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5|回覆: 0

[史學] 包拯升遷穩坐的箇中原因:趕上個『好脾氣』的皇帝(2)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1-6-27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炎黃春秋 作者:張國華
向陳腐勢力鬥爭的典型代表

  包拯一生政治上主要表現是積極的,他的思想充滿了改革的色彩,他進諫言,是他要求改革的一種積極手段。由於希望看到光明的東西,所以痛恨黑暗的東西;由於希望幹事,乾淨的人能夠進入相應秩列,所以對不幹事的人大加彈劾。包拯上章彈劾宰相宋庠,說他當政七年,陰拱持祿,竊位素餐,安處洋洋,以爲得策,說他固位無恥。其實,宋庠只是屬於庸碌無能的大臣類型,並沒有什麼違法亂紀的嚴重罪過,這種人在皇上及朝臣的心目中說不上有太大的問題。包拯認爲宰相不能像小官那樣,必須有貪贓枉法的才能算有罪過,國家重臣,沒有政績就是大過。聽到這樣的話,千年之後作官者又作何感想?包拯獨到的吏治思想在當時是不多見的,即使現在也有很多可效法之處。

  包拯把彈劾的矛頭對準僥倖取巧的皇親國戚張堯佐,對準胡作非爲的宦官閻士良,對準貪贓枉法、殘害百姓的酷吏王逵……彈劾這些人物,要有膽量,要有勇氣,要有正直無私的精神。得罪他們,有時還會得罪皇帝,還會得罪他們的朋黨及利益共同體。包拯置這些於不顧,不避權貴。他說:『除君之惡,惟力是視。』實際做到『摧壓橫猾』、『大奸必摧』的地步。包拯等人在諍諫、彈劾方面的不懈努力,對於當時的政治起著重要的作用。整個仁宗朝,皇親國戚和宦官勢力,雖然受到某些優待,但還沒有發展到干預大政、陰謀弄權的地步。那些濫用權勢,胡作非爲的官僚也因包拯等諫官的彈劾,在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受到打擊、受到限制。這同包拯、范仲淹、韓琦、歐陽修、司馬光等人對這些勢力有所鬥爭是有很大關係的。在北宋整個一代,包拯是對統治集團內部的陳腐勢力、危險傾向、違法亂紀行爲進行堅決鬥爭的一個代表人物,取得了較大成果,對其後各代的政治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這是包拯對北宋政治做出的一個特殊貢獻,也可以說是對後世影響的一個主導方面。

  另外,我們也應看到,宋代的司法行政制度使監司手中掌握實權,這種權力一旦被包拯這樣立志爲民幹事的人所掌,就能爲百姓做些有益的事,這也是包拯這樣的人能做些有價值的事的一種制度上的保證。

  當然台諫對宋政治的作用歷來有不同的評價。褒者認爲宋之生命在台諫,抑制了不正之風;貶者認爲台諫好生事,致使國無定。其實提高台諫官的地位,是皇權清明的表現,至於運用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皇帝。由於仁宗處事搖擺反覆,當諫官們言及他的『神經』或『心愛之物』時,仁宗也會採取相應措施,發一發皇威。史載,御史唐介彈劾宰相文彥博進而攻擊包拯好友諫官吳奎,這本是朝中派別的一場鬥爭,是彈劾張堯佐勢力的繼續。但應當看到,以包拯爲首台諫官集體彈劾張堯佐,畢竟傷了仁宗皇帝面子,爲了平衡政治力量,吳奎被外放。包拯給仁宗上了【請留吳奎依舊供職】疏,仁宗皇帝不予理睬,並講,這是包拯等人朋黨的大暴露。這表明仁宗在當時特定的情況下對包拯是不支持的,也可以說是不信任的。經過再三考慮,包拯向仁宗提出請求外任。所謂求外任,其實是君臣之間處理失信關係的一種辦法。從包拯的政治活動和情緒來說,以後三四年是一個低潮期,這期間仁宗皇帝對包拯的態度冷淡了下來。這種冷淡態度,在包拯政治活動上的反映是,這一時期他對現實政治的建議大大減少,似乎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