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苑】卷19修文诗解1制礼作乐积仁为灵文质忠敬周则又始 题文诗: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功成制礼, 治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者.孔子有曰: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是故圣王,修以礼文,设以庠序,陈以钟鼓, 天子辟雍,诸侯泮宫,以行德化.诗经有云: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积恩为爱,积爱为仁,积仁为灵, 灵台之所,以为灵者,由积仁也.神灵也者, 天地之本,万物之始.情生万物,万物有情, 至情至道,至德至神,真情自神.故文王始, 接民以仁,天下皆仁.夫文也者,德之至也, 德不至则,不能文也.商者常也,常者质也, 质主天也;夏者大也,大者文也,文主地也. 故王者也,一商一夏,再而复者,尚书大传, 曰正色三,而复者也.味也尚甘,声也尚宫, 一而复者,故三王之,术如循环,故夏后氏, 教以忠而,君子忠矣;小人失野,救莫如敬, 是故殷人,教以敬而,君子敬矣.小人失鬼, 救莫如文,是故周人,教以文而,君子文矣. 小人失薄,救莫如忠,是故圣人,之与圣如, 矩之三杂,规之三杂,周则又始,穷则反本. 诗经有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言文质美. 【原文】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夫功成制礼,治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是故圣王修礼文,设庠序,陈钟鼓,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所以行德化。诗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注释】1『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出自【论语】卷16季氏篇诗解2天下有道庶人不议益损友乐三戒三畏 原文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译】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家臣掌握国家命运,不用三代就会垮台。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注释】2【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出自:【孝经】 3『天子辟雍,诸侯泮宫』出自【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与周天子辟雍类似,是国家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按时举行祭祀、庆功等多种礼乐活动的场所。辟雍中央为高台建筑,四面环水(圆环),而诸侯泮宫等级逊于辟雍,仅有三面环水(半圆环)。如郑玄所说:『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 【原文】 积恩为爱,积爱为仁,积仁为灵,灵台之所以为灵者,积仁也。神灵者,天地之本,而为万物之始也。是故文王始接民以仁,而天下莫不仁焉。文,德之至也,德不至则不能文。商者,常也,常者质,质主天;夏者,大也,大者,文也,文主地。故王者一商一夏,再而复者也,正色三而复者也。味尚甘,声尚宫,一而复者,故三王术如循环,故夏后氏教以 忠,而君子忠矣;小人之失野,救野莫如敬,故殷人教以敬,而君子敬矣。小人之失鬼,救鬼莫如文,故周人教以文,而君子文矣。小人之失薄,救薄莫如忠,故圣人之与圣也,如矩 之三杂,规之三杂,周则又始,穷则反本也。诗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言文质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