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4|回覆: 0

[道學研究] 王符【潛夫論】卷1贊學詩解3君子學以聰明自彰聖人制經以遺後賢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3-9 16: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符【潛夫論】卷1贊學詩解3君子學以聰明自彰聖人制經以遺後賢
題文詩:
如此是故,造父趨疾,百步而廢,而托乘輿,
坐致千里;水師泛軸,解維則溺,自托舟楫,
坐濟江河.是故君子,性非絕世,善自托物.
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萬也.
非其,真性之材,必有假借,以致之也.
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學也,聰明無蔽,
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此道之明,
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夫是故道,之於心猶,
火於人目.中阱深室,幽黑無見,及設盛燭,
則百物彰.此火之濯,非目之光,而目假之,
則爲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爲,不可見也;
學問聖典,心思道術,則皆來睹.此道之材,
非心之明,人假之則,爲己知矣.是故索物,
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道當世,莫良於典.
典者經也,先聖所制.先聖得道,之精,
以行其身;欲賢自勉,以入於道.聖人制經,
以遺後賢,譬猶巧倕,之爲規矩,準繩以遺,
後工.先聖精誠,誠通萬物,制經明道.
【原文】3是故,造父趨疾㊳,百步而廢,而托乘輿,坐致千里;水師泛軸㊴,解維則溺,自托舟楫,坐濟江河。是故君子者,性非絕世,善自托於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㊵,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此則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爾。夫是故道之於心也,猶火之於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無見,及設盛燭,則百物彰矣。此則火之濯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爲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爲,不可見也;學問聖典,心思道術,則皆來睹矣。此則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則爲己知矣㊶。是故索物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道於當世者,莫良於典。典者,經也,先聖之所制。先聖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賢人自勉,以入於道。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賢也,譬猶巧倕之爲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㊷。
【譯文】3
因此,造父飛速奔跑,如行百步而止,則所行不遠,若憑藉車馬,坐著就能到千里之外;水兵在成排的船上是安全的,解開繫船的大繩,就會被淹死,但若是各人都依靠船槳,坐著也能渡過江河。因而,君子的天性在世上並非獨一無二的,只不過是善於依靠外物罷了。人的天性不會有百倍的差別,但是他們的才智卻會有萬倍的差異。這並不是因爲他們的天性,而是由於他們所憑藉的東西造成的。君子的天性,未必能洞察一切,但一經學習則耳聰目明無所遮蔽,心智開闊無所凝滯,往前能夠綜理帝王的是非得失,往後能夠確立百世之則。這是道的明察,而君子則能依靠它而使自己聰明起來。
    因而,道對於心靈的意義,就如同火對於人眼一樣。在深深的洞穴或者深宅幽室里,漆黑一片,若點燃了蠟燭,那麼所有的東西都顯露無遺。這是因爲火的照耀,而不是眼睛的明亮,眼睛是依靠它而變得明亮。自然的法則,神祇的作爲,是無法看得見的;而學習聖人的經典,用心於道術,則兩者都呈現於眼前了。這是道的功能,並不是心靈本身明白,而人依靠它就使自己聰明起來。
因而,在深夜的房間裡找東西,沒有比燈火更好的;在當今之世求道,沒有比典籍更好的。典籍,就是經書,是從前的聖人撰寫的。從前的聖人悟到道的精華,將它用來立身處世;同時想要讓賢人能自我勉勵以入於道。因此聖人撰寫經典傳給後世的賢人,如同技藝靈巧的倕爲後世工匠留下了規矩準繩等工具一樣。
【注釋】
㊳造父:相傳爲周穆王的車夫,善於駕馭車馬。 ㊴軸:通『舳』,指舳艫 (zhúlú),連成排的船。船尾掌舵的地方爲『舳』,船頭安棹的地方爲『艫』。 ㊵真性:天性;材:通『才』。 ㊶知:通『智』,聰明。 ㊷規:畫圓與測量圓形的工具;矩:畫方與測量直角的工具;准:測量水平的工具;繩:測量曲直、彈劃直線的工具。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