的唯物論和範疇。"李達說,唯物辯證法作為科學的歷史觀和自然觀統一的基礎就是實踐;馬克思的"實踐的唯物論,由於把實踐的契機導入於唯物論,使從來的哲學的內容起了本質的變革"(註:【李達文集】第2卷,第57頁。)。李達的這些精闢論述,從整體上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突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最本質特性--實踐性。

  在認識論方面,李達既堅持實踐的唯物論,又堅持辯證法。【社會學大綱】在探討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同人類全部認識史的關係時,圍繞着唯物論思想的發展與辯證法思想的發展這兩條主線而展開。在唯物論思想方面,李達敘述了從原始唯物論思想的萌芽至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的出現,再到馬克思的唯物論的產生,最後到列寧的唯物主義誕生整個唯物論思想的過程。在辯證法思想方面,李達分析了從赫拉克利特至黑格爾、再至馬克思、列寧的辯證法思想發展的全過程。李達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對以往全部認識史進行批判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尤其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費爾巴哈的唯物論、黑格爾的辯證法的批判繼承關係。

  【社會學大綱】探討了唯物辯證法的研究對象。李達指出:"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社會以及人類思維的一般發展法則的科學";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與形而上學的發展觀是根本不同的;辯證法的發展觀的特徵就是認為,"世界是永恆運動的、永遠變化的;一切運動形態都是轉變的,一切存在物相互關聯,世界各部分之間極其複雜的相互作用。"李達全面論述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李達特別強調並突出了"對立統一法則"在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李達闡發了列寧關於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核心的思想。李達說,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辯證法的根本法則,是它的核心。這個法則包攝辯證法的其餘法則。這個根本法則,是理解其它一切法則的關鍵。他說,矛盾是辯證法的精髓;"統一物之被分解為對立物以及充滿着矛盾的構成成分之認識--這是辯證法的精髓。"李達對列寧這些思想的闡發和毛澤東在【矛盾論】中對列寧這些思想的闡發幾乎在同一時期,都是國內較早闡發矛盾是辯證法核心原則的。李達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對列寧關於對統一規律在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中核心地位的具體聞發,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綜上所述,李達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方面都有全面深刻的論述。他在歷史唯物主義方面,突出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在辯證法方面,重視對立統一規律,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部分強調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反映論。李達的這些論述,構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結構嚴整的思想體系。

  【現代社會學】、【社會學大綱】等著作在當時產生了廣泛影響。【現代社會學】自1926年出版至1933年,共印行了14版;1928年湖南零陵縣署曾以"著有【現代社會學】,宣傳赤化甚力"的罪名通緝李達。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代社會學】的影響。1926年以前,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在中國雖然已得到傳播,但這種傳播還是初步的。在【現代社會學】出版之前。李大釗、瞿秋白等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就力圖用唯物史觀分析、解釋中國歷史問題,但就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他們闡述還不夠全面、準確。李達在序言中指出,【現代社會學】的寫作旨趣即是:"欲應用唯物史觀改造社會科學之一嘗試"。該書在理論上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推進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特別是在歷史發展的動力、歷史發展的規律、階級鬥爭與社會歷史發展的關係以及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歷史理論問題都有獨到見解。眾所周知,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南;可以說【現代社會學】對於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初步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現代社會學】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側重論述了社會的構成、社會和國家的起源和國家發展的具體歷史形態。【現代社會學】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作了正確分析,在後來展開的關於中國性質問題和社會史問題的論戰中,該書為進步學者尋求關於中國革命性質和前途問題的正確答案提供了有利條件。書中關於家庭、私有制、階級、國家的起源的論述,對此後郭沫若、呂振羽等研究上古歷史有啟迪作用。【社會學大綱】影響更大。【社會學大綱】1937年公開出版後,毛澤東高度評價說:"這是中國人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註:【李達文集】第2卷,第60頁。),該書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對於三四十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完善更是有着直接的影響。侯外廬先生讚揚【社會學大綱】說:"就達到的水平和系統性而言,無一人出李達之右"。李達的這兩部著作雖然不是史學專著,但書中所闡述的唯物史觀和辯證的歷史認識方法,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