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卷15六本诗解(全版)5古礼有义真孝不陷父于不义 题文诗: 子路问曰:释古道而,行由之意,其则可乎? 子曰不可,昔东夷子,慕诸夏礼,有女而寡, 为内私婿,终身不嫁,其虽不嫁,则不嫁矣, 非贞节义.苍梧娆者,娶妻而美,让与其兄, 让则让矣,非礼之让.不慎其初,而悔其后, 何嗟及矣.今汝而欲,舍古之道,行子之意, 庸知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后虽欲悔, 难矣也哉.曾子耘瓜,误斩其根.父曾皙也, 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 久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 得罪大人,大人力教,得无疾乎?退而就房, 援琴而歌,欲令父闻,知其体康.孔子闻怒, 告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以为,无罪使人, 请于孔子.孔子乃曰:闻昔瞽瞍,有子曰舜, 舜事瞽瞍,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 未尝可得,小棰待过,大杖则逃,瞽瞍不犯, 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 身待暴怒,殪而不避,既死而陷,父于不义, 不孝孰大?汝天子民,杀天子民,其罪奚若? 曾参闻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焉. 《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亦非贞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言事至而后悔吁嗟又何及矣)今汝欲舍古之道,行子之意,庸知子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乎?后虽欲悔,难哉.’ 【注释】 苍梧娆---与“壮古佬”发音一样。因此“壮古佬”的正确解释没有贬义,而是指古代南方“苍梧国”、“苍梧郡”的土著和“珠江流域的主人《战国策·楚策》曰:“楚南有洞庭、苍梧。”《汉书音义》曰:“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娆---娆[ráo]:娇媚:.柔弱: [rǎo]:烦忧,扰乱:~恼 《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
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亦非贞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今汝欲舍古之道,行子之意,庸知子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乎?后虽欲悔,难哉。”
【注释】
释:放弃,放下。
苍梧娆:据说是孔子同时代的人。
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王肃注“言事至而后悔,吁嗟又何及矣。” 【译文】 子路请教孔子说:“让我们把古代的礼制抛弃掉,而按我的意思办,可以么?” 孔子说:“不可以的。从前(还没有开化的)东夷的人,羡慕中国(华夏中原)的礼仪(伦理制度),也学着做。有一个女人死了丈夫,便给她招纳一个非正式婚配的丈夫,终身没有再嫁。嫁是没有再嫁了,难道有贞节的意义吗?南方苍梧有一个人,娶了一个老婆,非常美丽,便让给他的哥哥。让是让了,但那样是不合礼的让啊!办什么事,在开初的时候不谨慎,到了后来又想悔,再叹息也来不及了。如今你想抛弃古代的礼制,照你的想法去干,怎么知道你不是拿正确的当作错误的,拿错误的作为正确的呢?到了后来即使想悔,也很困难啊。” 《原文繁体》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释】 耘---[yún]:除草:~锄(除草和松土用的锄头)。建--jiàn立,设置,成立:造,筑:提出,倡议:~策(出谋献策)。指中国福建省:~兰。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瞽瞍---[gǔ sǒu]亦作“瞽叟”。 人名。古帝虞舜之父。 指算命的瞎子。棰---chuí短木棍:“一尺之~,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棍子打,杖刑:“笞~暴国,齐一天下”。鞭子,鞭打:“士以马~击亭长”。烝---zhēng众多:~民。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美。进献。同“蒸”,热气上升。古代指与母辈淫乱。烝烝---zhēng zhēng 1、美盛貌;兴盛貌。 2、谓孝德之厚美。 3、纯一宽厚貌。殪---yì⑴死。⑵杀死。⑶跌倒。 《原文》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
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释】
曾子:曾参,孔子弟子,以孝行着称。
耘:除草。
曾皙:曾点(生卒年不详),字晳,又称曾皙、曾晰、曾蒧,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宗圣”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比孔子小六岁,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
援:操、拿。
请:请问,请教。
瞽瞍:g su,亦作“瞽叟”, 虞舜之父。相传他你爱舜同父异母的的弟弟,屡次欲害死舜。瞽、瞍均系眼瞎之义。,因而有种说法是,舜父不能分辨好恶,故称之为“瞽瞍”。
蒸蒸:通烝烝。厚美的意思。
殪:yì,死、杀。王肃注:“殪,死。” 【译文】 曾子修整瓜地,不小心锄断了瓜苗。他父亲曾皙大怒,举起大木棍来击打他的背,(打的)曾子倒地不醒人事。躺倒了一段时间,才醒过来。他高高兴兴地(从地上)爬起来,到曾皙跟前说:“刚才参得罪了父亲大人,父亲用尽力气教训了参,父亲有没有受伤呢?(我虽然挨了揍,身体没有受伤呢)。”(曾子)退下来回到房里,拉起琴弦唱起歌,想要让曾皙听到,知道他身体健康无恙。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告诉门下弟子:“曾参如果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己认为没有过错,托人去向孔子请教。 孔子说:“你没听说吗?从前瞽叟有一个儿子叫舜,舜是这样侍候瞽叟的,(父母)想要使唤他,他没有不在身边的,(想要)找他而杀了他,就未尝能够找得到。(如果父亲是)用小棰小棍子来打就等着被处罚、挨打;(如果是)拿大木棒来打就逃走。所以瞽叟没有犯下不义父亲的罪过,而舜也没有失去淳厚的孝道。如今曾参侍候父亲,把身体交给暴怒的父亲来等着挨打,朝死里打也不躲一下,打死之后就会陷他父亲于不义,相比较,哪一个不孝更大呢?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吗?杀了天子的百姓,那样的罪过是怎么样的呢?” 曾参听说了这些话,说:“参的罪过大啊。”于是去孔子哪儿请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