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18] 印順,〖談入世與佛學〗,同前,頁200。
[19] 詳見張曼濤,〖讀「談入世與佛學」後〗,前揭書,頁154-211。[20] 國史館藏【內政部檔案】,(檔號待查):甘肅省政府咨(內政部查照准臨潭縣政府)請委任馬轍霄為臨潭縣嘛呢寺僧綱(1941年2月20日)。
[21] 國史館藏【內政部檔案】,128/1602:行政院交議有關中國佛教會酒高安敦玉金鼎七縣分會代電請飭令中央政治學校肅州分校歸還酒泉鐘樓寺地產案(1940年12月13日);128/1605:中國佛教會酒高安敦玉金鼎七縣分會電請依法轉咨飭還鐘樓寺產(1942年9月8日)。
[22] 國史館藏【內政部檔案】,檔號待查:河南省政府為該省新蔡縣金粟寺糾紛咨內政部(1941年6月2日);河南省新蔡縣公民代表張山甫等呈請查辦該縣宋氏家族企圖侵佔金粟寺廟產乙案(1942年3月)。
[23] 太虛法師,〖建設現代化中國佛教談〗,【全書】第33冊,頁278。
[24] 國史館藏【內政部檔案】,128/1621:江蘇鎮江焦山碧山庵僧人柳溪等不服江蘇省府所為行政處分提起訴願(1936年10月16日);(檔號待查):內政部決定駁回江蘇鎮江焦山碧山庵住持糾紛再訴願案(1937年11月1日)。
[25] 大醒,〖為本刊遷移台灣講幾句話〗,【海潮音】第三十卷第六期(1949年6月)。
[26] 於凌波,【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頁245。
[27] 大醒,〖歡迎法舫法師歸國〗,【海潮音】第廿九卷第六期(1948年6月)。
[28] 〖安徽省佛教會快郵代電〗,【海潮音】第十一卷第一期(1930年1月)。
[29] 〖中佛會會報〗,【海潮音】第廿九卷第一期(1948年1月)。
[30] 【海潮音】第廿八卷第十二期(1947年12月)。又參見大醒,〖鎮海發生縣稅稽徵人員搗毀寺庵事件〗,【海潮音】第廿九卷第十一期(1948年11月)。
[31] 大醒,〖我們不承認有干涉寺政寺產之任何名義的組織〗,【海潮音】第廿九卷第五期(1948年5月)。
[32] 〖陳委員嚴華為溈山寺自呈覆省政府及民政廳文〗,【海潮音】第十一卷第二期(1930年2月)。同期有〖罘月致太虛函〗謂縣政府派兵四員協助催租,也是保護佛教云云。
[33] 譚雲山,〖中國佛教現狀〗,【海潮音】第十五卷第九期(1934年9月)。
[34] 印順,【太虛大師年譜】,頁240。
[35] 同上注,頁347。另據談玄法師(1937年奉太虛之命赴雪竇寺代理)的說法,並非「應蔣氏延請」,而是1932年雪竇寺住持朗清以太虛與最高領袖相友善,遂率寺眾並商同諸山及溪口鎮紳,公請太虛來寺住持。見國史館藏,【內政部檔案】,128/1686:談玄僧呈請驅逐劣僧案。
[36] 印順,【太虛大師年譜】,頁414。
[37] 【海潮音】第十三卷第八期(1932年8月)。
[38] 【海潮音】第十三卷第四期(1932年4月)。
[39] 鄧子美,【傳統佛教與中國近代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276。又,有關中國佛教在抗戰期間的表現,詳見樂觀法師,【中國佛教近代史論集】(台北:作者出版,1978年),頁23-99。
[40] 【海潮音】第十三卷第六期(1932年6月)。
[41] 【海潮音】第十三卷第十二期(1932年12月)。另外四項是宋版藏經影印、世界佛學苑設立、河南省佛教學苑設立、重興洛陽白馬寺。
[42] 善因、大醒,〖贊成僧作自耕農〗,【海潮音】第廿九卷第十二期(1948年12月)。
[43] 伍薏農,〖我們往那裏住?――36年在廈門壽山岩講〗,【海潮音】第廿九卷第四期(1948年4月)。
[44] 石孚,〖從無我大悲的觀點看和平運動〗,【海潮音】第三十卷第三期(1949年3月)。
[45] 慕理諾(Miguez-Bonino)等着,【基督教與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台北:台灣神學院,1995年),廖涌祥牧師引言,頁15-29。
[46] 佛使比丘(Buddhadàsa Bhikkhu)着,香光書鄉編譯組譯,【法的社會意義】(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6年),頁86、87、90、100。
[47] 曾有學者歸納,宗教團體對政府採取的態度可有四種類型:支持,中立,以社會為立場、為社會作見證,公然對抗。無疑,民國時期的佛教屬第一種。參見Murray
A. Ribinstein, 」 Patterns of Church and State Relations in Modern Taiwan 」, 收入【中國近代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1987年),pp.359-374。
[48] 參見郭承天,【政教的分立與制衡】(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1年)。
[49] 傅偉勛,〖(大乘)佛教倫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收入氏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化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頁233-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