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凤凰网历史 由于生活水平太低,一些史官不得不接受点贿赂以弥补温饱不足。早在东魏建邦前夕,高欢北伐尔朱氏时,史官衣食无着,鲜卑权贵常饷史官饮食[31],企图贿得一个好名声。东魏武定年间,魏收以太常卿修国史,生活困难,尝“得阳休之助”[32]。北齐天保以后,权贵饷食史官的现象在史书中很少反映,这可能是史馆的工作情况发生了变化。史馆的任务主要是修撰齐史帝纪,又是编年体,难能为权贵立好传。再者,统治者对修史的控制更加严格,加强了史书的保密性。这样,史官不能为权贵树碑立传,权贵自然不会白白贿赂史官,北齐史官就更清贫了。(作者:牛润珍)
[1]见《玉海》卷五十六《宫室・馆》引《周礼》注及《说文》。
[2]《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3]《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4]《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5]见《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6]参见明嘉靖《彰德府志》卷八《邺都宫室志》。
[7]《邺中记》作者陆@④为东晋人,其书不可能记北齐事。所引当为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
[8]《北齐书》卷三十九《祖qiān@②传》。
[9]《北齐书》卷十八《高隆之传》。
[10]《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11]《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12]《北齐书》卷四十二《崔jié@①传》。
[13]《北齐书》卷三十八《赵彦深传》。
[14]《北齐书》卷四十二《阳休之传》。
[15]《北齐书》卷三十六《崔季舒传》。
[16]《北齐书》卷三十九《祖qiān@②传》。
[17]《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
[18]《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19]见《隋书》卷二十七《百官志》。《通典》卷二十六《职官》
八曰:“北齐有著作郎、佐郎各二人。”从《北齐书》所载佐郎看,不止二人,应为八人。
[20]见《北齐书》卷三十九《崔季舒传》。
[21]《北史》卷二十九《萧退传附萧慨传》。
[22]《北齐书》卷三十八《元文遥传》。
[23]《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
[24]见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第185至186页载“魏收等《前上十志启》”文后署名落款,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5]见《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刁柔传》。
[26]《隋书》卷四十二《李德林传》。
[27]《隋书》卷五十八《魏澹传》。
[28]见《隋书》卷五十八《辛德源传》、卷七十五《儒林・刘焯、刘炫传》。
[29]正史不载邢劭参与修《魏书》事,从其酬魏收诗看,他确参与了北齐史馆撰史工作。魏收撰《魏书》时,邢劭任太常卿兼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参加修史的有国子博士刁柔等,而邢劭作为国子祭酒,不能不过问修史事。再者,他在北魏宣武帝时曾任著作佐郎,熟悉史事。高洋诏征魏史资料,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30]《魏故著作郎韩君(显宗)墓志》,载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1]见《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32]《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吉加力
@②原字王加迁
@④原字衣加右
@⑤原字昂去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