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89|回覆: 0

[其他] 李世民【帝范】卷11閱武篇詩解兵甲兇器不可全除不可常用文功武備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2-6 19:3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世民【帝范】卷11閱武篇詩解兵甲兇器不可全除不可常用文功武備
題文詩:
夫兵甲者,國之兇器.通元經云:善治國者,
不變其故,不易其常;兵者兇器,陰謀逆德,
好用兇器,亂逆之至.土地雖廣,好戰人彤;
邦國雖安,亟戰人殆.肜非保全,之術殆非,
擬寇之方;不可全除,不可常用.兵不可無,
文功武備.必農戰,農隙講武,習威儀也;
是以勾踐,軾蛙軍士,聞之莫不,懷心樂死,
人致其命,卒成霸業;徐偃棄武,遂以喪邦.
故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無骨,故駰號偃;
越習其威,徐忘其備.孔子:不教人戰,
是謂棄之.孫子有曰:兵甲不堅,器械不精,
練習不熟,卒與敵也.故知弧矢,之威以利,
天下此乃,用兵之機.吳子有曰:昔承桑氏,
之國君也,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君,
恃眾好勇,以喪社稷.明主鑒必,內修文德,
外治武備.文武兼備,禮義雙修,修己治人,
仁以愛民,義以利民,當敵不進,無逮於義;
殭屍而哀,無逮於仁.有備無患,吳子又曰:
道者所以,返本復始,至始至母,至母情真.
義者所以,行事立功.謀者所以,違害就利.
要者所以,保業守成.行不合道,舉不合義,
處大居貴,患必及之.是以聖人,綏之以道,
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備之以武.
【原文】 十一、閱武篇
夫兵甲者,國之兇器也。土地雖廣,好戰則人彤;邦國雖安,亟戰則人殆。肜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農隙講武,習威儀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徐偃棄武,遂以喪邦。何則?越習其威,徐忘其備。孔子日: 『不教人戰,是謂棄之』。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機也。【譯文】

兵甲武器這類的東西,是一個國家的兇器,是不得已而用的。從歷史上看,土地雖廣,如果好於戰爭,則百姓必然凋殘;邦國雖安,如果忘了戰爭,則民人必然危險。在一個國家裡,如果好戰而窮兵黷武,民人凋敝,而欲保全,那是很難的啊;如果忘戰而上下垂危,盜賊蜂起,而想弭寇,那也是辦不到的呀。兵甲這種東西,是保衛一個國家所必備的,不可缺少的,因而不可以全廢;可同時兵甲所到之處,荊棘叢生,破壞性大,因而又不可以經常使用。正因為農為立國之本,而兵甲為國家的兇器又不可常用,故只能講習武事於農之四時間隙,以習上下之威儀。所以春秋時期越國國君勾踐見蛙,而俯憑車的橫木以敬之,敬其見敵而有怒氣的蛙,以激勵士兵怒對強敵吳國的士氣,終於得士之死力而成霸業;徐偃王是周穆王時徐國的國君,平時好行仁義,連最起碼的武事也不講,完全鬆懈了鬥志,最終被楚兵所滅。為什麼會如此呢?這是越王勾踐平時習其兵威,而徐偃王完全忘失其武備的緣故。孔子就說過:『用事前未經任何訓練的民眾去同敵人作戰,這就等於拿這些民眾去白白地送死。』由此可知,弓箭武器,可以威懾天下。這是用兵的關鍵所在。

【原文】夫兵甲者,國之兇器也。[【通元真經】云:善治國者,不變其故,不易其常。夫怨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人之所亂也。  陰謀逆德,好用兇器,治人之亂逆之至也。謂授民以凶之器,納民於事之危,故號兇器。]土地雖廣,好戰則人雕;邦國雖安,亟戰則人殆。[【漢書】主父偃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之謂也。好,樂也。雕,殘也。亟,急也。殆,危也。]雕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劉子】曰:雕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其辭義大同。言窮兵黷武,人民凋喪,而欲保全,不其難乎?上下危殆,盜賊蜂起,而欲擬弭,亦莫得也。]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老子】曰:師之所處,荊棘生焉,故不可常用也。且兵者,守國之備,故不可全除也。故【左傳】曰:不備不虞,不足師也。]故農隙講武,習威儀也。[【左傳】曰: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長幼、習威儀也。搜、苗、獮、狩,四時之獵名也。蓋古之兵賦出於農,故講武於農之四時閒隙,以習上下之威儀也。至三年大訓,治其兵事,辨其等第、行列、坐作、進退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按:【吳越春秋】越王勾踐將伐吳,自謂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見蛙張腹而怒,將有戰爭之氣,即為之軾。其士卒有問於王,曰:君何為敬蛙而為之軾?勾踐曰:吾思士卒之怨久矣,而未有稱吾意者。今蛙蟲無知之物,見敵而有怒氣,故為之軾。於是軍士聞之,莫不懷心樂死,人致其命。軾,【尸子】作式,【劉子】作揖。式,猶敬也。式,車之橫木。勾踐見蛙而俯憑車橫木以敬之。【論語】凶服者式之,是己。]徐偃棄武,遂以喪邦。[劉向【說苑】曰:王孫厲謂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義之道,漢東諸侯,三十二國盡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王。曰:若信有道,不可伐。對曰:大之伐小,強之伐弱,猶大魚之吞小魚也,若虎之食豚也,惡有其理?文王遂興師伐徐,殘之。徐偃王將死,曰:吾修於文德,而不明武備;好行仁義之道,而不知詐人之術。徐偃王將死,曰:古之王者,其有備乎?徐偃王,周穆王時諸侯也。又【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無骨,故駰號偃。按:【說苑】術作心。又裴駰【史記集解】引【尸子】文,下有『駰謂號偃。』由此句,注作『故駰號偃,』誤。]何則?越習其威,[勾踐習衍其兵威。]徐忘其備。[徐偃王忘失其武備。]孔子曰:不教人戰,是謂棄之。[上缺以字,引孔子之言以證之也。言不預教練其民,卒驅之以赴敵,是猶委棄之也。又【孫子兵法】曰:兵甲不堅,器械不精,練習不熟,是以其卒與敵也。與,亦猶棄也。]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易·繫辭】曰: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弧,弓也。矢,箭也。世本曰黃帝臣揮作弓,牟夷作矢。]此用兵之機也。[機,要也。言此乃調用兵旅之機要也。] 
 【譯述】軍隊和武器,是國家用來對付凶亂暴虐的工具。一個國家,雖然領土廣大,如果喜好戰爭,那麼人口就一定會減少;儘管秩序安定,如果頻繁動武,那麼國力就一定要衰竭。人口缺乏就難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國力削弱就難以抵禦賊寇的踐踏侵凌。因此,戰爭一事,務求慎重,既不能沒有,也不能常用,一定要做到有備無患。所以作君王的要在四季農閒之際,不忘講解和演習軍事。春搜、夏苗、秋獮、冬狩,既是為了打獵,也是為了練兵。歷史上,越王勾踐將要伐吳復仇,苦於找不到機會鼓舞士氣。不料偶爾在路上遇到青蛙張腹而怒,於是認為這是發動戰爭的徵兆。勾踐藉機行事,以對青蛙表示深切敬意的方式,喚起軍心,最終取得了伐吳的勝利。由此可見,只要適逢其時,該戰則戰,就會扭轉乾坤復國興邦。周穆王時期,有一個叫徐偃王的諸侯,一心只知行仁義之道,不懂得以軍事作為防備,別人雖然向他指陳利害,卻沒有引起重視,結果終因武備鬆弛而被文王攻滅。徐偃王臨死之際,雖痛心疾首,可惜悔之晚矣!為什麼勾踐明白戰爭的意義,而徐偃王卻忘記武備的作用呢?孔子說:不預先教導和訓練百姓,讓他們知曉戰爭的價值,臨到不測之時,急忙驅趕他們去迎戰,這叫做白白地把人民丟給了敵人。【孫子兵法】也說,軍隊不強大,裝備不精良,練習不熟悉,拿這樣的武裝去投入戰爭,也等於是在敵人面前白白送死。所以,只有真正明白戰爭與武備的含義,才可以退得以守,進得以攻,常居不敗,永保太平,這才是戰爭的深刻價值。
吳子】卷1圖國篇詩解1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家。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於義矣;殭屍而哀之,無逮於仁矣。"【譯文】從前承桑氏的國君,只許文德,廢馳武備,因而亡國。有扈氏的國君仗着兵多,恃勇好戰,[不修文德,]也喪失了國家。賢明的君主有鑑於此,必須對內修明文德,對外做好戰備。所以,面對敵人而不敢進戰,這說不上是義;看着陣亡將士的屍體而悲傷,這說不上是仁。"
吳子】卷1圖國2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
【原文】
吳子曰:"夫道者,所以反本復始。義者,所以行事立功。謀者,所以違害就利。要者,所以保業守成。若行不合道,舉不合義,而處大居貴,患必及之。是以聖人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則興,廢之則衰,故成湯討桀而夏民喜悅,周武伐紂而殷人不非。舉順天人,故能然"

【譯文】
吳子說:"'道」是用來恢復人們善良的天性的,'義」是用來建功立業的。'謀」是用來趨利避害的。'要」是用來鞏固、保全事業成果的。如果行為不合於'道」,舉動不合於'義」,而掌握大權,分居要職,必定禍患無窮。所以,'聖人」用'道」來安撫天下,用'義」來治理國家,用'禮」來動員民眾,用'仁」來撫慰民眾。這四項美德發揚起來國家就興盛,廢棄了國家就衰亡。所以,商湯討伐夏桀夏民很高興,周武王討伐殷紂殷人卻不反對。這是由於他們進行的戰爭,順手天理,合乎人情,所以才能這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