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白話譯文 子張向孔子請教爲政之道。孔子說:『處在職位上不要倦怠,推行政事要以忠信爲心。』
注釋 問政:問爲政之道。 居之無倦:居,指存心、居心或者居於職位之上。錢穆則認爲二者不悖:『居位不倦,其居心不倦可知。』朱子:『無倦,則始終如一。』按:孔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 行之以忠:行之,一謂行之於民,一謂行事。錢穆認爲:『爲政者所行事,亦必行之於民可知。』忠,忠信。朱子:『以忠,則表里如一。』
先賢註疏 【北堂書鈔】引鄭注曰:身居正位,不可懈卷(倦)。 王肅曰:爲政之道:居之於身,無得解(懈倦);行之於民,必以忠信。 李炳南曰:居家居官,都要辦事。辦事就是行。無論辦任何事,自始至終,都要把心放在當中,不能偏私(懈怠)。這就是忠。 唐文治曰:『無倦』者,心之貞也,恆固之精神也;『以忠』,行之實也,有實心而後行實政也。 鄭汝諧曰:『居之無倦』,在我者誠;『行之以忠』,臨民者信。 陳祥道曰:居之無倦,則於己無逸;行之以忠,則於人不欺。蓋倦,則不能敏而徙義;不忠,則不能崇德而有行。無倦,然後能使民無倦;忠,然後能使民作忠。 劉宗周曰:居之無倦,有純心也;行之以忠,有實政也。夫政未有不本於所居者,故先黜倦心,以爲萬事萬化之本,而行特舉而措之,政在是矣。 戴溪曰:晉荀息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正,不濟則以死繼之。苟知此理,人人皆可以爲忠。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苟知此理,人人皆可以爲政。【大學】曰:『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人患不能自盡其心爾,何事不可爲。子張之失,正在此。蓋務外飾者,必有驕惰之情,久而必厭。 【大戴禮記】曰:故不先以身,雖行必鄰也;不以道御之,雖服必強矣。故非忠信,則無可以取親於百姓矣。外內不相應,則無可取信者矣。 蕅益大師曰:不曰『行無倦,居以忠』,便見合外內之道。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言爲政本於誠也。爲政之道,非可以苟且取效,而亦非可以虛偽成功,必所存所發,各盡其誠,而後治可成。政本於心,總不外乎一誠而已,惟誠則始終無改,內外相符,而政寧有不善者乎?先儒謂:『有純王之心,而後有純王之政』,此即『無倦、以忠』之說也。 附錄 李炳南曰:『居』字,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種講法,都講得通。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祿,都是由人民納稅而來,更不可懈倦。就居心而言,無論治家治國,心都要公正而無倦。
本章參考書目 【大戴禮記】【論語集解】【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集釋】【論語大義】【論語意原】【石鼓論語答問】【論語講要】【論語點睛】【論語學案】【論語新解】【論語全解】【四書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