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9|回覆: 0

[醫藥臨床] 張錫純學術4特點(下)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2-2-16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注重調養,主張食療
  張師治病,多從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療虛勞雜症,主要從調養、食療為主。如制一味薯蕷飲,以生山藥四兩切片,煮汁兩大碗,以之代茶,徐徐溫飲之,用來治療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之大便滑泄及一切陰分虧損之證。還有珠玉二寶粥、水晶桃、期頤餅、二鮮飲、三鮮飲、薯蕷半夏粥、益脾餅、薯蕷粥、薯蕷雞子黃粥、薯蕷芣苢湯、三寶粥等皆為滋補調養之劑。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漸自愈,既不對症,亦無他患。在治療各種疾病的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以下不同方法。
  1.如治療虛勞及勞碌過度之寧氏婦,素病虛勞,偶因勞碌過甚益增劇,經服4劑湯藥後新得之病痊癒,其素日虛勞雖未能盡愈,亦見好轉,俾停服湯劑,日用生山藥細末煮粥,少加白糖當點心服之。每服時送生雞內金細末少許以善其後。
  2.如治肺癆咳嗽由於伏氣化熱所傷證、吐瀉等亦由生山藥軋面煮粥調入白糖適量服之,亦有加入百布聖(胃蛋白酶)者。治療勞熱咳嗽,因其有虛熱,故病後調養用山藥粥兌梨汁以健胃養陰清其餘熱。治療肺癆咳嗽兼不寢者則以珠玉二寶粥常當點心用之。治療咳血兼吐血證者,則用生山藥面每用八錢煮做茶湯,少調以白糖,送服赭石細末五分,作點心用之以善其後,因赭石能降鎮上沖之血也。
  3.治脅疼兩腿筋骨軟弱者,藥後俾用生山藥細末七八錢或至一兩,涼水調和煮作茶湯,調以蔗糖令其適口,當點心服之。服後再嚼服熟胡桃仁二三錢,用以補肝腎。
  4.受風水腫,服藥腫消後,每日單用生白茅根一兩,煎數沸,當茶飲之。陰虛水腫者腫消後則以生山藥細末兩許熬作粥,少兌以鮮梨自然汁,當點心服。前者為風水治在散風利水。張師認為白茅根涼潤滋陰,又善治肝腎有熱,小便不利,且具有發表之性,能透熱外出,一藥而三善備。故白茅根利其小便,又助腎陰上升,外托肌表之邪以善後。而後者陰虛為本,故以山藥健脾養胃益陰,再兌以滋陰甘寒之鮮梨汁以善其後。
  5.對黃疸的善後調理,則日用生山藥,生苡米等分軋細,煮作茶湯,調入鮮梨、鮮荸薺汁,當點心服之。山藥、苡米健脾淡滲利濕以退黃,輔以梨、荸薺自然汁,以佐前二藥能使濕去而不傷陰,並能清熱,四味可食可藥之劑常常食之,共起健脾滲濕,清熱除黃護正之作用。
  6.風溫患者愈後不能飲食,用鮮萊菔切絲香油炒半熟,而以蔥醬做湯勿過熟,少調以綠豆粉俾服之。溫病兼下痢患者愈後仍有餘熱,飲食不進。用鮮梨、鮮藕、萊菔三者等分,切片煮汁,送服益元散三錢許,日服2次調理。溫病兼喉痧痰喘者,諸病治癒,惟一日之間猶偶有咳嗽之時,俾用川貝細末和梨蒸食之以善後。
  7.治血閉症瘕愈後,恐病積太久,未除根者,俾日用山楂片兩許,煮湯沖紅蔗糖,當茶飲,作活血化瘀之食品調理。亦有用山藥粥調送水蛭末治處女閉經的方法。
  以上僅舉數例,用以說明張師在中醫營養學方面的貢獻及其特點。
  主張中西醫匯通
  張師在津期間,自學西醫的生理、病理學、藥物學等。還常常寫信給張山雷先生互相切磋。在臨床中,主張中西匯通。他的門診稱為『中西匯通醫社』,寫的著作名【醫學衷中參西錄】,對中醫的理論解釋多參考西醫名詞術語,如在治心病方的定心湯中對心臟生理病理的解釋,對心肺的關係部位及大循環、小循環都描述得很準確,雖中西醫結合有牽強之處,但屬初探,也在所難免。
  在鎮肝息風湯中,對中風的認識曾引用西醫名詞及其病理,解釋為腦充血,是因肝木失和風自肝起,又加肺氣不降,腎氣不攝,沖氣胃氣又復上逆,於斯,臟腑之氣又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積神經。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致昏厥不醒人事,西醫名為腦充血證。【內經·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大怒則形絕,血宛於上,使人薄厥。』觀此節經文,不待詮解,即知為肝風內動,以致腦充血也。在加味補血湯中說:『腦充血者,其腦中之血過多,固能傷其腦髓神經。腦貧血者,其腦中之血過少,又無以養其腦髓神經。況人之腦髓神經,尤賴胸中大氣上升以斡旋之。是以【內經】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眩。」所謂上氣者,即胸中大氣上升於腦中者也。因上氣不足,血之隨氣而注於腦者必少,而腦為之不滿,其腦中貧血可知……故用加味補血湯。』
  在治法上,也有時中西藥並用。例如石膏阿司匹林湯,治周身壯熱,心中熱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黃,其脈洪滑,或頭猶覺疼,周身猶有拘束之意者,用生石膏二兩,阿斯匹林一片。先用白蔗糖沖水,送服阿斯匹林。再將石膏煎湯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時,趁熱將石膏湯飲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發表之力,又可清其內熱。用餾水石膏飲時,張先生除用蒸氣水煎湯外,還認為溫病發汗,不宜用辛溫之麻黃,宜用西藥阿斯匹林。很多脾胃病患者的善後調理,除用山藥煮汁飲外,還加百布聖(胃蛋白酶)開胃。
  張師在藥物石膏解中說:石膏之性,又最宜與西藥阿斯匹林並用。蓋石膏清熱之力雖大,而發表之力稍輕。阿斯匹林味酸性涼,最善達表,使內郁之熱由表解散,與石膏相助為理,實有相得益彰之妙也。還說:用阿斯匹林治關節腫疼之夾有外感實熱者,又必與石膏並用,方能立見奇效。
  總之,張師在上世紀30年代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即主張中西醫匯通,吸取國外先進經驗,這點精神亦難能可貴,不愧為中醫界中西匯通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另外,張師對中醫『大氣』有新的見解,這方面的學術觀點已詳見於【醫學衷中參西錄】的『治大氣下陷方』、『氣病門』及散在其他篇章中,此不多述。(柳學洙講述陳寶貴整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