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92|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外篇卷15知北游詩解6至無而有昭然神受死生一體物物不已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8 1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篇卷15知北游詩解6至無而有昭然神受死生一體物物不已
題文詩:
光曜,乎無有曰:夫子有乎?其無有乎?
光曜也者,不得問而,視狀貌,窅然空然,
終日視之,而不,聽而不聞,搏之不得.
光曜: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
未能無有,及爲無有,何從至此.至無而有,
至虛而實,至有而無.楚,之捶鉤者,
年八十矣,不失豪芒.馬曰:子巧歟?
有道歟?曰臣有守,臣年二十,而好捶鉤,
於物無視,非鉤無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
長得其用,況乎,無不用者,物孰不資?
冉求問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
古猶今也.失問而退,明日復見,冉求:
昔者吾問,曰古猶今,昔吾昭然,今吾昧然,
敢問何謂?仲尼:昔昭然也,神者先受;
今之昧然,爲不神者,且又求邪?無古無今,
無始無終.昔之未有,子孫而今,有子孫也,
其爲可乎?冉求未對.仲尼:已矣未應,
不以,者,不以,者,
死生有待?有所一體.有先天地,生者物邪?
物物非物,物出不得,物也,猶其有物.
其有物,是以無已.聖人愛人,終無己者,
亦乃取,於是者也.至道生生,生生不息.
 
【原文】

  光曜問乎無有曰(1):『夫子有乎?其無有乎?』光曜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2),窅然空然(3),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4)。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矣,而未能無無也(5)。及爲無有矣, 何從至此哉(6)!』  大馬之捶鉤者(7),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8)。大馬曰:『子巧與?有道與?』曰:『臣有守也(9)。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於物無視也(10),非鉤無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11),以長得其用(12),而況乎無不用者乎(13)!物孰不資焉!【譯文】
光曜問無有說:『先生是有呢?還是無有呢?』光曜沒有得到回答而仔細觀察其狀貌,隱晦空寂的樣子,整天看它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摸也摸不著。光曜說:』達到極致了,誰能至於此境啊!我能達到無,(而未能達到無有。及至超越有無之境。又從何達到呀!)還不能做到沒有有,即使做到沒有,又怎麼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楚國大司馬有一位造劍的人,已經八十歲了,造出之劍仍然鋒利有光芒。 大司馬說:『你是技藝高呢?還是其中有什麼道理?』回答說:『臣有所持守。臣在二十歲時就喜好造劍,對他物視而不見,不是劍就不去察看。』這是造劍之技藝藉助於平時的專註上,因此能長期得以熟練運用,何況於物皆不用心而達於至道的人呢!萬物誰不資借於他呀!
【注釋】
(1)光曜、無有:皆虛擬之名。
(2)孰,通熟。熟視:仔細觀察。
(3)窅(yǎo)然:隱晦不明之狀,亦爲空寂之意。
(4)搏:觸摸。
(5)有無:光曜無形體,聽不到摸不著,故言有無。但還可以看見,未達絕無形跡之無無。
(6)爲無有:既不執著於無,也不執著於有,而是有無雙遺,超越二者,達到一個更高境界。此種境界一般人是無從達到的。
(7)大馬:官名,指楚國之大司馬。捶:鍛造。鉤:劍名。
(8)豪芒:鋒利有光芒。
(9)守:持守,畢生專心持守於此。
(10)於物無視:對別的東西部視而不見,一心只在造鈞上。
(11)用之者:指打造鉤的技藝。假:藉助、憑藉。不用之者:指平時於物無視,專注於此道。(用,用心)
(12)長:長期。
(13)無不用:於物皆不用心,而至於無無之境,達於至道之域,則萬物無不資取於他。

【原文】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猶今也。』 冉求失問而退(1)。明日復見,曰:『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猶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2),敢問何謂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3);今之昧然也,且又爲不神者求邪(4)?無古無今,無始無終。未有子孫而有子孫可乎(5)?』冉求未對。仲尼曰:『已矣,未應矣(6)!不以生生死(7),不以死死生(8)。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9)。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10)?物物者非物(11),物出不得先物也(12),猶其有物也 (13)。猶其有物也,無已(14)。聖人之愛人也,終無己者,亦乃取於是者也(15)。』

 【譯文】
 冉求問孔子說:『未有天地以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嗎?』孔子說:『可以。 古代和現今相同。』冉求不想再問而退去。第二天又來相見,說:『昨天我問「沒有天地以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嗎?」先生說:「可以。古代和今天相同。」 昨天我還明白,今天我又胡塗了。請問這是爲何呢?』孔子說:『昨天你明白,是用空虛之心神先加接受和領會它;今天又胡塗,則是向外界事物道理尋求驗證之故啊!沒有古也沒有今,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如果說以前沒有子孫而今天有了子孫,這樣說可以嗎?』冉求沒有回答。
    孔子說:『算了,先不要應答!死者自死,新生者不是使已死者復生;生者自生,死者也不是使新生者死去,死生是相互依賴嗎?其實死生是一個整體。有先於天地就生成之物嗎?生成物的那個東西一定不是物自身,被生成之物不得先於生成它的物而存在,生成物上面仍然還有生成者,生成者上面仍然有生成者,是沒有止境的呀!聖人的愛人類沒有止境,也就是取法於此啟然之理。』
 【注釋】
(1)失問:失去問意。心有所悟,不想再問。
(2)昭然:明白。昧然:胡塗。
(3)神者先受之:用空虛的心神先接受領會。(體認)
(4)不神者求:不神者指外界事物及道理。向外界事物道理去尋求驗證,所以變得胡塗了。(認知)
(5)這句意思是,古有子孫,於是代代繁衍,今天才有子孫。如果古無子孫,今日也不會憑空生出子孫。由此推證,古代和今天相同,今天即是古代的繼續。
(6)未應:不要應答,待繼續講說下去。
(7)不以生生死:死者自行死去,新生者並不是使已死者復生。
(8)不以死死生:新生者自生,死去者也不是使新生者死去。
(9)待: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之意。死與生並不相互依賴,它們各有自己的體系。
(10)者:作之解。這句意思是:有先於天地就生成之物嗎?
(11)物物者非物:生成物的那個東西,不是物自身,而是物之它體。
(12)物不得先物:被生成之物不能先於生成它的物而存在。譬如生物由細胞生成,細胞由分子生成,分子由更小的東西生成等等,這樣生物不能先於細胞,細胞不能先於構成它的分子,分子不能先於構成它的更小原素,這樣追溯下去,以至於無窮。如【齊物論】所說:『有有也者,有無也者, 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是沒有窮盡的。在這無窮系列中,後一環節之物下能先於前一環節之物存在,即是『物不得先物』。
(13)猶其有物:生成此物的物,上面仍然還有它的生成者。猶,依然、仍然。
(14)無已:沒有止境。
(15)取於是:聖人即是取法於自然之理,故其愛人類無止境。是,指上面所說自然之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