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峭【化書】卷5食化詩解1七奪民食不仁巫像人無不嗜養馬有愛惡蓄奸詭 題文詩:
一日不食,則憊二日,不食則病,三日則死. 民事之急,無甚於食,王者奪一,卿士奪一, 兵吏奪一,戰伐奪一,工藝奪一,商賈奪一, 道釋族奪,其一也稔,亦奪其一,儉奪其一. 所以故蠶,告終而繰,葛苧之衣,稼雲畢而, 飯橡櫟實.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甚; 大人之道,救不義斯,不義之甚.而行切切, 之仁而用,戚戚禮其,何以謝之!夫為巫者, 鬼必附之;設像者神,必主之蓋,樂所響也. 戎羯之禮,事母不父;禽獸隨母,而不隨父; 凡人痛呼,母不呼父,乳哺之教.虎狼不過, 於嗜肉也;蛟龍不過,嗜血而人,無所不嗜. 是故所以,不足則斗,不與則叛,鼓天下怨, 激烈士忿.食道非細,養馬者主,牧之者親; 養子者母,乳之者親.君臣非所,比而比之, 者俸祿也;子母非所,愛而愛之,者哺也駑, 馬本無知,嬰本無機,知由此始,機由此起. 故有愛惡,故有彼此,故稔鬥爭,而蓄奸詭.
化書之79:七奪【原文】一日不食則憊,二日不食則病,三日不食則死。民事之急,無甚於食,而王者奪其一,卿士奪其一,兵吏奪其一,戰伐奪其一,工藝奪其一,商賈奪其一,道釋之族奪其一,稔亦奪其一,儉亦奪其一。所以蠶告終而繰葛苧之衣,稼雲畢而飯橡櫟之實。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甚也;大人之道救不義,斯不義之甚也。而行切切之仁,用戚戚之禮,其何以謝之哉!
【譯文】
一日不食就會疲憊不堪,二日不食就會發生疾病,三日不食就會導致死亡。百姓的事情之中,最急迫的莫過於飲食,然而國家君王掠奪一次,王公大臣掠奪一次,兵卒酷吏掠奪一次,戰亂動盪掠奪一次,工礦藝技掠奪一次,富商大賈掠奪一次,儒道佛之族掠奪一次,豐年之年掠奪一次,歉收之年掠奪一次。所以織布的蠶絲用盡,百姓不得不用葛苧為衣,收穫的糧食被掠奪一空,百姓不得不以橡櫟果實充飢。君王的刑罰道理不公平,而且是極端的不公平;道德高深的人助紂為虐,而且是極端的不義。因而用誠懇的仁愛,用親朋之間的禮節,怎麼能夠洗刷掉罪過呢?
化書之80:巫像【原文】為巫者鬼必附之,設像者神必主之,蓋樂所響也。戎羯之禮,事母而不事父;禽獸之情,隨母而不隨父;凡人之痛,呼母而不呼父,蓋乳哺之教也。虎狼不過於嗜肉,蛟龍不過於嗜血,而人無所不嗜。所以不足則斗,不與則叛,鼓天下之怨,激烈士之忿。食之道非細也。
【譯文】
有巫術的人鬼必然會附到他的身上,設立神像的人神必然會為他做主,這道理就像撥動樂器發出響聲一樣。戎羯等西北少數民族的禮制,只孝敬母親而不孝敬父親;禽獸之間,只隨母而不隨父;平常人遇到痛苦時,呼喚母親而不呼喚父親,這都是母親哺乳教養的原因。虎狼只不過是嗜肉,蛟龍只不過是嗜血,而人卻無所不嗜。所以,食物不足就引發爭鬥;得不到食物就叛亂,鼓動百姓的怨憤,激發壯士的憤怒。由此可知食物的作用不可忽視。
化書之81:養馬【原文】養馬者主,而牧之者親;養子者母,而乳之者親。君臣非所比,而比之者祿也;子母非所愛,而愛之者哺也。駑馬本無知,嬰兒本無機,而知由此始,機由此起。所以有愛惡,所以有彼此,所以稔鬥爭而蓄奸詭。
【譯文】
養馬的人是馬的主人,而牧馬的人與馬更親近;扶養孩子的人是孩子的父親,而哺乳的人與孩子更親近。大臣聽從君主命令並非是由於別的什麼原因,而是由於君主給與大臣的待遇;孩子之所以愛母親,並非是由於別的什麼原因,而是由於母親的哺乳。柔弱的馬對人本來沒有感覺,嬰兒本來沒有機謀變化之心,而馬對人的感覺由此開始產生,嬰兒的機心由此發起。所以有了愛與惡的分別,所以有了彼此的分別,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不斷爭鬥,陰謀詭計不斷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