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99|回復: 0

[史學] 诸葛亮学习方法不墨守成章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1-3-25 13: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天津日报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e阳都人。早年隐居襄阳隆中时,刘备三顾茅庐,他在著名的《隆中对》中,提出了进取荆、益,和孙拒曹,积蓄力量,以图恢复汉室的建议,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华。在他的辅佐下,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他在任蜀汉丞相时,内澄政治,发展生产,选贤与能,赏罚必信;外统军事,南服孟获,北出祁山。他对西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尤其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但感动激励了封建时代中许多报国忠君的志士们,即使今天,我们又何尝不应以此自勉、尽瘁于人民的事业呢!
  

诸葛亮由“躬耕陇亩”的“布衣”,一举登上当时风云变幻、群雄角逐的政治舞台,发挥了他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他的才力智慧从何而来?这和他在青少年时经历了长期的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人生道路,在极艰辛的生活磨炼中,立定大志,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那么,东汉的阳都现在是哪里呢?对此过去多有附会。有的说是临沂的诸葛城,有的说是葛沟,还有的说是沂水的诸葛寨。现据史料记载与实地考证,较一致地认为阳都在今沂南县,今沂南县砖埠公社东汶河与沂河交汇处的前、后黄疃一带,仍有古阳都城遗址。遗址东面紧靠沂河,河岸有一段露出土面、厚石砌成的古城墙基。遗址北临东汶河,河岸上也有一段约1500米的故城基址。在古城遗址附近还发现了汉墓、汉画刻石以及石器、铜器等文物。
阳都诸葛在东汉时是一个世代官宦的士族门第,但到了诸葛亮出生后,由于种种变故,他的这一支族已经破落。他的父亲诸葛,只仕至泰山郡丞(郡太守的助手),便因触犯上官解职归乡。诸葛亮幼年,父母相继故去,他和哥哥、姐姐、弟弟的生活陷入了艰难的境地。诸葛亮十四岁时不得不南下投奔叔叔诸葛玄。这时正值豫章(今南昌)太守周术病死,袁术表奏诸葛玄继任,但不久这个职位便被别人夺了去。诸葛玄不得不带着全家和诸葛亮姐弟往荆州另投刘表。这时只有诸葛瑾年事稍长,到孙权那里谋事去了。
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又在愤懑中离开人世。十七岁的诸葛亮,不得不远在异乡挑起生活的重担。他和姐姐、弟弟,寄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村,自己搭起茅舍,“躬耕陇亩”,维持着清贫的生活。
诸葛亮在隆中度过了十个寒暑,这十年中,他白天“田家作苦”,夜间秉烛攻读。他除了学习儒家的经典外,还博览战国时的申、商、韩以及兵、农、阴阳各家典籍,凡是能借到的,他无不精读深思。
他的学习方法不墨守成章,既不同当时东汉“今文家”的空谈微言大义,也不像“古文家”那样死钻训诂,更不像“辞赋家”那样寻章摘句,而是把前人留下的浩瀚知识,结合时势,总结出安邦治国的道理。他解除疲劳的方法,常是抱膝高歌《梁父吟》一首,显示出他在艰辛生活中的坦荡胸怀。
在这十年中,他还寻师求友,拜识了襄阳德高望重的名士庞德公,他每次登门求教时,都是谦恭有礼。庞德公也认定诸葛亮是一位举世难得的人才,对他格外器重,有问必答,有求必教。庞德公还把诸葛亮和自己的侄子庞统分别誉为“卧龙”,“风雏”,又为儿子庞山民聘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室,结成姻亲。这时,诸葛亮还结识了从中原寄寓襄阳的徐元直(庶)、石广元(韬)、孟公威(建)、崔州平诸名士,时常聚会,纵谈古今,评论局势,各抒怀抱。
诸葛亮二十岁时,还未成家立室,他看不惯那些贪图享受追求美女的世俗之举。友人每每提及,他总是微微一笑道:“亮生平求一志同道合者作终身伴侣足矣。”此时沔南名士黄承彦有一女儿,其貌不扬,而天资聪颖,知识渊博,品性贤淑,有才女之名。当黄承彦示意愿招诸葛亮为婿时,他欣然应诺。当时虽有一些人嘲讽,但诸葛亮安然对之,夫妻和睦,终身不悔。后来诸葛亮的军政建树,也是与这位贤内助分不开的。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人生道路上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求得了二十七岁的诸葛亮。隆中一“对”,鼎足三分,开创了三国对峙的四十余年历史。就连当时敌对的魏、吴,对他都不得不叹为“天下奇才”!
诸葛亮一生清廉自持。刘备初得成都,对诸葛亮以及其他勋功将领,都颁给了极丰厚的金、银、锦帛和田宅的赏赐。诸葛亮以丞相之尊,掌权二十余年,却从不聚敛,自奉俭约,家无珠玉,给子孙留下的仅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还不到原来刘备赏赐的数字)。这在当时是少见的,一千余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敬仰。诗人颂他是“诸葛大名垂宇宙”“万里云霄一羽毛”“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对这些,他确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