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25|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17诚信诗解1君者政源诈道不用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21 13:4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17诚信诗解1君者政源诈道不用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题文诗:
贞观初年,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
朕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对曰臣居,
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
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
君自为诈,欲臣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
理不可得;朕常以为,魏武帝多,诡诈深鄙,
魏武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
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诈道训俗,
卿言虽善,朕所不取.贞观十年,魏徵上疏,
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
惟在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
远人斯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
父子不可,斯须而废.孔子曰君,使臣以礼,
事君.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文子: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
诚在令外.然而倘若,言而不信,言无信也;
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
为上败德,为下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
之所不为.无信不立,言而有信,真情精诚.
【原文】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译文】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斥退皇帝身边那些佞邪的小人,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任用的人,都认为他是贤臣,你知道佞臣是谁吗?』那人回答说:『我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身边的大臣们,如果谁不怕雷霆之怒,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人。如果谁一味依顺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见,那就是佞邪的人。』唐太宗回头对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君主是施政的源头,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诈妄为,却要臣下行为正直,那就好比是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这是根本办不到的。我常常认为魏武帝曹操言行多诡诈,所以很看不起他的为人,现在如果让我也这么做,不是让我效仿他吗?这不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办法!』于是,唐太宗又对上书的人说:『我要使诚信行于天下,不想用诈骗的行为损坏社会风气,你的话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

【原文】

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①。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②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
【注释】

①格:来,至。意谓信服,归顺。

②斯须:须臾,一会儿。

【译文】
贞观十年,魏徵上疏说:

臣听说国家的基础,在于道德和礼教;国君地位的保障,在于诚实信用。有了诚信,就不会产生二心。实行德政,边远的人民也会来归顺。由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所以孔子说:『君王以礼对待臣子,臣子以忠心侍奉君王。』还说:『一个人终有一死,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存立。』文子说:『说出话来能够使人相信,是因为说话之前已经取信于人,发出令来能够得到执行,是因为命令之中含有诚意。』说了却不做,是言而无信,接受了命令却不执行,是没有诚意,如果是君王,就会败坏名声,如果是臣下,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即使身不由己,处境艰难,君子也不会做有失诚信的事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