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卷7杨朱诗解1实则无名名则无实名者正伪循名责实 题文诗:
杨朱游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 奚以名为?杨朱对曰:以名为富.曰既富矣, 奚不已焉?曰为贵也.曰既贵矣,奚不已焉? 曰为死也.曰既死矣,奚为之焉?曰为子孙. 问曰名奚,益于子孙?曰苦其身,燋其心智, 名乃得之,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 况子孙乎?问曰凡为,名者必廉,廉则斯贫; 为名必让,让则斯贱.杨朱对曰:管仲相齐, 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志合言从,道行国霸, 而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相齐,君盈己降, 君敛己施,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 至今不绝.孟氏乃曰:若实名贫,伪名而富. 杨朱对曰:实则无名,名则无实.名声也者, 伪而已矣;昔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 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齐,以孤竹君, 实让而终,亡其国也,而饿死于,首阳之山; 实伪之辩,如此其省.真情所致,非名非利. 循名责实,辨名审实,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原文》
杨朱游于鲁①,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为死。”“既死矣,奚为焉?”曰:“为子孙。”“名奚益于子孙?”曰:“名乃苦其身,燋其心。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 ,况子孙乎?”“凡为名者必廉,廉斯贫;为名者必让,让斯贱。”曰:“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②。志合言从,道行国霸。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之相齐也,君盈则己降,君敛则己施③,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若实名贫,伪名富。”曰④:“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昔者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⑤,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⑥,饿死于首阳之山。实、伪之辩,如此其省也。”
【译文】 杨朱到鲁国游览,住在孟氏家中。孟氏问他:“做人就是了,为什么要名声呢?”杨朱回答说:“要以名声去发财。”孟氏又问:“已经富了,为什么还不停止呢?”杨朱说:“为了身死之后。”孟氏又问:“已经死了,为什么还不停止呢?”杨朱说:“为了死后丧事的荣耀。”孟氏又问:“已经死了,还为什么呢?”杨朱说:“为子孙。”孟氏又问:“名声对子孙有什么好处?”杨朱说:“名声是身体辛苦、心念焦虑才能得到的。伴随着名声而来的,好处可以及于宗族,利益可以遍施乡里,又何况子孙呢?”孟氏说:“凡是追求名声的人必须廉洁,廉洁就会贫穷;凡是追求名声的人必须谦让,谦让就会低贱。”杨朱说:“管仲当齐国宰相的时候,国君淫乱,他也淫乱;国君奢侈,他也奢侈。意志与国君相合,言论被国君听从,治国之道顺利实行,齐国在诸侯中成为霸主。死了以后,管仲家庭便衰落了。田氏当齐国宰相的时候,国君富有,他便贫苦;国君搜括,他便施舍。老百姓都归向于他,他因而占有了齐国,子子孙孙享受,至今没有断绝。孟氏说,像这样说来,真实为名声会贫穷,虚假的为名声会富贵。”杨朱又说:“真实的没有名声,有名声的不会真实。名声这东西,实际上是虚伪的。过去尧舜虚伪地把天下让给许由、善卷,而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享受帝位达百年之久。伯夷、叔齐真实地把孤竹国君位让了出来而终于失掉了国家,饿死在首阳山上。真实与虚伪的区别,就像这样明白。”
【注释】
①杨朱——战国初思想家,又称为杨子、阳子居、阳生,魏国人。主张“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孟子说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②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张湛注:“言不专美恶于己。”
③君盈则己降,君览则己施——张湛注:“此推恶于君也。”
④若实名贫:若,照这样说,实名:为善而不求利。伪名:求利不为善,欺世盗名。曰——以下仍为杨朱之言。
⑤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杨伯峻:“尧以天下让许由,事又见《庄子·逍遥游篇》。舜让天下于善卷,亦见《庄子·逍遥游篇》及《盗跖篇》。”
⑥孤竹君——杨伯峻:“《御览》四二四、《类聚》二十一引并无‘君’字,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