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外篇卷4在宥诗解1自在宽宥乐生不恬赏罚为事性命何安
题文诗:
吾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
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
迁其德也.天下之人,不淫其性,不迁其德,
岂需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
天下欣欣,人乐其生,是不恬也;桀治天下,
天下瘁瘁,人苦其生,是不愉也.不恬不愉,
夫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至德真情,自在宽宥,性达情畅,能恬能愉.
精神内守,非喜非怒,阴阳调和,适可而止.
人大喜邪,毗于伤阳;人大怒邪,毗于害阴.
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反伤,
人之形乎.喜怒失位,居处无常,使人思虑,
不自得也,中道半途,而不成章,于是天下,
乔诘卓鸷,后有盗跖,曾史之行.举天下以,
赏其善者,是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
仍嫌不给,天下之大,赏罚不足.自三代下,
讻讻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性命之情.
【原文】
闻在宥天下①,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②;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③。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④,是不恬也⑤;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⑥,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人大喜邪,毗于阳⑦;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⑧,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⑨,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⑩,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译文】
只听说听任天下安然自在地发展,没有听说要对天下进行治理。听任天下自在地发展,是因为担忧人们超越了原本的真性;宽容不迫各得其所,是因为担忧人们改变了自然的常态。天下人不超越原本的真性,不改变自然的常态,哪里用得着治理天下呢!从前唐尧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欣喜若狂人人都为有其真性而欢乐(欢乐于生活,乐坏乐本性),这就不安宁了;当年夏桀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忧心不已人人都为有其真性而痛苦(生活困苦),这就不欢快了。不安宁与不欢快,都不是人们生活和处世的常态。不合于自然的常态而可以长久存在,天下是没有的。
人们过度欢欣,定会损伤阳气;人们过度愤怒,定会损伤阴气。阴与阳相互侵害,四时就不会顺应而至,寒暑也就不会调和形成,这恐怕反倒会伤害自身吧!使人喜怒失却常态,居处没有定规,考虑问题不得要领,办什么事都半途失去章法,于是天下就开始出现种种不平,而后便产生盗跖、曾参、史等各各不同的行为和作法。所以,动员天下所有力量来奖励人们行善也嫌不够,动员天下所有力量来惩戒劣迹也嫌不足,因此天下虽很大仍不足以用来赏善罚恶。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始终是喋喋不休地把赏善罚恶当作当政之急务,他们又哪里有心思去安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真情呢!
【注释】
①在:自在。一说是存,存而不论的意思。宥:宽容。『在宥天下』意思是任天下自在地发展,人和事物均各得其所而相安无事,也就是无为而治。
②淫:过,超出。
③迁:改变。德:常态,指遵循于『道』的生活规律和处世的基本态度。
④欣欣:高高兴兴的样子。乐其性:为其性而乐,意思是为保有真性而欣喜。一说『其』字指代『尧』,跟下句的『其』字指代『桀』一样,亦可通。姑备参考。(性,通生)
⑤恬:静。
⑥瘁瘁:忧愁的样子。苦其性:为其性而苦,为保有真性而苦恼。
⑦毗(pí):损伤。阳:与下句的『阴』本指日光的向背,引伸指气侯上的冷暖,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又借此解释事物对立对应的正反两个侧面。
⑧章:章法,法度。
⑨乔诘:意不平。卓鸷:行不平。『乔诘』和『卓鸷』泛指世上出现的种种不平之事。一说『乔诘』是狡黠诈伪之意,『卓鸷』是卓尔不群之意,可备参考。
⑩匈匈:即『讻讻』,喧嚣吵嚷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