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文詩:
桓公謂曰:寡人慾鑄,大鐘以昭,吾之名焉,
吾之行豈,匹堯舜哉?鮑叔對曰:敢問君行?
公曰昔吾,圍譚三年,仁也得而,不自與者;
北伐孤竹,剗令支而,返者武也;爲葵丘會,
文也以偃,天下之兵;諸侯九國,抱美玉朝,
吾義不受;然則文武,仁義寡人,盡有之矣,
寡人之行,豈避堯舜!鮑叔對曰:君主直言,
臣下直對;昔公子糾,在上位而,不讓非仁;
背太公言,而侵魯境,而非義也;壇場之上,
詘於曹沫,一劍非武;侄娣不離,懷衽非文;
凡爲不善,而遍於物,不自知者,無天禍必,
有人害也,天處甚高,其聽甚下;除君過言,
天且聞之.桓公懼曰:吾有過乎?幸記之是,
社稷之福,子不幸教,幾有大罪,以辱社稷.
善惡昭彰,知過能改.楚昭王欲,之荊台游,
司馬子綦,進勸諫曰:荊台之游,左洞庭波,
右彭蠡水;南望獵山,下臨方淮;其樂使人,
遺老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國,勿往游焉.
王曰荊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子焉何爲,
絕我游乎?怒而擊之.於是時也,令尹子西,
駕四馬車,徑於殿下,曰今荊台,不可不觀.
王登車而,拊其背曰:荊台之游,與子共樂.
步馬十里,引轡止曰:不敢下車,願得有道,
大王肯聽?王曰第言.令尹子西,曰臣聞之,
爲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祿不足,以賞之也;
爲人臣而,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之也.
若子綦者,忠君者也,若子西者,諛臣者也;
願大王也,殺臣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子綦.
昭王問曰:若我能止,聽子獨能,禁我游耳,
後世游之,無有極時,爲之奈何?對曰欲禁,
後世易耳,王山陵崩,爲陵荊台;未嘗有持,
鐘鼓管弦,之樂而游,父墓上者.王還車卒,
不游荊台,令罷先置.孔子從魯,聞曰美哉!
令尹子西,諫於十里,之前權於,百世之後.
齊桓公謂鮑叔曰:『寡人慾鑄大鐘,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敢問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圍譚三年,得而不自與者,仁也;吾北伐孤竹,剗通『鏟』令支而反者,武也;吾爲葵丘之會,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國,寡人不受者,義也。然則文武仁義,寡人盡有之矣,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君直言,臣直對;昔者公子糾在上位而不讓,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魯境,非義也;壇場之上,詘於一劍,非武也;侄娣古代諸侯貴族之女出嫁,以侄女和妹妹從嫁爲媵妾者也;懷衽,胸前的衣襟,意指懷抱。侄娣不離懷衽,意思就是齊桓公好色,懷抱中片刻離不了女人不離懷衽,非文也。凡爲不善遍於物不自知者,無天禍必有人害,天處甚高,其聽甚下;除君過言,天且聞之。』桓公曰:『寡人有過乎?幸記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幾有大罪以辱社稷。』
參考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爲魯將,與齊戰,三敗北戰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令山東寧陽縣之地以和,猶復以爲將。齊桓公許與魯套於柯齊邑,今山東陽穀縣阿城鎮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令魯城壞倒塌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面朝北就趨向,回到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通『背』,違背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快意,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所亡地,盡復予魯。
譯文曹沫,魯國人,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爲將軍,同齊國交戰。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爲將。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衝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凌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爲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楚昭王欲之荊台游,司馬子綦進諫曰:『荊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獵山,下臨方淮。其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其國,願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荊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爲絕我游乎?』怒而擊之。於是令尹子西,駕安車四馬,徑於殿下曰:『今日荊台之游,不可不觀也。』王登車而拊其背曰:『荊台之游,與子共樂之矣。』步馬十里,引轡而止曰:『臣不敢下車,願得有道,大王肯聽之乎?』王曰:『第言之。』令尹子西曰:『臣聞之,爲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祿不足以賞也;爲人臣而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也。若司馬子綦者忠君也,若臣者諛臣也;願大王殺臣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司馬子綦。』王曰:『若我能止,聽公子,獨能禁我游耳,後世游之,無有極時,奈何?』令尹子西曰:『欲禁後世易耳,願大王山陵崩阤,爲陵於荊台;未嘗有持鐘鼓管弦之樂而游於父之墓上者也。』於是王還車,卒不游荊台,令罷先置。孔子從魯聞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諫之於十里之前,而權之於百世之後者也。』
譯文楚昭王想到荊台去遊玩,司馬子綦勸諫他說:『假如去荊台遊玩,左側有洞庭湖,右側有彭蠡湖,南側可以看到獵山,台下緊挨著方淮。這種遊玩的樂趣會讓人忽視歲月逝去且忘卻死亡,遊玩的君王因而葬送了自己的國家,希望大王不要去那裡遊玩。
楚昭王說:』荊台是我的領地,擁有領地並且遊覽那裡(很平常),你爲什麼阻止我遊覽尼?』生氣地喝斥退了司馬子綦。當時令尹子西駕著四匹馬拉的馬車來到楚昭王面前說:』今日荊台之行,不能不去觀賞啊!』楚昭王上車摸著他的背說:"此次荊台之行,我與先生共同賞天。』馬行走了十里路後,令尹子西拉住轡頭使馬車停下來說:"微臣不敢下車,有話想對您兌,不知大王能不能聽-聽呢?"
楚昭王說:『只管說吧。令尹子西說:『微臣聽說,身爲君王的臣子而效忠於他的君王的人,高官厚祿都不夠賞賜給他;身爲君王的臣子卻對君王阿諛奉承的人,再殘酷的刑罰也不足以朱殺他。如果司馬子綦這樣的人是效忠於君王的,如果微臣這樣的人是對大王阿諛奉承的,希望您殺死微臣,查抄微臣的家,用來賞賜司馬子綦。
楚昭王說:"如果我能夠停止這種遊覽的行爲,聽從你的話,也只不過能夠禁止我遊覽罷了,後代遊覽荊台,沒有停止的時候,怎麼辦呢?"令尹子西說:"想要禁止後代遊覽荊台很容易,到大王逝世之時,將陵墓建在荊台,好像從來沒有拿著助興的樂器在先父之墓上遊玩的子民吧。』於是楚昭王駕車還宮,再也不去荊台遊玩了,命令停止先前建立的制度。孔子在魯國聽說後說:『真好啊!令尹子西,在十里之前勸諫昭王,而給百世之後作表率(成爲後世的標準)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