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平准书》诗解2输转拜爵输粟除罪汉兴七十民富足食自爱行义物盛而衰 题文诗: 匈奴常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 给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 拜爵爵得,至大庶长.孝景时上,郡以西旱, 亦复修卖,爵令贱其,价以招民;及徒复作, 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广用宫室, 列观舆马,益增修矣.至今君上,即位数岁,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 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 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 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间成群而, 乘字牝者,傧不得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 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 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当此之时, 网疏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 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 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越于上,而无限度. 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天道之常,谨小慎微,慎终如始,不忘初心, 利民为本,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防微杜渐. 《原文》
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译文】 匈奴常常侵挠北部边境,在那里屯驻很多戍守的士兵,边境屯粮不足供给。于是招募百姓能纳粮给官府或者运送粮食到边地的封拜爵位,最高的可至大庶长。
《原文》
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而贱其价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以广用,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矣。 孝景帝时,上郡以西发生旱灾,又重新修定了卖爵令,降低价格以招徕百姓;遇赦的罪徒犯重罪罚为官作的,能向官府缴纳粮食以免除罪过。更大造苑囿(yòu)多养厩马以扩大用度,而官殿、列观、车马等也大量增修起来。
《原文》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pìn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译文】 今上(按:指汉武帝)即位几年以后,再汉朝创建以来的七十多年间,国家没有战事发生,除非遇到水旱灾害,百姓家家丰衣足食,国家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少府仓库还有许多布帛等货材。京城积聚的钱币千千万万,以致穿钱的绳子朽烂了,无法计数。太仓中的粮食大囤小囤如兵阵相连,有的粮食只得露天堆积在外,以至腐烂不能食用。普通街巷中的百姓也有马匹,田野中的马匹更是成群,以至乘年轻母马的人受排斥不许参加聚会。居住里巷的普通人都吃细粮和肉食,为吏胥的老死不改任,做官的以官为姓氏名号。因此人人知道自爱,惧怕触犯法律,崇尚礼仪,厌弃做耻辱的事。那时候,法网宽疏而百姓富实,因而产生了利用财物作骄奢不法事的人,兼并土地的人家以及土豪巨党,以威势武力横行于乡里。宗室有封地的以至公卿大夫以下,争相奢侈,房屋车服超过了自身等级,没有限度。事物在兴盛之后就会转向衰败,这是必然的变化规律。 |