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唐初李世民在詔書中說:『前代史書,彰善癢惡,足為將來之戒。……將欲覽前王之得失,為自身之龜鏡。』他把歷史視為治國者的教材。至清代,龔自珍更進一步說:『史存而周存,史亡周亡。』『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滅人之仿,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夾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這更加認為史學直接關係到天下興亡、民族存滅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同於西方的法治,中國更重視德治,歷代史書的人物傳中都有表揚節婦貞烈的【列女傳】,有推孝義的【孝行傳】,忠義的【忠義傳】,誇耀『清官』的【良吏傳】,統治者正是用忠、孝、節、烈、義、禮等道德規範,編織了一條精神繩索,來維護父權、夫權、族權、君權。
各史中的【食貨志】【地理志】【河渠志】【職官志】記載了個區域的水利工程、自然氣候、山川、風俗、物產等,這是為當時政府對國情、省情、區情的基本把握,主要是出於治理地方的需要,為徵收貢物和賦稅的依據,也有出於改造自然面貌、發展地方經濟的考慮,因為地方的安寧和豐饒自然也有利於封建統治,各史記載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改道之事,又記前人的治河經驗,如『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砒磺,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奎積,十裏立一水門,令更相回注』(【後漢書・王景傳】),對這類歷史經驗的總結,有助於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
各史之【職官志】【刑法志】分別展現了歷代行政機構、文武百官的配置和歷代法律條文的制訂、施行狀況,這些無疑對後世的宮制和法律提供切實具體的參照物。杜佑作【通典】把經濟放在首位,即在九大門類中,『是以食貨為首』,『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他從經世出發,將『足衣食』放在『行教化』之先,曾自述作【通典】有目的:『所纂【通典】,實采群言,征諸人事,將施有政』」『夫學不知經世非學也』。』
隨着史學的發展,之後的歷代史家作史無不貫穿這一思想,顧炎武作【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祖禹作【讀史方輿紀要】等,從其治史目的上來看,都明顯貫穿着經世致用的思想。
四、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1.對文化的保存上:歷代史書所記的內容廣博,縱的方面,貫通古今往來:橫的方面,包羅人間萬事。政治、經濟、軍事、典章制度、學術文化、大小人物、天文地理、醫藥卜籠、河渠工程以至民族淵源、中外往來等,無所不備。
2提供了創新發展的平台:我們知道各種學科的發展不是憑空的,而是在前人己有知識和技術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而這些知識或技術,大多可以在歷代的史書中找到它們的影蹤。
3.理論與方法與其他科學結合產生了新的學科,如歷史地理學、經濟學等。
4.可以作為人們交流思想、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媒介:正是通過歷史知識,使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們可以互相了解,互相體諒,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史學能擴充人們『記憶』中的時空,能使人視野開闊,眼光敏銳,襟懷博大,談吐文雅不俗。身着皂隸之裝而不卑,位居廟堂之高而不亢鞠躬盡瘁,平易近人,以義為利,以德報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既能與人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又能當仁不讓或捨己為人;既能以文會友,又能以友輔仁。
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看,史學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是人類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以求不斷改善生存條件,優化生活環境,提高文明程度的歷史。要想使文明成果得以保存,並發揚光大,就必須不斷總結歷史。所謂『總結歷史』,就是史學研究,就是『治史』。治史不僅可以保證文明成果的傳承,而且有利於形成共同的認識,從而促進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統一。因此,在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今天,大力倡導治史,弘揚中華文明,仍然具有卜分重要的意義。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