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晏子春秋》卷8外篇(下)诗解7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彊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8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题文诗:
景公问曰:有臣而彊,足以恃乎?晏子对曰:
不足恃也.又问曰有:兄弟而彊,足以恃乎?
曰不足恃.公忿然曰:吾有恃乎?晏子对曰:
有臣而强,无甚如汤;有兄弟强,无甚如桀.
汤弑其君,桀亡其兄,岂以人以,为足恃哉,
可以无亡!至强自强,自强不息.君主臣辅,
国无二主,独立自主,用贤去奸.景公游于,
牛山少乐,景公曰请,晏子一愿.晏子曰否,
婴何愿也?公曰一愿.对曰臣愿,有君见畏,
有妻见归,有子可遗.公曰善乎!晏子之愿;
再之一愿.对曰臣愿,有君而明,有妻而材,
其家不贫,有良邻也;有君而明,日顺婴行;
有妻而材,使婴不忘;不贫不愠,朋友所居;
有良邻则,日见君子:婴之愿也.公曰善乎!
晏子之愿.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可辅之,
有妻可去,有子可怒.公曰善乎!晏子之愿.
《原文》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第七〔1〕
晏公问晏子曰:“有臣而强,足恃乎?”晏子对曰:“不足恃。”“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曰:“不足恃。”公忿然作色曰:“吾今有恃乎?”晏子对曰:“有臣而强,无甚如汤;有兄弟而强,无甚如桀。汤有弑其君,桀有亡其兄〔2〕,岂以人为足恃哉,可以无亡也〔3〕!”
【注释】
〔1〕 卢文弨云:‘元刻末注云:“此章与景公问臣并兄弟之强而晏子对以汤桀,无以垂训,故着于此篇。”’◎俞樾云:‘此“与”字似不当有,写者依他章增之,而不知其非。’◎刘师培云:‘黄本此下七章均捝。’◎则虞案:杨本亦无此章。
〔2〕 文廷式云:‘二“有”字涉上文而衍。’
〔3〕 孙星衍云:‘“强”、“汤”、“兄”、“亡”为韵。此章及下六章,俗本删去。’◎于鬯云:‘玩“可以无亡”句,则“岂”上当有阙文。’◎苏舆云:‘拾补云:“吴本此章缺,此与下六章,元刻本、沈启南、吴怀保本皆有。”’
《原文》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1〕
景公游于牛山,少乐,公曰:“请晏子一愿。”晏子对曰:“不〔2〕,婴何愿?”公曰:“晏子一愿〔3〕。”对曰:“臣愿有君而见畏〔4〕,有妻而见归,有子而可遗〔5〕。”公曰:“善乎!晏子之愿〔6〕;载一愿〔7〕。”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明,有妻而材,家不贫,有良邻。有君而明,日顺婴之行;有妻而材,则使婴不忘;家不贫,则不愠朋友所识;有良邻,则日见君子〔8〕:婴之愿也。”公曰:“善乎!晏子之愿也。”晏子对曰〔9〕:“臣愿有君而可辅,有妻而可去,有子而可怒〔10〕。”公曰:“善乎!晏子之愿也。”
【注释】
〔1〕 卢文弨云:‘元刻末注云:“此章载晏子之愿如此,无以垂训,故着于此篇。”’
〔2〕 孙星衍云:‘“不”,读如“否”。’
〔3〕 则虞案:元刻本‘一’字空一格。
〔4〕 苏时学云:‘“畏”,犹“敬”也。’
〔5〕 孙星衍云:‘“畏”、“归”、“遗”为韵。’
〔6〕 苏舆云:‘“愿”下当有“也”字,与下文同一例。’◎则虞案:元刻本、活字本误作‘善晏乎子’。
〔7〕 苏时学云:‘“载”、“再”古通用。’◎于省吾云:‘按“载”应读作“再”,上云“请晏子一愿”,此景公又请晏子之一愿,故云再一愿也。孟子滕文公“自葛载”,注“‘载’一说当作‘再’字”,诗小戎“载寝载兴”,文选曹植应诏诗引作“再寝再兴”,是其证也。’
〔8〕 文廷式云:‘此节皆有韵之文,此二句“友”、“子”为韵,“所识”二字疑衍文,或“识”字系“居”字之误。’◎则虞案:文选陆云答张然诗注引:‘愿有良邻,则见君子也。’
〔9〕 于鬯云:‘例上文,“晏子”上当有“载一愿”三字。’◎刘师培说同,并云:‘盖公有斯问,晏子乃更以所愿对也。’
〔10〕孙星衍云:‘“辅”、“去”、“怒”为韵。’◎苏时学云:“案妻至于去,子至于怒,似无可愿,“可”之云者,极言其顺乎我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