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72|回覆: 0

[其他] 【貞觀政要】卷11誡太子諸王詩解4太子年幼教以經學積習自知為人審堪臨州遣出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0-14 15:0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貞觀政要卷11誡太子諸王詩解4太子年幼教經學積習自知為人審堪臨州遣出
題文詩:
貞觀十一,年太宗謂,吳王恪曰:父之愛子,
人之常情,非待教訓,而知.子能忠孝,
則善矣若,不遵誨誘,忘棄禮法,必致刑戮,
父雖愛之,將如之何?或漢武帝,既崩昭帝,
嗣立燕王,旦素驕縱,譸張不服,霍光遣一,
折簡誅之,身死國除.夫為臣子,不得不慎.
貞觀,皇子年小,者多授以,都督刺史,
諫議大夫,褚遂良乃,上疏諫曰:昔兩漢以,
郡國治人,除郡以外,分立諸子,割土封疆,
雜用周制.皇唐郡縣,粗依秦法.皇子幼年,
或授刺史.豈不以,王之骨肉,鎮捍四方,
聖人造制,道高前古?臣見有小,未盡?
刺史師帥,人仰以安.得一善人,部內蘇息;
遇不善人,闔州勞弊.是以人君,愛恤百姓,
常為擇賢.百姓或稱,河潤九里,京師蒙福;
與人興詠,生為立祠.漢宣帝雲:與共理惟,
良二千石!如臣愚見,陛下子內,年齒尚幼,
未堪臨民,請留京師,教以經學.一畏天威,
不敢犯禁;二觀朝儀,自然成立.因此積習,
自知為人,審堪臨州.然後遣出.臣按漢明,
章和,友愛子弟.自茲以降,以為準的.
封立諸王,雖各有土,年幼小者,召留京師,
訓以禮法,垂以恩惠.訖三帝世,諸王數十,
百人,二王稍惡,余皆,沖和深粹.
詳察.太宗於是嘉納其言.任賢非親.

【原文】
貞觀十一年,太宗謂吳王恪曰:『父之愛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訓而知也。子能忠孝則善矣。若不遵誨誘,忘棄禮法,必自致刑戮,父雖愛之,將如之何?或漢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驕縱,譸張①不服,霍光遣一折簡誅之,則身死國除。夫為臣子不得不慎。』
【注釋】
①譸張:欺誑,狂妄。
【譯文】
貞觀十一年,太宗對吳王恪說:『父親疼愛子女,這是人之常情,是不通過教育就可以知道的。兒子能盡忠盡善就對了。若兒子不遵循教誨,廢棄禮法,必然自取滅亡,父親即使疼愛他,那又有什麼辦法呢?從前漢武帝駕崩了以後,昭帝繼位,燕王旦向來自高自大,不願服人。霍光輔佐昭帝以御書誅殺了他,身亡國滅。所以作為臣子的不得不謹慎。』

【原文】

貞觀中,皇子年小者多授以都督、刺史,諫議大夫褚遂良上疏諫曰:『昔兩漢以郡國治人,除郡以外,分立諸子,割土封疆,雜用周制。皇唐郡縣,粗依秦法。皇子幼年,或授刺史。陛下豈不以王之骨肉,鎮捍四方,聖人造制,道高前古?臣愚見有小未盡。何者?刺史師帥,人仰以安。得一善人,部內蘇息①;遇一不善人,闔州勞弊。是以人君愛恤百姓,常為擇賢。或稱河潤九里,京師蒙福;或與人興詠,生為立祠。漢宣帝云:'與我共理者,惟良二千石乎!」如臣愚見,陛下子內年齒尚幼,未堪臨民者,請且留京師,教以經學。一則畏天之威,不敢犯禁;二則觀見朝儀,自然成立。因此積習 ,自知為人,審堪臨州。然後遣出。臣謹按漢明、章、和三帝,能友愛子弟。自茲以降,以為準的。封立諸王,雖各有土,年尚幼小者,召留京師,訓以禮法,垂以恩惠。訖三帝世,諸王數十百人,惟二王稍惡②,自余皆沖和深粹。惟陛下詳察。』太宗嘉納其言。
【注釋】
①蘇息:寧息,平安。
②二王稍惡:二王指楚王英、廣陵思王荊。二王都以謀逆自殺。
【譯文】
    貞觀年間,年齡小的皇子都被授以都督、刺史的爵位。諫議大夫褚遂良上疏進諫道:『過去兩漢都用郡國的方法治理國家,除郡國外,分封諸子,一個個割地封爵,原襲周代的做法。現在我們唐代採用郡縣制,沿用的是秦的體制。皇子年齡小,都授以刺史的爵位。陛下難道是想用骨肉親情來安定四方,認為聖人創設的制度,都很高明嗎?但是我認為這種方法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為什麼呢?刺史和都督,人們仰仗他得以安寧。這些職位若遇上好人擔任,那麼轄境之內就太平;如果遇到一個不好的人來管理,整個州縣就民生凋敝。所以皇上愛撫體恤百姓,常常選擇賢能的人。有的被稱為如同河流一樣澤被一方,使京城享受到他的好處;有的被百姓歌頌讚美,並且立下生祠紀念。漢宣帝說:'與我一同治理國家的,是享受兩千石俸祿的有才能的人。」按我的想法,陛下皇子中年齡尚小,還不能統領百姓的,請暫時留在京城,用經學教導他們。一則他們畏懼您的威嚴,不敢違法亂紀;二則出入觀習 朝堂儀式,自然地成長自立。時間長了,自然養成習慣,懂得為人處世的方法。能符合條件的,再派遣他們到州郡任職。我認為漢明帝、章帝和三個帝王,能夠友愛子弟,此後,後世以它作為準則。從帝王三代來看,諸王數百人當中,只有兩個王稍微不好,其餘的性格都正直謙和,希望陛下詳察。』太宗讚揚並且採納了褚遂良的言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