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卷46西域詩解1大夫:屯墾隔絕羌胡蓄積安民文學:伐胡末計不利不可數行 題文詩: 大夫又曰:往者匈奴,據河山險,擅田牧利, 民富兵強,行入為寇,則句注山,之內驚動, 而上郡以,南咸築城.昔文帝時,虜入蕭關, 烽火甘泉,群臣乃懼,不知所出,請屯京師, 備胡而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屬,南通群羌. 先帝推讓,斥奪廣饒,之地而建,張掖以西, 隔絕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國其皆, 內拒匈奴,斷其右臂,曳劍而走,故募人田, 畜以廣用,長城以南,濱塞之郡,馬牛放縱, 蓄積布野,未睹其計,之所過也.以弱越而, 遂意強吳,裁地計眾,其非鈞也,主思臣謀, 其往必矣.文學對曰:吳越迫於,江海三川, 循而環之,處五湖間,地相迫壤,相次其勢, 易以相擒.金鼓未聞,旌旗未舒,行軍未定, 兵以接矣.師無輜重,之費士無,乏絕之勞, 此所謂食,於廚倉而,戰於門郊.今匈奴牧, 於無窮澤,東西南北,不可窮極,輕車利馬, 雖不能得,況負重嬴,兵以求之!勢不相及, 其茫茫乎,若行九皋,未知所止,其皓皓乎, 若無網羅,而漁江海,雖然及之,三軍疲弊, 適遺之餌.故明王知,其無所利,以為役不, 可數行而,權不久張,故詔公卿,大夫賢良, 文學所以,復枉興微,之路公卿,宜思民急, 匈奴之害,緣聖主心,定安平業.今乃留心, 於末計雖,不出本議,不順上意,未為盡忠. 【題解】本篇大夫就上篇文學駁斥『兵據西域』之策而加以反駁,認為『兵據西域』,使『西
域之國,皆內拒匈奴』,這就好像砍斷了匈奴的右臂,並說伐宛以後,匈奴『折翅傷翼,可遂擊服』。只是由於武帝病死,未能完成,不能謂為失計。而文學則認為『欲畢匈奴而遠幾』,是『留心於末計』,『未為盡於忠』。
【原文】
大夫曰:往者,匈奴據河、山之險,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強,行入為寇,則句注之內驚動(1),而上郡以南咸城(2)。文帝時,虜入蕭關(3),烽火通甘泉(4),群臣懼,不知所出,乃請屯京師以備胡。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屬(5),南與群羌通(6)。先帝推讓斥奪廣饒之地(7),建張掖以西(8),隔絕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國,皆內拒匈奴,斷其右臂,曳劍而走(9),故募人田畜以廣用(10),長城以南,濱塞之郡(11),馬牛放縱,蓄積布野,未睹其計之所過也。夫以弱越而遂意強吳(12),才地計眾非鈞也(13),主思臣謀,其往必矣。【注釋】
(1)句注,見【伐功篇】注釋。(句註:山名,一名雁門山,又名西陘山,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
(2)上郡:秦代郡名,漢代因之。在今陝西省榆林縣東南地。
(3)虜: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蕭關:關名,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東南,是關中通向
塞北的交通要衝。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 年),匈奴單于曾入侵至蕭關、甘泉宮。
(4)甘泉:甘泉宮,漢時離宮,在今陝西省淳化縣甘泉山上。
(5)大宛:西漢時西域國名,北通康居,西南及南與大月氏接。其地自古以產馬聞名,見【史記·大
宛列傳】。康居: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康居去長安二千裏。』漢初頗強盛,據有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境及蘇聯中亞之地。
(6)羌:我國古代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落,居住在今甘肅省、青海省、四川省北部。
(7)張敦仁曰:『'讓」當作'攘」。』案『讓』、『攘』古通,【史記·司馬相如傳】:『進
讓之道,何其爽與?』【漢書·司馬相如傳】『讓』作『攘』,師古曰:『'攘」,古'讓」字也。』
(8)建張掖以西:漢武帝時為加強同西域的聯繫,曾在張掖(今甘肅省張掖市)以西到新疆輪台
之間建立郡和都護府,以保護交通和聯絡。
(9)曳(ye):拉,拖。
(10)募人田畜以廣用:漢武帝時經常遷移大量中原人口到邊疆地區屯墾,對邊疆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保護內陸起了很大作用。
(11)濱:靠近。
(12)意:這裏是制服的意思。
(13)才:同『裁』,這裏是計量的意思。眾:這裏指人口。鈞:同均。
【譯文】
大夫說:以前匈奴憑藉黃河、陰山的險要,依仗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民富兵強,侵入關內搶掠,句注山以內被擾亂的不得安寧,上郡以南地區都築城防守。文帝時,匈奴侵入蕭關,烽火燒到甘泉宮,群臣畏懼,不知所措,於是請求屯兵京都以防匈奴入侵。匈奴西邊奴役大宛、康居等國,南邊與羌族勾結。武帝抗擊,開闢奪取了大片富饒的領土,建立了張掖以西的郡縣,把羌和匈奴隔開,使他們不能互相援助。於是西域各國都抗拒匈奴,砍斷了匈奴的右臂,迫使他們拖劍逃走。因此,武帝招募老百姓到邊疆屯墾以供給邊防費用,長城以南靠近邊塞的郡縣,可以任意放牧,不受威脅,蓄積的物資遍地散佈,看不到我們的計策有什麼過錯。從前弱小的越國戰勝強大的吳國,兩國的土地、人口相差懸殊,但是越國君臣齊心謀劃,他們的勝利是必然的。
【原文】
文學曰:吳、越迫於江、海,三川循環之(1),處於五湖之間(2),地相迫,壤相次(3),其勢易以相禽也。金鼓未聞,旌旗未舒,行軍未定,兵以接矣(4)。師無輜重之費(5),士無乏絕之勞,此所謂食於廚倉而戰於門郊者也。今匈奴牧於無窮之澤,東西南北,不可窮極,雖輕車利馬,不能得也,況負重嬴兵以求之乎(6)!』其勢不相及也,茫茫乎若行九皋(7),未知所止,皓皓乎若無網羅而漁江海(8),雖及之,三軍罷弊,適遺之餌也。故明王知其無所利(9),以為役不可數行,而權不可久張也,故詔公卿大夫、賢良、文學,所以復枉興微之路。公卿宜思百姓之急,匈奴之害,緣聖主之心(10),定安平之業。今乃留心於末計,雖本議(11),不順上意,未為盡於忠也。【注釋】
(1)三川:【國語·越語】上韋昭註:『三江:松江、錢塘江、浦陽江也。』『三川』即『三江』。
(2)五湖:指太湖及附近的長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3)相次:相連。
(4)以,同『已』。
(5)輜(zi)重:行軍時攜帶的器械、糧草等軍需品。
(6)嬴,原作羸,今據張敦仁說校改。嬴:負擔。
(7)九皋:遼闊的沼澤。『皋』與『澤』通。
(8)皓皓:當作浩浩,形容水的廣大。
(9)無所,原作所無。盧文弨曰:『'所無」疑倒。』案盧說是,今據乙正。
(10)緣:遵循。
(11)本議:見【本議篇】注釋。
【譯文】
文學說:吳、越靠近長江、東海,周圍環繞着三條大江,地處五湖之間,國土相連,互相交錯,這種形勢很容易發生衝突而不易逃脫。戰鼓還沒有敲響,軍旗還沒有展開,陣營還沒有布好,兩軍就已交戰了。軍隊不需要運輸軍需品的費用,士兵也沒有長途跋涉的勞苦,這就好像在糧倉和廚房裏吃飯,在國門的旁邊打仗一樣。現在,匈奴在無邊的水草地游牧,東西南北,漫無邊際,即使用輕車快馬都不一走找得到他們,何況帶着大量軍需,背着沉重的兵器去找呢!勢必追不上他們,就像在看不清邊緣的深遠的沼澤中行走,不知何處才是盡頭,又好像沒有魚網卻要到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中去捕魚一樣,即使追上匈奴,軍隊疲憊而不能作戰,好像給人家送上一塊香餌。所以聖明的君主知道這樣做沒有好處,懂得戰爭不能頻繁進行,權勢不可長久擴張,因此詔令公卿大夫、賢良、文學們進行商討以糾正錯誤,找出新的出路。公卿應當考慮百姓的疾苦,匈奴的危害,遵循聖主的心意,奠定天下太平的基業。如今卻注重於戰爭這樣的下策,雖不出本議的範圍,但不與君主的旨意相合,這不能稱是盡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