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1|回覆: 0

[儒學動態] 【論語】之『子未曰』

[複製連結]
學而先進 發表於 2022-12-12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張】篇,主題相對集中,主要是記孔門弟子接聞於夫子之言。

其特點是,所有話都是學生的話,沒有一句是孔子的話,但反映的卻是老師的思想,很多都是轉述孔子的話。

弟子各記所聞,有時互相矛盾,其實是孔子針對學生的弱點而發,很能體現『因材施教』。其中包括:

子張語(19.1-19.3)、

子夏語(19.4-19.13)、

子游語(19.14-19.15)、

曾子語(19.16-19.19)、

子貢語(19.20-19.25),

整體來看,是弟子們『學而時習之』的內容、『傳不習乎』的反省。

073eb6e9edf8798c32489a80c71c08f4.jpg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說:『讀書人遇到國家危險,便要獻出生命。遇到有利可得,便要顧及是否合乎道義。祭祀的時候,想著要誠敬。居喪的時候,想著要哀戚。這樣大概就可以了。』

『士見危致命』,『士』即君子。『見危致命』,是面臨危險,敢不敢豁出性命。下面幾句不同,都有『思』字。『思』是表示願望,但求如何。

『士』是讀書明理的人,也應該是有所爲有所不爲的君子。子張列舉四大要件,分別爲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都是孔子平日所傳授的教誨(大家可以找到對應的內容嗎?),子張把它當作士的基本要件。

【憲問篇】:『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見危授命』,意思是國家興亡的緊要關頭,能不顧自己的生死,慷慨捐軀,可以說是成人了。

【季氏篇】說君子有九思,把『見得思義』列爲其中一項。能夠見到利就想到義,當然是明白事理的君子。

【八佾篇】記載:『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行禮時缺乏敬意,居喪時沒有哀戚的心情,是不可取的。現在反過來說,祭思敬,喪思哀,是同樣的見解。

我們常說:『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看見財富,不能不顧道義,極力想取得。大難臨頭,不能只想到保住自己的性命,極力逃避。可惜一般人剛好相反,只知道臨財苟得,臨難苟免。

儒家重視三祭:祭天地、祭祖先、祭聖賢。天地代表自然,祖先表示血緣,而聖賢象徵文化。我們以誠敬的心,祈求與天地、祖先、聖賢的人格精神相感通,藉以提升我們自己的道德修養,所以不能請人代勞。

人死後往哪裡去?

迄今未能獲得肯定的答案。但是生活在一起那麼久的親人,忽然逝世,相當於離我們而去,在感情上難免悲傷哀戚。所以喪思哀,才顯得真情。

這裡講到『士』應具備的條件,做到這幾項就可以委以重任了,那麼一個人無足輕重又是什麼樣子呢?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子張說:『遵守仁德卻不能加以弘揚,相信正道而不能堅毅篤行,這樣的人,有也罷,沒有也罷,實在無足輕重!』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參照顏淵篇第10、21章,子張、樊遲問『崇德』,『崇德』即『弘德』,所以都和孔子的教導有關。

『執德』是自己遵守仁德,『信道』指自己相信正道,都是好事,卻顯得相當自私。只求獨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

不把仁德弘揚起來,不能堅毅篤行正道,就無法產生大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的人,多一個不算多,少一個也不算少,簡直是無關緊要的人,又有什麼價值呢?

『執德不弘』,大多由於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大多數人不遵守仁德,實際上是少數人執德不弘所造成的惡果。有時候反過來影響這些執德不弘的少數人,那就更加不值了。

『信道不篤』,是信得不夠堅定的緣故。殊不知不能堅毅實踐,有時候反過來影響原來的信心,以致愈來愈不信道,豈不是害了自己?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可以和『執德不弘,信道不篤』合起來看,比較兩者的不同後果。

題外話,子張的好學可以連結『紳士』這個詞,在【衛靈公】篇,子張問行,然後『子張書紳』。

『子張書諸紳』這句話,有人說,和帛書的發明有關。其實,沒有過硬的證據的,因爲子張把老師的話記在腰帶上,這只是偶然的行爲,我們不好說,腰帶就是帛書。

『紳』是腰間大帶下垂的部分。

當官的人和儒者,要把笏掖在腰帶上。這種打扮的人,叫搢紳之士,現在簡稱爲紳士。紳士的紳,前面有一截,垂在下面,好像西服的領帶。

領帶,據說起源於軍隊,羅馬時代就有,但現在的西服是19世紀的東西。他們的gentlemen是脖子上掛這麼一根,我們是腰上掛這麼一根。我們可以想像,子張是用左手把領帶式的這一截撩起來,捧在手裡,好像版牘,然後用右手在上面寫字。

這是急中生智。換了現在,如果沒帶筆記本,可以寫在領帶上。

子張沒白問那麼多問題子遊說:『吾友張也,爲難能也,』可是曾子卻說:『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爲仁矣。』

這又爲何?弟子與弟子之間的標準不同嗎?我們繼續學。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請教交友的道理。子張說:『子夏對你們說過什麼?』

回答道:『子夏說:'可以交的就跟他往來,不可以交的不跟他往來。」』(子夏這裡遵守的或許是無友不如己者和損者三友。)

子張說:『這和我所聽到的不同:君子尊敬賢人並且接納眾人,獎勵好人同時也要同情無能的人。我如果是個大賢人,對於別人有什麼不能容納的呢?

我如果是個不賢的人,別人將要拒絕我,我又怎能去拒絕別人呢?』

子夏和子張交友之道不同,似乎矛盾,前人說子張比子夏高,不對。他們所說,都是接聞於夫子。

子夏聽來的話,是針對子夏的毛病;子張聽來的話,是針對子張的毛病,各有所指。我們都知道,孔子說『師也過,商也不及』。這兩個人的毛病,子張是過,子夏是不及。

子夏待人寬,所以孔子的忠告是,可交者交之,不可交者拒之,讓他有所區別,別來者不拒。

子張待人苛,所以孔子的忠告是,比你強的人要尊,比你差的人要容,人家的優點要欣賞,人家的不足要同情,讓他寬容一點。兩種答案,彼此撞車,原因在這裡。

這段話很能體現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的話多半是針對學生的缺點,同樣的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同樣是吃飯,一個胖子,一個瘦子,如果都來問吃什麼好,對胖子,他會說『少吃多動』,對瘦子,他會說『大魚大肉『,不好說哪個對,哪個不對。

子夏的學生問問題有些絕對,子張先探了探對方的情況也答的有些不全面,子夏教的可能不算因材施教。

這一段記載得很老實,就是講子張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學生。

一個教育,一個思想,到了第三代就大變。這是說一個學問的發揮,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範圍擴充了,方向就兩樣,這是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就看到子張的見解,比子夏的見解是高明一點,做人的道理是應該如此,對於不及我們的人,不必討厭他,要同情他,能夠幫助的就儘量幫助他,即使不能幫助也要包容人,原諒人家一點,如果自己是對的,當然要助人,自己不對就免談。

所以,子張的見解是比子夏高明。

可能是子夏長於經藝太過拘泥細節的過吧。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子夏說:『即使在一些特別細小而無足輕重的藝術分支或技能上,總是有某些值得思考的東西。但是如果對此太過於關注,很容易形成一種習慣;因此聰明的人絕不會保留這種習慣。』

子夏這句話直接地指出了我們一般人在讀書學習時經常會犯的錯誤。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的小技藝、小技巧存在著很多瑣碎的知識和信息。這些東西我們掌握了也是不錯的,總有一點可取之處。

比如說,你能補自行車輪胎,你能修馬桶,你了解一些細微的知識、信息,知道中國歷史上某個時候太監可以娶妻,還知道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的來歷和做法,這些東西『必有可觀者焉』。

但是,下面子夏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嚴重的警告:『致遠恐泥。意思是說,如果要憑藉這些來通達大道,恐怕就有所妨礙了。

爲什麼呢?

子夏在這個地方用了一個『泥』字,這個字我覺得很好,你可以把它理解爲滯留,可以把它理解爲拘泥,也可以把它理解爲糾纏,但我覺得還可以把它理解爲一個名詞--泥潭。

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識,就是我們認知上的泥潭,你一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想『致遠』就很難了。

我們今天在網際網路上能夠獲得很多的知識和海量的信息,也能在網際網路上學一些手藝。

但是,如果我們在自己人格成長的過程中,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費在碎片化的信息上,那麼我們的認知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心智也很難得到發育。

所以,在網絡上學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一點,知識如果不成體系,就是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的。

簡單一學甚至走過場就想月入過萬,簡直痴人說夢,除非從事、、、、、、

你學的某一個東西如果只是碎片化的,而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也是沒有意義的。

零散的知識固然可以讓你獲得一些談資,也就是『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但是如果要通過這些來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來發育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人格境界,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爲學,要『學以致其道』,謹記『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且『博學篤志,切問而近思』。

除此之外,還要努力做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這一章是大家很熟悉的內容,不過很多人的理解都有問題。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它的傳統文化,這種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未來發展的一個非常深厚的動力。

當然,我們也都面臨著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我們不能說因爲傳統文化需要與時俱進,就說傳統文化是不好的,就要把它斬草除根,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做法,『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靈活來掌握還是不錯的。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對孔子,還有這樣一種很極端的觀念。

孔子在【論語》裡面明確地講了一句話,叫『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孔子一直認爲,學習是爲了提升自己的修養,爲了提升自己的境界,從來都沒有說學習就是爲了做官。

當然,我們說一個人要做官,沒有境界能行嗎?一個人要做官,要爲人民服務,要爲國家服務,要爲這個社會服務,他沒有相應的能力可以嗎?

因爲做官需要相應的能力,因爲爲他人服務需要相應的能力,這些能力都要學習,所以我們說學習當然是做官的一個必要條件。

但是,我們不能倒過來說學習就是爲了做官,而是要做官就必須學習。這一點關係我們把它顛倒了,也就說不清了。

灑掃應對』最重要的是背後無形的精神內涵。

再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古人不但是讀書,而且把工作經驗和學問融合在一起,所以寫真有價值的著作,準備流傳。

當今也有,不多而已矣。有些著作是用來謀生,谷而已。

君子不仕無義,卻並不逃避政治。學問充實之後,願意貢獻所學,爲人民服務,便是【微子篇】所說的『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爲公家做事,是盡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反過來說,擔任公職以後,往往書到用時方恨少。

這時候更清楚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必須善用公餘時間,致力於不足的地方,深入研究,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附【論語】中出現的『敏』字,尋覓總結。

在8篇中提到過,共出現8次。

敏,會意兼形聲字。在字形上,商代甲骨文中的『敏』字由『每』和『又』(或『攴』)組成(圖1、圖2、圖3),形旁『又』爲手之象(『攴』爲手持器具之象),表示『敏』字的本義與手相關;形旁兼聲旁『每』從『女』或『母』,表示『敏』字的本義與女師相關且表聲。兩形會意,表示老年女人可以十分迅速地將頭髮梳理好,藉以表示快捷。戰國文字中的『敏』字(圖6、圖7)左邊是一個『每』(表示已經生育過兒女的女人)和右下一個『又』(表示用手梳理頭髮的意思)組成。小篆中的『敏』字(圖8)將『又』改寫爲『攴』,隸書中的『敏』字(圖9、圖10、圖11、圖12)在演變過程中逐漸將『攴』改寫爲『攵』,楷書緣此寫作『敏』。 在字義上,『敏』字的本義是做事動作快捷,引申指勤勉努力,又引申指腦子反應快等。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篇】

4.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篇】

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爲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2.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篇】

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篇】

20.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堯曰篇】

在【顏淵篇》裡面提到了兩次『敏』,指腦子反應快,聰慧。其餘幾次指勤勉努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