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彦,男,出生于1956年。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师,从医30年,在妇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具有独到之处。曾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
组成柴胡l0g,厚朴10~15g,枳实10~15g,芒硝6~l0g(冲服),生大黄6~15g(后下),白芍10~15g,三棱10~15g,莪术10~15g,大腹皮15g,黄芩10~15g,蒲公英10~30g,生槟榔10~15g。
功能泻下通腑,行气导滞。
主治多种原因导致的肠梗阻(有手术指征者除外)。
用法水煎服,每剂2煎,每煎200ml,口服或鼻饲,每日2次。
方解肠梗阻的发生有闭阻不通、气血瘀滞、合并感染三个关键问题。肠梗阻病在标急,截病宜速;重在祛邪,用药宜精;功在速达,药效宜专。故组方原则针对上述问题以大黄、芒硝泻下通腑为主,柴胡、枳实、厚朴、大腹皮、槟榔荡气导滞,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气滞则易血瘀,且肠粘连患者往往易出现肠梗阻,一般活血药难以奏效,故用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白芍缓急止痛。六腑以通为顺,治疗本症以通下为主要治法,常佐以理气降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益气养阴等方法配合治疗。本病发生于老年,往往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标急表现尤为突出。祛邪思想对于肠梗阻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肠梗阻的治疗如果犹豫不定,极易贻误病情。故治疗以祛邪为主,主张“邪去则正安”,但并非一意攻下,尚须根据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邪的特点及正气的情况斟酌运用。另外截病宜快,中病则止,此点对于老年人甚为重要。
加减腹胀气滞明显者加木香、莱菔子;湿热重者加茵陈、藿香、败酱草,白芍易赤芍;寒凝者加干姜、桂枝;气虚者加生白术、太子参、生黄芪;阴虚者加玄参、麦冬;津枯血虚者加当归、肉苁蓉;湿重水停者加益母草、车前子;呕吐重者加法半夏、生姜;疼痛重者加延胡索;梗阻较轻,体质较弱者去芒硝。
临床应用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病症,有手术指征者少于四分之一,且西医对症治疗疗效欠佳,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非手术指征肠梗阻,总有效率达96.1%,疗效较为满意,可以尝试作为肠梗阻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需要指出的是,临床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后的反应,若保守疗法无效且病情持续加重有手术指征者,不可固执己见,盲目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