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31|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外篇卷5天地詩解1無為天德至道自然君子明道非名非利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2-20 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外篇卷5天地詩解1無為天德至道自然君子明道非名非利

題文詩: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

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自然,天德而已.

以道觀事,天下君正;以道觀分,君臣義明;

以道觀能,天下官治;以道遍觀,萬物應備,

通於天者,至道也者;通於地者,至德也者;

行於萬物,至義也者;上治人者,各得其事;

能有所藝,技巧也者.技兼於事,事兼於義,

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

畜天下者,其無欲而,天下自足,自然無為,

而萬物化,心淵清靜,而百姓定.記書有曰:

通於一而,萬事自畢,無心得而,鬼神自服.

夫子曰道,覆載萬物,洋洋大哉.君子不可,

不刳心焉.無為為之,之謂天道;無為言之,

之謂德也;愛人利物,之謂仁也;不同同之,

之謂大也;行不崖異,之謂寬也;有萬不同,

之謂富也.執德謂紀,德成謂立,循道謂備,

不以外物,挫志謂完.君子明於,此十者則,

能韜乎其,事心之大,沛乎其為,萬物逝也.

若此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不利貨財,

不近貴富;不樂壽也,亦不哀夭;不榮通也,

亦不醜窮;一世之利,而不拘以,為己私分,

亦能不以,王於天下,為己處顯.顯則明彰,

萬物一府,死生同狀.君子真情,非名非利.

【原文】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①;萬物雖多,其治一也②;人卒雖眾③,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④,故曰,玄古之君天下⑤,無為也,天德而已矣⑥。

  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⑦,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⑧,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觀而萬物者應備⑨。故通於天下者,德也⑩;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11);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12),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13),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14)。【記】曰(15):『通於一而萬事畢(16),無心得而鬼神服。』

    【譯文】

 天和地雖然很大,不過它們的運動和變化卻是均衡的;萬物雖然紛雜,不過它們各得其所歸根結蒂卻是同一的;百姓雖然眾多,不過他們的主宰卻都是國君。國君管理天下要以順應事物為根本而成事於自然,所以說,遙遠的古代君主統馭天下,一切都出自無為,即聽任自然、順其自得罷了。
       用道的觀點來看待稱謂,那麼天下所有的國君都是名正言順的統治者(依大道處理實際的事情,天下的君王都能規正);用道的觀點來看待職分,那麼君和臣各自承擔的道義就分明了;用道的觀念來看待才幹,那麼天下的官吏都盡職盡力;從道的觀念廣泛地觀察,萬事萬物全都自得而又自足。所以,貫穿於天地的是順應自得的『德』;通行於萬物的是聽任自然的『道』;善於治理天下的是各盡其能各任其事;能夠讓能力和才幹充分發揮的就是各種技巧。技巧歸結於事務,事務歸結於義理,義理歸結於順應自得的『德』,『德』歸結於聽任自然的『道』,聽任自然的『道』歸結於事物的自然本性。所以說,古時候養育天下百姓的統治者,無所追求而天下富足,無所作為而萬物自行變化發展,深沉寧寂而人心安定。【記】這本書上說:『通曉大道因而萬事自然完滿成功,無心獲取因而鬼神敬佩貼服。』
【注釋】

  ①化:變化,運動。均:均衡,這裏指出於自然。

  ②治:這裏指萬物各居其位,各有所得。

  ③人卒:百姓。

  ④原:本原。德:自得,即從道的觀念出發對待自我和對待外物的順任態度。

  ⑤玄古:遙遠的古代。君:用如動詞,『君天下』即君臨天下,統馭天下。

  ⑥天德:聽任自然,順應自得。

  ⑦道:莊子筆下的『道』常常包含兩個重要方面:一是大千世界萬事萬物,歸根結蒂是沒有區別的,齊一的;一是事物的發展和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非人為所能改變。這裏側重後一含意。言:名,稱謂;古人認為能言者必須名分正,名分正方才有談論的可能。
(通觀全節,沒有論及『言』的,在此出現『觀言』,似覺突兀。從下文『上治人者事也』看,所要求於君的當是『事』,所觀者是事而不是言,『觀言』應是『觀事』。『言』、『事』形近而誤。)
  ⑧分:職分。

  ⑨汎:『泛』字之異體。『汎觀』即遍觀。備:全;自得而又自足的意思。

  ⑩本句連同下一句,有的藏本為三個分句:『故通於天者,道也;順於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義也』,就句間關係和所述內容的前後因果看,分述於『道』、『德』、『義』三句更為合理些。然這裏的注和譯仍從舊本。

  (11)事:指萬事萬物因其本性,各施其能。

  (12)兼:並同,合於;這裏含有歸向的意思。

  (13)畜:養育。

  (14)淵:水深的樣子。『淵靜』指深沉清靜,不擾亂人心。

  (15)記:舊注指一書名,為老子所作,但已不可考。

  (16)一:這裏實指道。


  【原文】

  夫子曰①:『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②!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③。無為為之之謂天④,無為言之之謂德⑤,愛人利物之謂仁⑥,不同同之之謂大⑦,行不崖異之謂寬⑧,有萬不同之謂富⑨。故執德之謂紀⑩,德成之謂立(11),循於道之謂備(12),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13),沛乎其為萬物逝也(14)。若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15),不利貨財(16),不近貴富(17);不樂壽(18),不哀夭;不榮通(19),不醜窮(20);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21),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22)。顯則明,萬物一府(23),死生同狀。』
 
  
  【譯文】

 先生說:『道,是覆蓋和托載萬物的,多麼廣闊而盛大啊!君子不可以不敞開心胸排除一切有為的雜念。用無為的態度去做就叫做自然,用無為的態度去說就叫做順應,給人以愛或給物以利就叫做仁愛,讓各各不同的事物回歸同一的本性就叫做偉大,行為不與眾不同就叫做寬容,心裏包容着萬種差異就叫做富有。因此持守自然賦予的稟性就叫綱紀,德行形成就叫做建功濟物,遵循於道就叫做修養完備,不因外物挫折節守就叫做完美無缺。君子明白了這十個方面,也就容藏了立功濟物的偉大心志,而且像滔滔的流水匯聚一處似的成為萬物的歸往。像這樣,就能藏黃金於大山,沉珍珠於深淵,不貪圖財物,也不追求富貴;不把長壽看作快樂,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達看作榮耀,不把窮困看作羞恥;不把謀求舉世之利作為自己的職分,不把統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居處於顯赫的地位。顯赫就會彰明,然而萬物最終卻歸結於同一,死與生也並不存在區別。』
【注釋】

  ①夫子:即莊子,莊子後學者對他的敬稱。一說『夫子』指『老子。』

  ②洋洋:盛大的樣子。

  ③刳(kū):剖開並挖空。『刳心』指掏空整個心胸,排除一切有為的雜念。

  ④無為為之:用無為的態度去做,即不為而為的意思。

  ⑤無為言之:用無為的態度去談論,即不言而言的意思。

  ⑥愛人:給人們帶來慈愛。利物:給萬物帶來利益。

  ⑦不同同之:使各各不同的萬物回歸到同一的本性。

  ⑧崖:偉岸,兀傲。異:奇異。『崖異』連在一起,含有與眾不同的意思。寬:寬容。

  ⑨有萬不同:指心裏包容着萬種差異。

  ⑩執:保持,持守。德:這裏指人的自然稟賦。紀:綱紀。

  (11)立:指立身社會建功濟物。

  (12)循:順。

  (13)韜:包容,蘊含。事心:建樹之心。

  (14)沛:水流湍急的樣子。逝:往,歸向。

  (15)藏:亦作『沉』。

  (16)不利貨財:不以貨財為利。

  (17)近:接近、靠攏,引申為追求。

  (18)不樂壽:不把壽延看作快樂。

  (19)不榮通:不以通達為榮耀。

  (20)丑:羞恥,『不醜窮』就是不把貧窮看作是羞恥。

  (21)拘(gōu):通作『鈎』,取的意思。一:全。私分(fèn):個人分內的事。

  (22)王(wàng):稱王的意思,『王天下』即稱王於天下,也就是統治天下。處顯:居處顯赫。

  (23) 一府:歸結到一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