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74|回覆: 0

[醫藥臨床] 柴桂杏味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章浩軍,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龍巖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第二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十二五』國家重點中醫專科——脾胃病專科學科帶頭人、福建省名中醫。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30餘載,善用經方治療久痢(潰瘍性結腸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腸疾病)、胃脘痛(胃潰瘍)、頑痹(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雜症。主持並參與省、市科研課題8項,主編【傷寒心悟】【六經辨治脾胃病】等專著,並在國家級、省級公開發表60餘篇學術論文。

組成:柴胡10克,姜半夏10克,黃芩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乾薑10克,苦杏仁10克,五味子10克,厚朴10克,生薑10克,大棗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解肌發表,和解少陽,利氣止咳。

主治:咳嗽病,證屬太陽少陽合病。症見:咳嗽,無痰或少痰,微惡寒汗出,或發熱,咽干,口乾或口苦,鼻塞,胸悶,納寐欠佳,二便可,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或浮大。

用法:以上諸藥,加水浸過藥面,浸泡1小時,武火煎開5分鐘,倒出藥液,加水再煎第二煎,混合兩次藥液,早晚飯後1小時溫服。

方解:咳嗽日久者,多因患者正氣不足,外邪從太陽傳入半表半里,正邪交爭,相持不下,纏綿難愈。【傷寒論】第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因太陽病不解,而出現少陽證。太陽少陽合病,張仲景創柴胡桂枝湯,和解少陽,解肌發表。章浩軍在此方基礎上去人參,加乾薑、苦杏仁、厚朴、五味子而成柴桂杏味湯。方中柴胡爲君藥,入肝經,疏肝解郁昇陽,【名醫別錄】稱其『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仲景用柴胡意在清熱、開結、宣發、驅邪。黃芩,【名醫別錄】曰:『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與柴胡配伍可清泄上焦氣分熱結,以解少陽之邪。桂枝、白芍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祛太陽未解之邪。半夏,開結下氣,散飲止嘔,【神農本草經】曰:『主傷寒寒熱,心下堅,胸脹咳逆,下氣』。去人參之甘壅以利於治咳逆,加乾薑之溫以祛肺寒,五味子酸收以斂肺氣,厚朴通肺利氣,炙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湊利肺止咳之效。

臨證加減:咳痰少,質稠不易咯出者,加紫菀、款冬;口乾甚者,加天花粉;咽痛可改炙甘草爲生甘草,加桔梗;胸悶甚者,去白芍,加瓜蔞。

驗案舉證:陳某,女,52歲。咳嗽,少痰,稍動即汗出,咽痛,口乾,納寐一般,二便正常,舌邊尖稍紅苔薄白,脈弦。診斷爲咳嗽病,邪從太陽傳入少陽,太陽少陽合病。治以解肌發表,和解少陽,利氣止咳。處方:柴胡10克,姜半夏10克,黃芩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乾薑10克,苦杏仁10克,五味子10克,厚朴10克,生薑10克,大棗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服5劑後,咳嗽、咽痛減,照原方再服5劑遂愈。

(福建中醫藥大學喻愛萍整理 章浩軍指導)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