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卷22訟賢詩解2大夫:成顒胡建以術蒙舉狡訐不遜文學:二公奉公臣正下正 題文詩: 大夫曰今,之學者無,太公之能,騏驥之才, 有以蜂蠆,介毒自害.東海成顒,河東胡建, 是也二子,以術蒙舉,起於卒伍,而爲縣令. 獨非自是,無與合同.引之不來,推之不往, 狂狷不遜,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 知其不可,而強行之,欲以干名.所由不軌, 果沒其身.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 身得重罪,不得壽終.狡以爲知,訐以爲直, 不遜爲勇,其遭死難,故亦宜也.文學對曰: 二公能懷,精白之心,行忠正道,直己事上, 竭力徇公,奉法推理,不避強御,不阿所親, 不貴妻子,之養不顧,私家之業.然卒不能, 免於嫉妒,之人而爲,眾枉所排.其所以累, 不測之刑,而功不遂.公族不正,法令不行, 股肱不正,則奸邪興.趙奢行之,平原范雎, 行之穰侯,二國治而,兩家全故,君過臣正, 上非下譏,臣正縣令,何敢不正?不反諸己, 行非於人,此執政之,大失也夫,屈原沉淵, 遭子椒譖;管子得行,其道乃由,鮑叔之力. 不睹鮑叔,之力而見,汨羅之禍,雖欲壽終, 其能得乎?真情公正,公而忘私,正己正人.
【原文】
大夫曰:今之學者,無太公之能,騏驥之才,有以蜂蠆介毒而自害也。東海成顒、河東胡建是也。二子者以術蒙舉,起卒伍,爲縣令。獨非自是,無與合同。引之不來,推之不往,狂狷不遜,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知其不可而強行之,欲以干名。所由不軌,果沒其身。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壽終。狡而以爲知,訐而以爲直,不遜以爲勇,其遭難,故亦宜也。
【注釋】蠆(chai):蠍子一類的毒蟲。也,與『者』通。
成顒(y¥ng):人名,生平不詳。胡建:西漢河東(今山西省西南部)人,字子孟,漢昭帝時任守軍正丞和渭城縣令。曾以追捕刺客爲名,包圍和搜查漢昭帝的姐姐蓋長公主的宮室。蓋長公主上書告發,因而被捕自殺。事見【漢書·胡建傳】。
狂狷(juan),狂妄急躁。不遜:不謙讓。
忮(zh@)害:嫉妒。恭:有禮貌。
刻:刻薄。轢(l@):欺壓。
東觀之殃:指孔丘殺害少正卯於東觀之下事而言。這裡代指殺身之禍。【論語·陽貨篇】:『惡徼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能者,惡訐以爲直者。』即此文所本。訐(ji6):攻擊別人。
故:通『固』,本來。宜:應該。 【譯文】大夫說:現在的儒生,既沒有姜太公那樣的才能,又沒有千里馬那般的本領,有的只是像蜂蠆放毒一樣,自己害自己的伎倆。東海的成顒、河東的胡建就是這種人。這兩個人依靠欺騙的本領得到推舉,從一個士兵當上了縣令,以己意爲是非,得不到別人的贊同。邀他不來,推他不走,狂妄急躁而不謙讓,嫉妒而沒有禮貌,刻薄欺壓公主,侵犯凌辱大臣,明知不行還要蠻幹,一味追求名聲。所作所爲不遵守國家法規,結果喪失了生命。沒有看到他們建立什麼業績,只見他們遭到殺身之禍,身犯大罪,不能活到老而病死。他們用狡詐來表示自己的聰明,用攻擊別人來表示自己的耿直,用不謙讓來表示自己的勇敢,他們遭到處死,本來是應該的。
【原文】
文學曰:二公懷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直己以事上,竭力以徇公(1),奉法推理,不避強御,不阿所親,不貴妻子之養,不顧私家之業。然卒不能免於嫉妒之人,爲眾枉所排也(2)。其所以累不測之刑而功不遂也。夫公族不正則法令不行,股肱不正則奸邪興起(3)。趙奢行之平原(4),范雎行之穰侯(5),二國治而兩家全。故君過而臣正,上非而下譏(6),大臣正,縣令何有(7)?不反諸己而行非於人(8),執政之大失也。夫屈原之沉淵,遭子椒之譖也(9);管子得行其道,鮑叔之力也(10)。今不睹鮑叔之力,而見汨羅之禍,雖欲以壽終,無其能得乎(11)?
【注釋】(1)徇(x)n)公:不講私情,一切爲公。
(2)眾枉:很多不正直的人。
(3)股肱(g#ng):大腿和胳膊。這裡指君主身邊的大臣。
(4)趙奢:戰國時趙國的大將,曾任田部吏,主收租稅。平原:平原君,趙武靈王子,名勝,封於平原(趙邑,今山東省德州市南),故以爲稱。平原君家不肯交納租稅,趙奢依法殺掉平原君家管事的九個人。平原君以爲賢,言於趙惠文王,王使治國賦,國賦太平。見【史記·趙奢傳】。 (5)范雎(ju):戰國時魏人,字叔,初事魏中大夫須賈,以事被笞逐,乃化名爲張祿,入秦。秦武王死後,秦昭王年幼,昭王母宣太后把持政權,任用他的弟弟穰侯(魏冉)爲宰相,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佐之,稱爲四貴。范雎拜見秦昭王,獻上治國的方法,說明太后任用穰侯等人,秦國有亡國的危險。昭王聽了范雎的話,連聲稱好,廢掉太后,驅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於關外,任范雎爲宰相。事見【史記·范雎列傳】。
(6)非:錯誤。譏:諷諫,批評。
(7)『有』原作『肯』,今據盧文弨說校改。
(8)反諸己:自我檢查。行非於人:指責別人的不是。
(9)子椒:楚司馬,與令尹子蘭同譖屈原,見【新序·節事篇】、【漢書·楊雄傳】蘇林注、【潛夫論·明暗篇】及【後漢書·孔融傳】。譖(zan),說壞話,陷害別人。 (10)鮑叔:即鮑叔牙,少時與管仲爲友。同賈南陽,知管仲賢而貧,分財多與。後鮑叔牙事齊桓公,乃推薦管仲爲齊桓公的丞相,輔佐桓公成就霸業。事詳【史記·管晏列傳】 (11)無其能得乎:『能得乎』的意思。『無其』,連用語詞,古書或作『亡其』(見【莊子·外物篇】),或作『忘其』(見【戰國策·趙策】),或作『妄其』(見【國語·越語】),義都與此同。
【譯文】 文學說:成顒、胡建二人有著精誠潔白的胸懷,執行赤誠無私的治國之道,克己奉公,盡力爲國家效勞,遵守法令,審理案件,不畏強暴,不偏袒親信,對撫養妻子兒女和建立自己家業等私事,很不在意。但仍然免不了受人嫉妒,受到很多不正直的人的排擠。這才是他們遭到預料不到的慘刑,而功名不成的原因。皇族不正派,法令就很難實行,輔政的大臣不正派,壞事就要發生。趙奢對平原君的家臣依法懲辦,范雎代替穰侯爲秦丞相,趙國和秦國都得到治理,而且兩家都得到了保全。所以君主有過失,臣子就要出來糾正,上面有錯誤,下面就要批評,大臣正派了,地方官吏還能不正派嗎?自己不作自我檢查,反而去指責別人的不是,這是當政者的大錯誤。屈原所以投河自殺,是因爲遭受子椒的陷害;管仲所以能夠實施其治理國家的辦法,是靠鮑叔牙的推薦。現在看不到鮑叔牙那樣的人的作用,而只見到屈原投汩羅江這類的災禍,雖然想活到老而善終,又怎麼能辦得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