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984|回复: 0

[训诂学] 印字甲骨文的写法

[复制链接]
蔡氏意学 发表于 2019-11-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印”字的本义就印刷,即印制平面性的图案。其实从甲骨文字形看,“印”字最初与印刷毫无关系,因为“印”字最初所指,压根就不是平面性的东西,不是二维的,而是实物,是三维的。

d2371f05153e96cc207076f3c47346b3.jpg

印的甲骨文字形,为手持卩。“卩”即为结绳的右绳。在结绳机制中,结绳是一对完全相同的绳子,主要包括绳结的个数、大小、间距的相同。绳结个数指代标的财产的数量。契约签订后,债务方持左绳,债权方持右绳。因此,其实就是最早的借据,是对债务方责求权、求偿权的凭证。

甲骨文“印”的字形含义就是,手持信用凭据,或者直接说,信用凭据。

很多人不免疑惑,既然一对结绳是完全相同的,又为何有左右之分。

结绳和书契是春秋之前中国所盛行的两种契约的原始形态,结绳最早,书契次之。结绳是一对绳子,书契是一对木片。长期和结绳和书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流程和机制。其中就是包括在方位上,以债权人为右方,以债务人为左方,以及以债权人为东方,以债务人为西方。

左方右方主要体现在一对结绳和书契在比对时的排列书序,债务人所持的结绳或书契放在左边,债权人所持的结绳或书契放在右边。关于这种摆放顺序,有三方面证据。

一方面是,资料的直接记载。《礼记·曲礼上》:“献粟者执右契。”郑玄注:“契,券要也。右为尊。”《战国策·韩策三》:“安成君东重于魏,而西贵于秦,操右契而为公责德于秦魏之主。”鲍彪注:“左契,待合而已;右契,可以责取。”

abb7f69f03c420d14c3647c65a8aa6a4.jpg

二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文字含义的记录。在关于“卩”和“卯(此字为卿字去掉中间的部分,输入法打不出,暂用卯代之,本字见上表)”解释中,许慎保留极为重要的信息。

许慎《说文解字》:“卩,瑞信也……象相合之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瑞者,以玉为信也。《周礼·典瑞》注曰:‘瑞,节信也’;‘节犹信也’。五玉皆王使之瑞卩”。对许慎说的“象相合之形”,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盖以卩为符之半体。楚金云:象半分之形。析之为半分,对全体而言则曰相合。”

前面关于玉器的讨论文章中已经指出,所谓的瑞信、瑞玉之类,实质上是玉质书契,是新形态的书契,也是新形态的契约,而且这一新形态的契约主要应用于政治领域,是尧舜至春秋这个期间中国政策政令的发布工具。许慎说卩是瑞信,从基本功能上说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瑞信也是契约,但是把卩字直接等同于瑞信,把瑞信当成卩字的字源,就有问题了。瑞信是玉质书契,主要是玉璋、玉圭之类,从字形上,看不出卩字与玉瑞有关联。尽管左右契或两块玉瑞相合是书契机制和玉瑞的重要机制,但是,把许慎直接把卩字说成是对玉瑞的“象相合之形”,显然是牵强附会。

事实上,卩更只可能是指结绳,而且是结绳之右绳,而非瑞信。前面已经指出,瑞信是新形态的书契,新形态的契约,而书契又是在结绳的基础上所产生。契约符号首先在结绳中产生,此后又在书契中产生。卩字就是在结绳中所产生的结绳符号。进一步说明这一点的是卯(音卿)。右边是卩,而左边则是反转的卩,这样就是一个左右对称结构,其甲骨字形很象两个人相互跪拜。这个字与卿同音,实质上,其字形就是卿字去掉中间部分。

许慎对卯(音卿)字的解释是:“事之制也”。徐灏的进一步补充是:“许以卩为符节之合形。凡官守以符节为信,故曰事之制也”。

卯(音卿)字所描绘的是一对结绳在比对时的摆放形态,而非后来的玉瑞和符节。结绳是契约,是内涵加密机制的,其密码包括一对结绳的绳结的大小,绳结之间的距离等。一对结绳的两根绳是完全一样的,当信用兑现时,代表债务或类债务的左绳的持有者,会对前来求偿和索取的债权人所持的右绳,与其左绳进行比对,查看是否相同。为了更和的比对和检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这一程序和规范,就是许慎所说的“事之制也”,包括在比对时绳子的摆放形状,以及代表债权的绳子在右,代表债务的绳子在左。

因此,许慎说卯(音卿)是“事之制”实际是指这个字本身,是指其始源结绳的机制本身,而非以符节为工具的政治制度,徐灏的解释是牵强附会。

第三个证据是,以卩为基本结构的其他字例,如上表所列出。以及“左、右”这两个字的义项本身。

综合所有的资料,再使用字形解释的“三通分析法”,可以确认,卩就是结绳的右绳。三通分析法:通义项、通字例、通义理。即所一个字形结构的解释,要对字所有的义项都能解释通,对以该结构为基本结构的所有字例都能解释通,同时,还要符合《五经》义理。

“印”的初始含义是以结绳为形态的信用凭据。在现代汉字中,“印”的信用凭据的义项依然存在,只不过由三维变成了二维,由实物变成了图案,即印章、大印。“印”的印刷之义,正是伴随着印章、大印的出现而出现的。最初的印刷就是盖印、盖章。

那么印章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从理论上来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与汉字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是同步的。商周时期尽管有甲骨文、金文,但都是仅应用于祭祀目的,并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汉字脱离祭祀,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则是“礼崩乐坏”的结果。

随着汉字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政令的发布也逐渐文字化、书面化,替代了此前的玉瑞系统。在玉瑞系统中,圭璋等玉器的作用与书契和结绳等同,也是信用凭据,而政令内容本身则是口耳相传的语言。语言加玉瑞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政令。

当政令书面化后,与文字相配套的书面化的信用凭据,就是印章,天子皇帝的印章叫玉玺。没错最早的印章应该是玉玺。

af006647884361d67913803521dc3167.jpg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一些考古学家看到中国的印章与西亚的印章存在一些联系,而就武断地说,印章在中国出现是西亚印章东传的结果。这是很肤浅无知的。或者在技术上,中国的印章的确受到西亚印章的印象,但是就其信用凭据的本质这一点上,则完全是本土化的,与历史更为悠久的结绳一脉相承。

afd1f836fa32b384399dde72b4d6bcd2.jpg

在基本原理上,中国的印章与西亚的存在质的不同,中国的印章是基于契约的,是个人的信用凭据,而西亚的印章则是基于神学的,在西亚文明中压根没有独立的个人信用一说,因为对他们而言,人是不可信的,唯一可信的是神。唯有神才有真正的信用,人只能依附于神而存在。因此,西亚有印章,而没有个人信用,更无个人信用凭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