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9|回复: 0

[其他] 《盐铁论》卷1本议诗解1文学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仁政无敌大夫佐助边费御寇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1-31 1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盐铁论》卷1本议诗解1文学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仁政无敌大夫佐助边费御寇
题文诗:
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之,
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
人之,防淫佚原,广道德端,抑末,
而开仁义,毋示以利,如是然后,教化可兴,
风俗可移.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之法,
与民争利.散敦厚朴,成贪鄙化.是以百姓,
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
本亏.末修民淫,本修民悫.民悫则财,
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
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所以便也.大夫: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边鄙.备之则劳,
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之,
边人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是,故修障塞,
饬烽隧屯,戍以备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
设酒榷置,均输法,蕃货长财,佐助边费.
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
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赡之?
罢之不便.文学:孔子曰有,不患,
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天子,
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
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
亲附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不师,
善师不阵.修于庙堂,折冲还师.王行仁政,
无敌天下,恶用费哉?大夫:匈奴桀黠,
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
悖逆不轨,宜诛讨.垂大惠,哀元元之,
未赡不忍,暴士大夫,原野纵难,被坚执锐,
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欲罢,盐铁均输,
扰边用损,武略,忧边之心,于义未便.
概要:
《盐铁论》中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生于汉景帝前四年(公元前153年),卒于汉始元五年(公元前80年)。晒汉时期杰出的理财家,他执掌西汉中央大权达三十年之久,直接参与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统-铸币权等重要经济政策的制订,因此,对盐铁官营等政策采取了坚决拥护的态度。认为这些政策不仅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统一,贿利于发展生产,有益人民。他以"以轻重御民”而强调官营I商业的作用,认为"以轻重御民”,既可以使"流有余而调不足”,可"以佐助边费”,“赈困乏而备水早之 灾",还可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且"平万物而便百姓”,“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因而坚决反对废止这些政策。为了证明这些观点,他还吸收了司马迁和《管子》的一些关于工商业作用的论述并加以发挥,认为各地的物产都要"待商而通,待工而成”,并因此提出了"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的思想。

在盐铁会议上,与桑弘羊观点相反的贤良和文学,则坚决主张取消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等经济政策。他们以孔丘和孟轲的“耻言财利”思想为依据,提倡“仁义”,认为治国必须"以礼义防民”,而不能"示民以利”,否则就会使”民俗薄”,妨碍国家的治理。因此,须取消"示民以利”的盐铁官营政策,避免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象彻底否认了盐铁官营等政策的"损有余,补不足”的作用。他们还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农抑商思想以此来反对发展工商业,把"罢盐铁、酒榷、均输”定为"进本退末、广利农业”的必要措施。贤良文学还揭露了官营工商业的种种弊端,认为它给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和痛苦,由于均输,使"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实行平准,又使物价"腾跃" ,”故百姓疾苦之”。同时,他们还主张恢复让民间自由铸钱的政策,提出“王者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经济思想。

在盐铁会议的后半部分,还讨论到抗战与和亲及法治与礼治的问题。弘羊阐明了反侵略的备战思想,坚持屯边政策筑城以自守设械以自备”,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贤良文学则以"贵以德而贱用兵”为由,反对抗战。关于法治和礼治的问题,桑弘羊是主张法治反对礼治的。他认为历史是进化的,因此绝对不能承认"百世不易之道”,而要根据现实情况决定施政方针,要知“趋舍之宜,时势之变”,所谓"异时各有所施,今欲以敦朴之时,治抗弊之民,是犹迁延而拯溺,揖让而救火也”是徒有其名而不可行的,并认为"礼让不足禁邪,而刑罚可以止暴”,分肯定了法治的作用,贤良文学则坚持礼治,反对法治。
    桑弘羊是法家门徒,推行法家的霸道思想,秉持财政大权,武帝时期的一系列财政政策便是出自桑弘羊之手。霍光作为先帝钦点的首辅大臣,一方面为了舒缓帝国内部由于常年穷兵黩武造成的矛盾,想要推行汉武帝在《轮台罪己诏》中提出的与民休息的方针;另一方面也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打击与自己有分歧的政治势力。他开始酝酿盐铁会议,营造舆论上优势。

盐铁会议由霍光召集,但是霍光却并没有参与到辩论之中,盐铁会议的主要参与人有大夫(即桑弘羊),御史,丞相史,贤良、文学(贤良和文学并不是两个人,而是霍光从各个地方选举来的儒生组成的两个群体)、丞相(即田千秋),盐铁会议就想今天的人大会议一样。从结果上看,盐铁会议实际上是对汉武帝时期所施行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全面评估,主要是经济政策,军事政策,治国理念等。
王利器译注
【题解】本,基本;议,讨论。“本议”就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指有关盐铁、均输、酒榷等官营事业而言。
《原文》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注释】惟,发语词。始元:汉昭帝刘弗陵的年号。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诏书:古代帝王发布的文告。丞相:秦汉时辅助皇帝执掌国政的官员,官位最高。这里指田千秋。御史:御史大夫,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副丞相的职务。这里指桑弘羊。贤良、文学: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其中贤良是有功名的,但没有一定的官职。文学,统称读书人。语:讨论。

  【译文】始元六年,汉昭帝发出诏书,让丞相、御史大夫和各地推选的贤良、文学讨论,询问民间的疾苦。

《原文》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1),防淫佚之原(2),广道德之端(3),抑末利而开仁义(4),毋示以利(5),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6),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7),成贪鄙之化(8)。是以百姓就本者寡(9),趋末者众(10)。夫文繁则质衰(11),末盛则。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12)。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13)。
  【注释】(1)窃闻:私下听说。谦词。
  (2)淫佚(y@):放纵享乐。原:根源。
  (3)广:推广,发扬。端:开端,本源。
  (4)末利:经营工商业的利益。
  (5)毋:不要。
  (6)郡国:西汉承袭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和国合称为“郡国”,统指地方。盐、铁:指盐、铁官营,始于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酒榷:指酒类专卖,官酿官卖,禁止私人酿酒,始于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均输:指均输法,即在全国各地设均输官,掌管运输、收购物资、调剂有无,防止私商获取暴利。始于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全面推广。
  (7)散:破坏。敦厚:忠厚,朴,本质。
  (8)贪鄙:贪婪卑鄙。化:指风气。
  (9)就:从事。本:农业。
  (10)趋:追求。
  (11)文:外表。质:本质。
  (12)悫(qu8):诚朴,诚实俭朴。
  (13)便:妥当。
【译文】文学回答说:我们听说治理人民的方法,应该防止产生放纵享乐的根源,发扬人们固有的道德因素,抑制工商之利而宣扬仁义,不要引导他们追求财利,这样,古代帝王的教化才能复兴,当今的风俗才能改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与民争利。破坏了忠厚的本质,形成了贪婪卑劣的风气。因此,老百姓务农的少了,热衷于工商业的多了。外表太华丽,就使本质衰败;工商业兴盛,就会使农业衰落。工商业发展,老百姓就奢侈,农业发展,老百姓就诚朴。老百姓诚朴,财用就富足,老百姓奢侈,饥寒就产生。希望废除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以便促进农业,限制工商业,有利于发展农业,这才妥当。

《原文》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1),数为寇暴于边鄙(2)。备之则劳中国之士(3);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4),苦为虏所系获也(5),故修障塞(6),饬烽隧(7),屯戍以备之(8)。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9),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10),使备塞乘城之士(11),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12)?罢之,不便也。
  【注释】(1)匈奴:指西汉时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当时处在奴隶制社会阶段。这里指匈奴奴隶主统治者。不臣,不服从。
  (2)数(shu^):屡次。寇暴:侵扰。边鄙:边境。
  (3)中国:指中原地区。
  (4)先帝:指汉武帝刘彻。哀:怜悯。
  (5)虏:这里是对匈奴的轻蔑称呼。系获:俘虏,掠夺。
  (6)障塞,边境险要处的城堡、要塞。
  (7)饬:修整。烽燧(sh@):烽火燧烟。古代在边境上建筑高土台,发现敌情,白天放烟报警叫“燧”,晚上举火报警叫“烽”。
  (8)屯戍:屯田驻军以戍守边疆。
  (9)蕃:繁殖,增加。长(zhang),增加。
  (10)执:守。执备,守备。
  (11)备塞:守备边塞。乘城:在城上防守。
  (12)赡:供给。

 【译文】大夫说:匈奴背叛不服,屡次侵扰边境。防备它,就会使中原士兵很劳苦;不防备,他们又进犯不止。先帝怜悯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虏掠,所以在边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来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补充边防经费。现在你们想要废除它,对内则使国库空虚,对外则使边防费用缺乏,让守卫在边疆的战士挨冻受饿,国家用什么去供给他们呢?废除这些政策是很不妥当的。

《原文》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注释】ǐ语见《论语·季氏篇》。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
  这三句是《荀子·大略篇》语。
  畜:通蓄,蓄积。风:作动词,教化的意思。
  广:推广。怀:安抚。
  这几句话引自《春秋》庄公八年《谷梁传》。《汉书·刑法志》亦有此文,但三处都大同小异。
  这两句话见《吕氏春秋·召类篇》。修:修明政治。庙堂:指朝廷。冲:战车。折冲,使敌人的战车退回去,即制服敌人。还师:使敌人退乓。
  恶:何必。
【译文】文学说:孔子说:“诸侯和大夫,不必担心土地少,而应担心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财产贫乏,而应担心不安分守己。”所以天子不谈论财富的多和少,诸侯不谈论利和害,大夫不谈论得和失。他们都积蓄仁义去教化民众,推广仁德去安抚百姓。因此,近处的人都亲近归顺他们,远处的人也对他们心悦诚服。所以,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必去打仗,善于打仗的人不必出动军队,善于统帅军队的人不必排列阵式。只要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可以使敌人不战而退。圣明的君主施行了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何必要什么费用呢?

《原文》

  大夫曰:匈奴桀黠(1),擅恣入塞(2),犯厉中国(3),杀伐郡县朔方都尉(4),甚悖逆不轨(5),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6),哀元元之未赡(7),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8)。纵难被坚执锐(9),有北面复匈奴之志(10),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11),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译文】大夫说:匈奴凶悍狡猾,骄横放肆,侵入长城内陆,侵犯中原,杀害我朔方等郡县的官吏,叛逆作乱,图谋不轨,早就该出兵去讨伐了。皇帝大施恩惠,既怜惜百姓生活不富足,又不忍心将士们证战于荒野之中。你们这些人既然很难有身披铠甲、手执武器到北方去抗击匈奴的志气,却又想废除盐铁官营和均输法,破坏边防军费的供应,损害国家的战备计划,毫无忧虑边境安危之心,这在道理上是很不妥当的。

  【注释】(1)桀黠(xia):凶悍狡猾。
  (2)擅恣:骄横放肆。入塞:侵入长城内陆。古代称长城为紫塞,即谓红土筑成的塞垣。(3)犯厉:侵犯。
  (4)朔方:汉武帝所立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西北,是抗击匈奴入侵的前线据点之一。都尉:武官名,这里泛指地方官吏。
  (5)悖逆:叛逆作乱。不轨:不法。
  (6)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这里指汉昭帝刘弗陵。垂:施。
  (7)元元:老百姓。
  (8)暴(p)):同“曝”,即曝露。
  (9)难:原作“然”,今据杨树达说改。被坚执锐:身穿坚甲,手执武器。(10)复:报复,抗击。
  (11)扰:原作“忧”,涉下文“忧边”而误,今改。扰,干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